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治逆转新技术革新“不可逆”的传统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小暑的备忘录 2024-02-08 04:20:40

①远像屏无效,雾视训练有害

②如果欠矫配镜有用,那100度近视的孩子就该能自愈

③看东西模糊导致视疲劳,加速近视增长,所以近视后要尽快配镜

④只要把视力提上来了,近视就算防控好了

⑤近视不可逆,近视了只能戴眼镜,9岁眼轴每年长0.3mm也可以接受

以上传统观念,家长们经常会在各种近视防控科普中看到。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高认知和低认知的观点混杂在一起,让家长们难以分辨;还有一些科普文章对一些问题的归因是错误和片面的,让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很多家长戏言,很想给孩子防控好近视,但面对这么多种观点,有很多还是相反的,实在不知道该信哪个,感觉近视防控就跟赌博一样,选对了,近视刹车,选错了,钱不少花近视却还要增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本是对于专业人士的要求,现在却被迫成为了追求优秀防控效果家长们的必修课。

(本文后半段对上述亟待革新的陈旧观点进行研讨辨析)

突破传统的近视防控新体系的建立,严重地冲击了一些眼科的传统观念。红光治疗、远像雾视治疗等近几年因为效果超群而脱颖而出的技术,对很多眼科医生和视光医生来说却是陌生的,近视可防可逆,低度近视可愈的新实践不断的洗刷着专业人士的认知,暴露出一些固有观念的错误,也遭遇到一些对抗和阻力。伟人讲过“一切事情是要人去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去做就不会出现”,这句话也适用于当下近视防控事业的发展。

实践经验的多寡不同,认知提升的快慢不同,导致各位专业人士表达的观点可能截然不同,面对新的近视防控体系,每个眼科医生的认知提升都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① 怀疑

又是那些割韭菜的智商税,传销产品在作妖?

② 兴趣

看到一些实证,是不是误差?但这误差有点大,实证有点多,又不好解释。

③ 求证

亲自跟踪一些患者,用自己科学的方法论去证实或证伪。

④ 兴奋

竟然是真的,近视的确有能逆转的情况,低度近视的确有能治愈的案例。自己过去20多年固守的一些知识,竟然是错的!前面有一扇崭新的大门,被推开啦。

⑤ 实践

在自己的门诊中开始尝试应用,刚开始跟患者沟通的非常谨慎保守,先从传统方法实在效果不佳的孩子开始,家长稍有犹豫就放弃,只找认知水平高、防控意愿强烈的家长,认真执行,密切观察。观察孩子反应和效果,收集并发症,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在此阶段的医生掌控能力还不是特别强,跟家长的表达也会比较保守谨慎,可能会看到“不反对也不鼓励”、“还处于实验阶段”这样的表述,给自己留好充分的后路。

⑥ 探索

进行了足够多的实践,可以排除选择偏倚和系统误差,看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效果,也见识到了大部分不良反应,知道哪些要紧,哪些没事,知道如何应对,对转归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掌控能力。组织科学的临床观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治疗参数的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争取更高的治疗效率,让孩子更易配合,治疗更实惠,更轻松,更省钱。

⑦总结推广

在海量实践经验的加持下,具备较强的掌控力,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系统总结,确保过程科学严谨,观点的表达清晰坚定,笃定执行,拒绝模棱两可。开始分享、讲学、著书、推广,与广大同道共同推动该项技术的进步。

以上进程其实特别像医生在手术能力上的成长和进步,手术量越来越大,踩过的坑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把控力越来越强,执行越来越坚定,讲话越来越笃定。

专业人士认知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眼科医生经历了正规的教育和培训,有着与生俱来的严谨和慎重,讲科学重证据,必须有足够多的硬证据,足够多的临床事实或者高质量的研究文献,排除系统误差和选择偏倚,才能彻底改变一个医生的认知。单靠谁说什么并不好使,单靠少量的案例也不好使,必须数量足够多,才能排除系统误差和样本偏倚的影响,才能被医生接受,而临床事实和经验的积攒,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们都是从这样的过程中慢慢走过来的,当然作为开拓者,我们过河的时候没有石头可摸,如何解释新的事实,完善配套的理论,探索更优的参数,这是一个系统、严谨而复杂的过程,走的会比较慢,也会有些艰难和阻力。而现在案例很普遍,并不难遇到了,理论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多石头可摸,很多医生已经在过河的过程之中,有些医生已经完成①~⑥步的积累,开始坚定的推广,近视可逆的浪潮已经迎面而来。但要想得到全部医生的公认,那就要求每个医生都走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漫长的,至少也得以5年计。

视频加载中...

