春风拂面,桃花笑靥,江南水乡,碧波荡漾,看古桥之上,柳絮纷飞,思绪不禁飘向那遥远的古代。
古装剧中,常见女子含泪跪地,身旁躺着逝去的父亲,口中呢喃着“卖身葬父”的悲切。
此情此景,每每让人心生同情,然又不禁疑惑:为何这些女子不直接野外挖个坑埋了,而要选择如此艰难的道路?
首先,百善孝为先的固有观念
这是儒家文化深植于人心的道德准则,自孔子以来,孝便被视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
在古代,孝不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更是科举考察的科目之一。
孝顺被视作人生的根基,一个不孝之人,即使再有才华,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足以见得古人对孝道的重视。
父母过世,子女自当尽心尽力,为其操办后事,以尽孝道,因此,对于过世的亲人,尤其是父母,其身后事岂能草草了之?
卖身葬父,实则是古人对于孝道的一种极致表达,她们愿意以自身的自由为代价,换取父母的安息与尊严。
其次,古人视死如生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夏侯惇眼睛被流矢射中,夏侯惇拔箭带出了眼珠,一口把眼珠子吞入腹中,说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可见古时候的人,对父母恩情的看重,更何况父母身后事,更是殚精竭虑。
因此,父母过世,必然要举办葬礼,让父母风风光光地走完最后一程。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生者对逝者最后的告别。
而且,古人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如果子女的身后事办得周到,逝者便会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好,并会冥冥中保佑子孙后代。
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活动范围有限,一辈子低头抬头都是周围这些人。
如果父母身后事没办好,不仅会被邻里议论,还会被戳脊梁骨,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再者,无土地可埋逝者
然而,说到为何女子不自己挖坑埋了父亲,这背后又隐藏着另一个辛酸的原因。
古时候,作为农耕文明,土地是稀缺资源,在漫长的岁月里,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小部分贵族手里。
大多数人都只能租赁贵族的土地,或者给贵族打工,因此才有了佃农、长工的说法。
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家乡闹饥荒,父母相继离世,长兄紧随父母而去,由于家徒四壁,无力安葬父母长兄。
朱元璋和二哥拖着板车拉着家人向刘地主恳请,借一块地安葬家人,奈何不仅未接到地,还被训斥赶出。
恰巧被刘地主的兄长刘继祖得知,刘继祖免费送了朱家一块地。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为父母扩建陵墓,想起刘继祖的恩情,可惜刘继祖已经过世,朱元璋下令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
最后,为生者找寻依靠
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男子才是劳动力,女子多是在家里料理家务,不允许出门务工。
据《仪礼·丧服·子夏传》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因此,她们才会选择“卖身葬父”的方式。
一方面,她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尽孝,为父亲操办一个体面的葬礼;
另一方面,她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找寻一个依靠,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若非生活所迫,谁又会选择放弃自由,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人?
那些选择“卖身葬父”的女子们,她们的无奈和辛酸,又有谁能够真正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