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淇刘浩存的电影德国首上映,网友:“烂得想笑场”

冯若熙吖 2025-02-21 09:07:32
文淇刘浩存的电影德国首上映,网友:“烂得想笑场”

德国观众说《想飞的女孩》烂得想笑场,这让我有点意外,毕竟文淇和刘浩存都是实力派演员,导演文晏也有不错的口碑,怎么会拍出这么差的电影呢?不过我还是想去看看,毕竟国内还没上映,也许国内观众的反应会不一样。

这部电影讲的是刘浩存饰演的田恬,一个单身妈妈被毒贩囚禁的故事。田恬为了逃出来重获自由,把毒贩给杀了,然后就开始了逃亡的生活。这个设定听起来挺刺激的,有点像是动作片的感觉。不过我猜这部电影可能不会太注重动作场面,而是更多地探讨田恬的内心世界。毕竟文晏导演一直都是拍女性题材的文艺片,应该不会突然转型拍动作片吧。

田恬在逃亡的过程中还和5岁的女儿失散了,这个情节让我想到了很多母女分离的电影。不知道文晏导演会怎么处理这个母女关系,是会让人感动落泪,还是会有什么新的角度。我觉得这种母女分离的戏份其实挺难拍的,很容易就会变得煽情或者俗套。希望文晏导演能有新的突破吧。

田恬被毒贩集团追杀,逃无可逃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表姐。这个表姐就是文淇饰演的方笛。我挺好奇这两个角色之间会有什么样的互动。会不会有什么姐妹之间的矛盾冲突?或者是互相扶持?反正有文淇和刘浩存这两个演技派,应该能擦出不少火花。

文晏导演是北京大学毕业的,真的是学霸啊。她说过任何时代都应该是女性题材的好时代,这句话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她可能是想表达,不管社会怎么变化,女性的故事都是值得被讲述的。这个观点我还是挺认同的,毕竟女性的经历和感受确实很丰富,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不过我也在想,一个导演如果总是拍女性题材,会不会有点局限性?就像有些导演总是拍爱情片,或者总是拍动作片一样。当然,如果能把女性题材拍出新意,那也是很厉害的。我记得文晏之前拍的《嘉年华》就挺有争议的,讲的是未成年少女被性侵的故事。那部电影虽然题材敏感,但是拍得挺好的,也让文淇一炮而红。

说到文淇,《嘉年华》确实是她的成名作。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姑娘,演技就已经很成熟了。现在她长大了,不知道在《想飞的女孩》里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挺期待的,毕竟文淇的演技一直都很稳定。希望这次她能有新的突破吧。

《想飞的女孩》这种双女主的设置,让我想到了《七月与安生》。那部电影当时可是让周冬雨和马思纯同时拿下金马奖影后,真的是震撼性的新闻。我记得当时网上都在讨论,说这两个人谁更适合拿影后。不过我觉得她们两个都很棒,各有特点。

我在想,文晏导演是不是也想复制《七月与安生》的成功?毕竟那部电影不仅获奖,票房也不错。不过现在的观众可能对这种双女主的模式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而且《想飞的女孩》的题材看起来比《七月与安生》要沉重得多,不知道观众能不能接受。

其实我觉得,双女主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展现两个不同性格的女性。就像《七月与安生》里的周冬雨和马思纯,一个内向一个外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知道《想飞的女孩》里的文淇和刘浩存会不会也有这种对比。如果有的话,应该会很有看点。

说实话,看到德国观众给《想飞的女孩》差评,我还是有点意外的。毕竟文晏导演之前的作品在国际上评价都还不错。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文化差异?可能德国观众对中国的社会现实不太了解,所以看不懂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或者是翻译的问题?有时候字幕翻译不到位,也会影响观众的理解。

不过也有可能是电影本身确实有问题。毕竟文艺片很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陷阱,如果处理不好,观众看着看着就会觉得很无聊。我记得有些导演为了追求艺术性,会忽视观众的感受,结果拍出来的电影就变成了自娱自乐。希望《想飞的女孩》不会是这种情况吧。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可能对德国观众来说太遥远了。毒品、逃亡、单身母亲这些元素,在德国可能不太常见。所以他们可能无法产生共鸣。这也提醒我们,做国际化的电影真的很难,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虽然德国观众的评价不太好,但我还是挺期待《想飞的女孩》在国内上映的。毕竟国内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文淇和刘浩存在国内还是有不少粉丝的,相信会有人冲着她们去看。我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想看看她们的演技。

3月8号上映,正好是妇女节。选这个日子上映,估计也是想突出电影的女性主题。不过我在想,这种沉重的题材适合在节日档期上映吗?可能会影响观众的观影心情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种特殊的日子里,也许更能引起人们对女性议题的关注。

我还挺好奇这部电影在国内会不会引起争议。毕竟涉及到毒品、杀人这些敏感话题。不知道电影局会不会要求删减一些内容。如果删减的话,会不会影响到电影的完整性呢?这些都是我们要等到电影上映才能知道的。

说实话,文艺片在国内的市场一直不太好。观众更喜欢看商业大片,特别是喜剧片和动作片。文艺片往往只能吸引一小部分观众。我在想,《想飞的女孩》会不会也面临这种困境。虽然有文淇和刘浩存这两个流量演员,但是题材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望而却步。

不过我觉得,文艺片也有自己的价值。它们往往能反映一些社会问题,让人思考。比如《想飞的女孩》就涉及到了单身母亲、毒品等社会议题。这些话题在商业片里可能很难深入探讨。所以即使市场不好,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人坚持拍文艺片。

我在想,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就是把文艺片和商业片结合起来?比如保留文艺片的深度,但是在叙事方式上更加通俗易懂。或者是在宣传上多下功夫,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这样可能会吸引更多观众。不知道文晏导演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

文淇和刘浩存都是很有实力的演员,但是她们之前的角色类型好像都不太一样。文淇给人的印象更文艺一些,刘浩存则比较阳光活泼。这次在《想飞的女孩》里,她们可能都要尝试新的角色类型。特别是刘浩存,要演一个单身妈妈,还要经历被囚禁、杀人、逃亡这些剧情,对她来说应该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挺期待看到她们的新表现的。好的演员就应该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且这种突破自我的尝试,也能给观众带来惊喜。我记得有些演员就是因为尝试了新的角色类型,才真正被观众认可的。希望文淇和刘浩存这次也能有好的表现。

0 阅读:10
冯若熙吖

冯若熙吖

冯若熙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