我们实名呼吁,医者科普,须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之上,千万不能仅凭自己的理论分析就去贸然对抗事实,否则很容易说错话。落后于技术发展、暴露认知不足,损害的是整个医生群体的形象。

所以,虽然我们很想快速推动整个眼科群体向近视可防、可逆、可治、可愈的认知提升,因为很多孩子的眼睛等不起,但我们深知这是急不得的,现在近视可逆的理论体系已经完善,武器很先进,但弹药还不够充足。经过我们两年来全力地推广,现在全国范围内近视得以逆转的孩子,也不过万例,平摊到每个眼科医生,人均还不到一例,而医生不可能看几篇论文,看几个案例,就改变观念。要有足够多的临床铁证,大水漫灌,让更多的医生有机会在门诊中接触到大量近视得以逆转的儿童,积累到足够多的案例,才能改变眼科医生的固有观念。所以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科普宣讲和组织培训,提升一线视保视康专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让他们使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把一些拿着视力短暂提升坑蒙拐骗、夸大宣传的害群之马清理掉,这样家长们就能广泛受益,近视逆转的儿童越来越多,然后再反过来倒逼医生的进步。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按照这个方向前进,到现在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个别情况,有个别人士明明已经接触到了足够多的近视逆转案例,但就是不按①~⑦的科学路线前进,仅愿意研究医院执行那些的近视防控措施,对其他方法丧失研究兴趣,完全排斥和抗拒,没有丝毫求证的欲望,缺乏了解技术进步的动力,长期停留在第①阶段,满足于较弱的防控效果,告诉家长一年长0.3mm眼轴正常,0.4mm也可以接受,这的确是有点奇怪。所幸这种人很少,但影响很差,阻挡了很多家长的进步,延误了很多孩子的防控时机。医疗的本质是疗效,但可能他们还有一些其他的考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角度,我们的确不能强求每一位医生都把屁股摆在家长的位置上思考。

所以,我们的近视防控事业,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指望所有医生看看文献、听听课程就改变其坚守了20年的观念,就去革自己的命,这是不现实的。必须先在民间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这些孩子复查时,来到医生的门诊,就有机会慢慢教育和改变一些有学习欲望的医生,绝大多数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学习欲望强烈,他们大多数会按照①~⑦的方向进步,等他们积累起一定的临床经验,自然而然的就改变了观点,再在同行之间分享,那时,近视防控新理念就能遍地开花,真正的改变整个行业了。同时,家长的认知提升,反过来也能倒逼医生的进步,如果专业人士的认知水平还不如家长,那会被家长无情的嘲笑,是很打脸的。

在这里,我还要再劝一句各位眼科同道,没有实践经验的事情,先默默观察学习,保持慎言,确定自己理解深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备书再发言不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原则。作为医生,如果说了一些不合逻辑的话,严重的暴露认知不足,被家长群嘲,这很丢人,你拉低的是整个专业群体的形象,损害的是整个行业。在互联网上,专家怎么变成“砖家”的,教授怎么变成“叫兽”的,不就是因为有些专家教授说错话而遭遇了群嘲吗?我可不希望未来某一天,在儿童近视领域,“眼科专家”成为家长口中嘲讽的用词。

视频加载中...

