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知名军事专家Harker在其推特上公开表示:中国版“全球鹰”——无侦-7大型战略无人机,已经在解放军部队内部批量服役。它能够达到75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最大航程为7000公里,可以搭载更先进的探测雷达和光学侦查设备,这款无人机具备监视、侦察、评估、情报搜集及信息中继等功能,同时具备为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提供中继制导打击美国航母的能力,可在战时充当反航母之眼。
其实从官方消息来看的话,美专家的这则消息已经不能算是新闻了,因为早在2021年空军72周年之际,官媒就曾公开报道过,关于无侦-7大型战略无人侦察机投入实战化训练的新闻。更早之前的第十三届珠海航展期间,喷涂了解解放军正式涂装、并有服役才有的低可视“八一标识”的无侦-7也公开亮相,所以这些新闻就足以证实无侦-7的服役时间更早。
“无侦-7”大型战略侦察无人机,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远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其早前试飞之际,网络上就有将其称之为“中国版全球鹰”无人机的说法,毕竟后者作为全球范围内性能最先进的大型战略无人机,不仅用于跨洲际的飞行航程优势,同时还得益于搭载的多种红外、雷达、光电、合成电子侦察系统的加持,全球鹰无人机拥有着几乎无可挑剔的战略侦察能力。
而无侦-7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国产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侦察机,虽然定位和全球鹰很是相似,但相比全球鹰无人机的常规平直翼气动布局而言,无侦-7采用了世界首创的“菱形联翼”+V型垂尾气动布局,这种全新的气动布局,通过机翼的相互连接,不仅使得整机的升力更大,同时相比全球鹰硕宽的平直翼,所需要更大活动场地而言,无侦-7占地面积更小、起降更为便捷。
同时全球鹰的大展悬比平直翼虽然能够赋予其“更大的升力”优势,使得其具备更大的起飞重量和更远的飞行航程、更长的滞空时间优势,但是这种平直翼最大的缺点就是飞行速度慢、机动性差,所以全球鹰无人机虽然安装了推力高达3吨的涡扇发动机,但对于最大起飞重量14吨的全球鹰战略无人机而言,其最大飞行速度却只有740千米,而且机动性特别差,基本上只要被发现,就很容易被敌方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或者战机击落。
反观无侦-7大型战略无人机,虽然根据公开的数据表明,其最大起飞重量只有7.5吨,且只安装了一台推力不到2吨的涡喷发动机,但是得益于“菱形联翼设计”,无侦-7不仅拥有超过7000千米的航程优势,同时拥有超过2万米高度的飞行优势,以及超过750千米的飞行速度优势和超过数十小时的滞空时间优势。
可能很多人觉得无侦-7无论是从飞行航程还是起飞重量都和全球鹰有不少差距,毕竟全球鹰拥有超过2.6万公里的航程和14吨的起飞优势。但实际上并不是我国研制不出来全球鹰这种十几吨、航程上万公里的大型战略无人机,而是因为我国和美国的需求不一样,因为我国只需要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即可,而且还要性能先进、且成本便宜,所以无侦-7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物,不像全球鹰单机采购成本就高达4亿美元,运营成本也比有人战机还贵。
其实让无侦-7战略无人机充当“反航母之眼”,还是很有优势的:
一、无侦-7拥有超过7000千米的航程优势,算下来其作战半径至少也有3000千米。3000千米的侦察范围是什么概念?中国到关岛的直线距离恰好是3000千米,而关岛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阵地,我国现役的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最大射程恰好也在3000公里之间。所以让无侦-7大型战略无人侦察机给东风21D这类反航母弹道导弹充当眼睛是非常合适不过的了。
二、无侦-7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空远航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不仅拥有更远的航程优势,同时其搭载了多种类型的探测系统。比如机身各处装备有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具备穿透云层和风沙的能力。机身腹部的高清数字电视可提供动态数字视频图像,方便实时监控,视频信号还有夜视功能和独立的红外热成像功能。此外无侦-7搭载的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数据链路、多通道通信系统,光电探测系统更是满足了不同作战环境下的主被动探测、侦察、干扰需求。
用户12xxx27
应该加个涡扇的,搞涡喷太费油,航程少了三分之一
飞哥
这名字能取得高大上一点吗?美军的武器名字确实听起来有气势一些。
lzscript
用歼七的发动机,废物利用。
东方无尘 回复 09-19 21:50
太废油了,歼轰七的发动机还行
红海
在现有战略背景下,性能够用了,经济性也高。又不是全球争霸
玫瑰
搞个霸气的名字啊,无影 刹神 追踪者多霸气
用户11xxx57
还是涡喷发动机,小型涡扇发动机还得加油啊
爱抖腿的小叔叔 回复 07-29 02:03
我记得彩虹5就是用的涡扇吧
失色
应该多造点
重复重复3
740和750没区别吧
曦枫
无人机就是消耗品,便宜综合性能强,产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