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关注。然而,对于台湾当局来说,这一天却充满了讽刺与失望。赖清德急不可耐地向特朗普发出贺电,并委派韩国瑜率团前往华盛顿“庆贺”,试图通过“蹭热度”来提升所谓的“台美关系”。然而,不到24小时,美国政府就对台湾问题作出了明确表态,让台湾当局的幻想瞬间破灭。
台湾当局的“卑躬屈膝”与“颜面扫地”赖清德当局对特朗普的“热情追捧”,背后隐藏着深深的不安与焦虑。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庆贺”来巩固与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害怕特朗普上台后,美台关系会出现变数。然而,美国的态度却让台湾当局的幻想彻底破灭。
据台媒报道,韩国瑜率领的“庆贺团”还未出发,就收到了美方的通知——代表团无法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这一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台湾当局的幻想。然而,台湾当局并未就此罢休,反而自我粉饰,声称美方在国会山庄安排了茶会,代表能够受到“对等的热情接待”。这种卑躬屈膝的姿态,不仅没有换来美国的尊重,反而让其更加看清了台湾当局的本质。
美国的“冷处理”与“划清界限”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一直十分明确。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助理副防长奥斯汀·达默表示,台湾问题对美国并非“生死攸关”的事。这一表态,无疑是对台湾当局的一种“冷处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也曾明确表示,不会承诺“出兵保台”,甚至指责台积电“偷走”了美国的芯片生意。
特朗普的态度并非偶然。他深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都将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他选择了“划清界限”,明确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美国不会为“台独”势力冲锋陷阵。这种态度,不仅让台湾当局的幻想破灭,也让其意识到,美国并非其可以随意利用的“靠山”。
特朗普的“经济算盘”与“保护费”尽管特朗普对台湾的军事保护不感兴趣,但他对台湾的经济利益却“垂涎三尺”。竞选期间,特朗普多次要求台湾当局支付更多的“保护费”,并要求台方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10%。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台湾当局为美国的军事开支“买单”。
同时,特朗普还对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虎视眈眈”。他指责台积电“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并威逼利诱台积电增加在美设厂投资。特朗普的这种做法,表面上是为了美国的经济利益,实际上却是在利用台湾当局,为其经济复苏“铺路”。
中美关系的“新起点”与“善意释放”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迎来了一丝曙光。早在去年11月,特朗普就对华伸出橄榄枝,邀请中方高层出席其就职典礼。中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决定由国家副主席率领高级代表团赴美出席典礼。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也展现了中方对特朗普政府的期待。
在特朗普就职前三天,他还主动向北京致电,与中方高层通话。双方同意就重大问题保持密切接触,并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这一通话,不仅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台湾当局看到了中美关系改善的希望。
然而,中方在通话中明确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特朗普对此表示感谢,并期待与中方高层尽快会面。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对台湾问题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