在获得海量实践经验的支撑之前,医者应慎言,否则容易因为不了解医疗技术的进展而说错话

上面说的话,也许有人觉得重了,但如果你看过下面这些科普,相信你也会困惑于有个别专业人士不思考、不实践就公开发言,逻辑不清、满纸荒唐,成为孩子近视防控的阻碍。过几年他们把文章一删,就当这事不存在,但众多孩子被延误的防控,平白多长出来的近视和眼轴,多增加的眼病风险,却只能由孩子和家长自行承担,没人会为此担责。

说在前面

下面列举一下常见的错误认知,仅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对事不对人,呼吁家长和同道针对科学原理进行有益的探讨。

错误观点 1

如果雾视屏拉远镜如果能防近视,那学校老师就有大麻烦了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坐后排的孩子看黑板,相当于拉远,如果雾视屏拉远镜拉远就能防近视,那后排的孩子就不会近视。现实中后排的孩子也会近视,所以拉远无效,他还说了一句,“绝对不可能得到主流学术界的认可”。

这篇文章逻辑非常混乱,把自己不知道当做行业不存在,盲目代表“主流学术界”做出论断,可谓把我上面提醒专业人士不要犯的错误,犯了个遍。这篇文章暴露了这位医生对于近视发生发展的病因缺乏了解,可能还停留在视疲劳是近视增长病因的传统认知里面,很多知识亟需补充。

日常生活中,有的动作,例如望远和阳光下活动是加分项,可以恢复脉络膜厚度;而有的动作,例如室内相对暗的环境下近距离读写,是扣分项,会使得脉络膜薄变。而眼睛最终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扣分和加分的总和。

我们一直强调,近视防控距离为先,3米以上的观看距离,是不会刺激近视发展的,2020~2021年口罩期间,还没有远像屏的时代,我们就是鼓励大家投屏到电视上学习,避免用手机、pad、电脑等1m以内的屏幕,减少对近视的刺激。同理,上课听讲,视线在黑板上的时候,也是不会刺激近视发展的。

北京远像屏试点学校

但孩子上学可不是全部时间都在抬头听讲,还有很多看书和写字的时候,做笔记、课堂考试、自习课都是在看近,再加上回家写作业、娱乐等场景,现实情况是,孩子的看近时长远远多于望远,而且很多孩子坐姿很差,扣分普遍非常严重。自然界其实并没有室内的概念,眼睛自然的生长和正视化,是为了适应全天候的户外活动,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而孩子们把90%的时间都搬进室内,其实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30年前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屏幕,没有这么多作业,下学后有比较多的户外玩耍,尚且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发生近视,现在的孩子,户外已经少的可怜,看远的机会更是少的可怜。

单论对近视的影响,坐第一排肯定是劣于坐后面的,但第一排一般也有2米距离,虽不是特别理想,但影响也不是特别大,坐到第三排以后,距离就够用了,对近视就不会有刺激了。

评价阅读距离对近视的刺激的定量指标叫做DH值,DH=距离的倒数×时间,例如0.33m写作业2小时,DH值=3*2=6;2m看黑板2小时,DH值=0.5×2=1.0;5m看电视/黑板/远像屏3小时,DH值=0.2×3=0.6。Meta分析表明(样本量=25025),每周每增加1DH值,近视的风险增加2%;如果一个孩子每天下课之后,有4小时在进行近距离工作(33厘米),那么他有 120%额外近视几率。你看,研究中DH的贡献本来就没有计算课堂期间的用眼(虽然很多孩子在学校期间其实也能产生很多DH值),而是主要计算放学回家后的用眼。望远其实是眼睛本身就应该享受的环境,有多少时间看近,产生了多少DH值才是近视的主要风险来源。而回家后的近距离用眼,很多时候是必须的,我们不提倡家长去跟时代对抗,不学习、少用眼,但减少必须进行的近距离用眼的环节的扣分,则是非常必要的,少输就是赢。现在拉远镜、雾视屏都可以相对轻松的实现这一点,让孩子的眼睛回到它本就应该享受到的望远环境当中,对近视防控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何乐而不为呢。

DH值与近视增长的关系——Meta分析

另外,望远虽好,但还是无法制造成像超前(对于还没近视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利用度数合理的正镜或者欠矫镜(雾视镜),去人为创造出成像超前的环境,去中和看近时的成像滞后,这就是雾视治疗效果强劲的原理。

错误观点 2

如果欠矫配镜有用,那100度近视就该能自愈了

这个错误观点的逻辑是:如果欠矫有用,那孩子刚刚近视还没配镜的时候,不正好就是欠矫的状态吗?为什么孩子的近视发展没能停下来?可见欠矫没用。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把100度近视的孩子扔到大草原上去,每天从早到晚出去放羊,那么只需要一年时间,近视便可以痊愈,这是大户外群里的很多家长用实践已经充分验证的事实。

