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解《论语》心得之|孔夫子官方认定的“智慧”是啥样?

婵道评文化 2024-03-20 02:41:48
引言:

本篇仅为记录个人学习缠师解《论语》的心得。有些东西只看不写,会忘记得很快,看了,能写出自己的心得,才可以说懂得了一些。

内容过于晦涩,不喜请划走,有缘者一起走一段,即为欣喜。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总体结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我们学到的东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孔夫子说的就是知道的态度吗?那还不如全文写成:知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际上,本句有三个关键字:由、知、为。由:实践;知:智慧,可以理解为理论;为:人去做。用现在的话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前人实践的总结,但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们立足现实,依靠以前的理论智慧去“为”、去实践,通过实践又会产生新的符合当前阶段的理论智慧。

二、分散解义

(一)由诲女,知之乎!

由诲女:由,实践;诲,教导;女,你,泛指人类、人们。

知之乎:知,智慧;之,指代前面的由诲女。知之,以之为智。

这两句合起来,平译:实践教导人们,智慧来自于实践的教导。

我理解为这是本句的一个概述论点:实践出真知。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以知而为,依靠智慧理论而为。

这里关键解释一下,为:通“伪”,非先天的,人为的。所有的创造、创新,都是人为的,没有人去为,何来的创造、创新。我们经常说的“有为”,是儒家的基本立场,相对于道家的“无为”更积极入世,指一切必须以现实实践为基础,人类的一切智慧离不开现实实践,而现实实践也离不开智慧的总结。同时,也想从传说方面说说种花家与西方的差别。比如火:西方的是神赐予的,种花家是燧人氏钻木取火。比如水:西方造诺亚方舟躲避洪水,种花家是大禹治水。一个是依靠、躲避,一个是实践、探索,明白什么是有为和无为了吗?

由,是实践,是名词。为,也是实践,是动词。

知之为,这里面的“知”,是智慧理论,是名词。

后一句“知之”的知,可以理解为动词,指产生新的智慧理论。

这是本句的论据:依靠前面的智慧理论去创新实践,会产生新的智慧理论;不依靠前面的智慧理论去创新实践,就不会有新的智慧理论。

(三)是知也

这才是最根本的智慧。

三、归纳总结

本句中三个关键字一定要理解明白:

由:实践,是名词。为:实践,是动词。

知:可做名词,智慧、理论;也可做动词,产生新的智慧、理论。

孔夫子的智慧就是:实践教导你,因此而有智慧啊。依智慧而进一步实践,以此而有新的智慧;不依以实践而有的智慧而进一步实践,就不会有新的智慧。这就是最根本的智慧。

用马克思的话说: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来自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

大道殊途同归,虽隔千年,孔夫子和马克思依然能有思想的共鸣。

再深一层,我们依实践而智慧,又依智慧而实践,就形成了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易”,就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本身。

0 阅读:0

婵道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