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一世,电光火石,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在短暂的人生中,人们各有标签,各有责任,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
或许会有人以为退休了,人就老了,无用了。
但事实上,退休恰是一段崭新人生的开始,是一个重新开始为自己而活的契机。
退休之后这样做,越过越舒心。
少窝在家里发呆,多出门走动锻炼
蔡崇达的《皮囊》一书中,作者生病住院的父亲曾无奈地说:“在病房里,疾病掌管着这里,疾病就是这里的规则,这里有另外的四季、另外的节气。”
或许只有体会过的人才会懂得,这句话背后潜藏着多少辛酸和绝望。
一人生病,全家的生活都会跟着陷入混乱,病人遭罪,阖家难安。
小区里有位老爷爷,九十八岁了,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朗。和人聊天时反应敏捷,口齿清楚,说话流畅,很难想象他居然是近百岁的老人。
老人家是吃过苦的人,总是闲不住,每次在小区健身架附近经过,都能看到他在锻炼身体。每次看到他,就会深感生命的坚韧,不觉地涌起敬佩之情。
老人健康,不但是自己的福气,也是一家人的福气。
白岩松曾在一场演讲中说:“老人第一位就是攒健康,储蓄健康比什么都管用。”
深以为然。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
腿脚灵便,才可以用双脚去丈量世界。
头脑清晰,才不至于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耳聪目明,才可以和人畅意交谈,而不是只能一个人呆呆地看着窗外,沉默寡言。
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就是少窝在家里,常出门走动,多运动锻炼。
少插嘴儿女的家事,多和老友们交谈
社会学家费孝通有句话揭示了大多数父母的心理:“在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为人父母,为子女奉献了一辈子,操心了一辈子,即使是年迈体衰,也仍然会时刻担心儿女。害怕儿女走错路,害怕儿女受罪吃苦。
鉴于自己年纪大,见识广,父母们常常想要为儿女支招,甚至无意识地会去管控儿女,希望子女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
儿女想要去远一点的城市发展,父母们总是会担惊受怕,害怕他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于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各种劝说,甚至威胁逼迫,只为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凡事有个照应。
虽然是好心,但难免会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最后落得双方不快,甚至恶言相向。
小夫妻吵个架拌个嘴,老人们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因为“护犊”的心理,就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孩子帮腔,或者在一旁指责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出发点没错,但这种行为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
古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再爱孩子,也不可能让孩子一辈子都躲在自己身后,让孩子早点独立,学会自己拿主意,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退休以后,把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照顾好自己,多和老友们交谈,少插嘴儿女的家事,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富兰克林说:“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人生之路,每一段都有独特的风景。不管到什么年龄,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保持健康,你就可以将所有向往,变成走过的路。
调整好心态,你就可以悠闲安适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