那为什么低度近视的孩子不戴镜或者佩戴欠矫镜,并没能帮助孩子防控住近视呢?原因很简单,只有持续凝视望远+佩戴欠矫镜才能制造成像超前,带来加分,而看近时,那一点欠矫只能放松一点点调节而已,没有多大作用。前文讲过,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看远太少,看近太多,如果没有远像屏这样的场景,持续+凝视+望远的场景一天中能有多久?非常稀少。所以简单的欠矫配镜或者不戴镜无法阻止近视的增长,必须配合远像屏这种可以长时间制造望远场景的工具才行。

两年前我们提出观看远像屏时可以佩戴正镜,创造成像超前来进行雾视训练,获得更多的加分,对冲看近的成像滞后的扣分。这下可捅了传统观念的马蜂窝,因为长久以来,眼镜行业都奉行足矫配镜的原则,很多人把近视发展的原因归咎到眼镜欠矫或者近视没有马上戴眼镜上,把视物模糊→导致视疲劳→导致近视加速增长的错误观点奉为圭臬。

事实上,到底欠矫、足矫哪种情况近视度数增长快,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有9篇,有的研究结果是欠矫长的慢,有的是足矫长得慢,也有研究结果是没区别,最终Meta分析给出了结论,模棱两可,也就是两者没有区别。即使有区别的研究结果,两者的区别也是极小的,差距不到10分,绝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以往只依赖眼镜类防控措施,做不到眼轴不涨,近视阻断,度数还是要涨的,为了让换镜的周期延长一点,经济上少花费一点,会鼓励足矫配镜,这个是没问题的。但现在的4L防控体系下,冻轴和退度数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这时再足矫配镜,反而很快过矫也需要换镜,为了减少家长的花费,同时也为了加强远像雾视屏的功效,微欠矫戴镜就成为更加合理的选择。这样,这幅眼镜可以同时满足日常用眼需求和雾视训练要求,还减少了换镜操作,增加了雾视训练的依从性,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欠矫还是足矫,哪个近视长得慢?——Meta分析

错误观点 3

看东西模糊导致视疲劳,加速近视增长,所以近视后要尽快配镜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这句话,这是最典型的归因错误,是近视科普中最为常见的误解。

医疗的核心是正确的归因,某种问题只要找对了原因,针对性的施治,就可以精准的解决这个问题,医术的高低其实就是归因准确性的高低。以往很多人把近视的增长归因为没戴眼镜视物不清,所以鼓励家长一发现孩子赶紧配眼镜,别维持欠矫的雾视状态,但其实配镜让孩子看清楚,并没有对控制近视的增速有多大的帮助,大部分孩子即使及时的戴上了眼镜,不再模糊,但近视该怎么长还会怎么长。前面说过,关于欠矫、足矫哪个近视涨的快,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Meta分析早已给出了结论,两者没有区别。所以,把近视长的快,归因于没尽快戴眼镜或者欠矫配镜→视物模糊→视疲劳,这个就是典型的归因错误。可以看到,在这个错误观念的指导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强调让孩子尽快戴上眼镜恢复清晰视力,但其实这并没有取得多少近视防控的功效——现在的孩子近视越来越多,高度近视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补充一句,避免误解。光学矫正技术中的周边离焦技术得以普及之后,配功能性眼镜可以获得周边近视离焦的加分,如果孩子愿意配合的话,早配镜是鼓励的,甚至我们两年前开始给远储不足的孩子配平光/正镜离焦镜加强防控功效,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个收获与足矫/欠矫无关。)

视物模糊→视疲劳,导致近视发展,这句话其实说对了一半。

视疲劳分为看近的疲劳和望远的疲劳,望远和看近对眼睛而言有本质上的区别,看近时成像点在视网膜后面,而望远时成像点在视网膜前面,一前一后对眼睛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绝不能用同一个“视疲劳和视物模糊”理论混为一谈。

看近时间过长,睫状肌疲劳,收缩能力减弱,调节力下降,会导致成像滞后加重,这的确是近视增长的重要原因。离得越近,时间越长,调节力越差,调节懒惰引起的成像滞后的量就越大,对近视的刺激也就越严重。同时,看近太多引起睫状肌痉挛,收缩和放松能力都减弱,造成假性近视,看远时的视力也会明显下降。

而看远时的视物模糊,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成像点在视网膜前面,这个前离焦的距离,我们称之为近视离焦量——也就是雾视量。注意了,同样都是描述成像点与视网膜之间的离焦,但只有成像超前的近视离焦才能称为雾视量,而成像滞后的远视离焦叫做调节滞后量。100度的近视眼望远时,雾视量就约为100度,400度近视眼望远时,雾视量就约为400度,显然,雾视量越大,就是离焦量越大、越不清楚的意思。

雾视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的时候,望远视物时轻微的雾感,不仅没有坏处,反而还是一种治疗近视的手段,在这方面国内外已经进行过大量研究。研究者给受试者佩戴正镜或者欠矫近视镜,持续观看5米以外的电影1~2小时,创造持续稳定的成像超前,观察脉络膜和眼轴的变化,不同国家的团队研究结果高度一致:望远+正镜=脉络膜增厚+眼轴缩短,这不存在任何争议,对此还有怀疑的只能表明认知不足。但这里必须有量化概念,轻微的雾视量,让眼睛感觉努努力还有机会看清,这时,它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调动晶状体的扁平、脉络膜的增厚去努力的看清;而过大的雾视量,眼睛感觉再努力也看不清,它就躺平了,我们叫做形觉剥夺,这时产生的视疲劳,就真的会产生不利影响,加速近视的发展了。

所以近视超过150度,裸眼视力比较差的孩子,还是应该建议日常戴镜。也有研究表明2.0D以上的雾视量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所以我们临床中为了普适和保险,一般把雾视训练的上限定义在1.5D,最常用的还是微量雾视,0.5D左右,这个幅度的欠矫,是正常人群中也普遍存在的(正视眼的成年人其实大部分都有50度左右的近视),几乎不需要担心副作用问题,对眼位和视功能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看远时,睫状肌充分放松,理论上肌肉的放松是不会引发疲劳感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体验,当眼睛聚焦凝视远处某个细节,要努力辨认清楚的时候,眼睛是可以感受到一点酸胀的疲劳感的。为什么肌肉放松还会感到累呢?这是因为睫状肌里面有一组非常微小的放射状纤维——Muller肌,它发力的方向就是进一步拉平晶状体,来实现最后一点微调。这个努力只有在凝视远方+相对正镜,创造微量雾视训练的环境时,才会发生。眼睛里的成像点在视网膜前面一点点,Muller肌再收缩一点就能看清,它就会非常努力的工作,而这根肌肉的力量比较小,一努力工作就会有明显的疲劳感。但这个疲劳感可就是好事了,就像我们在健身房撸铁,肌肉有酸胀的感觉正是其在增强力量的征象,要知道晶状体可是一个2000多度的凸透镜,拉伸的肌肉力量强化一点点,100度就下来了,这对于远视力的提升,近视度数的下降,有积极的帮助。有人担心拉伸能力增强收缩能力会减弱,这个实属杞人忧天。肌肉收缩的能力不会因充分的放松而减弱,相反充分的放松更利于充分的收缩,这个道理有一定健身经验的人都非常清楚。

错误观点 4

只要把视力提上来了,近视就算防控好了,不用管眼轴

视频加载中...

这个观点都不需要我来批驳了,相信对近视防控有一定认知的家长,都很清楚近视防控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提升孩子当下的视力,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成年之后健康的眼底,不那么长的眼轴,让孩子成年后的近视度数能够稳定下来,而不是终身增长。只提视力不控眼轴,停用就全还回去的方法,只能作为控轴手段的辅助,决不能独当重任。

错误观点 5

近视不可逆,只能配眼镜,每年涨些度数正常,可以接受

视频加载中...

这个观点在3年前成立,但现在已经过时了。在广大研究人员、厂家和眼科医生的努力下,现在近视防控技术已经取得巨大进步,轻松、强效、长效、安全的防控手段得到大量实践的验证。红光发展到弥散漫透射、超大对向角的去激光化阶段,完全规避了传统红光的严重风险,安全性已经令临床满意;远像屏发展到高清极远、杂光全清的第二代产品,有效率和使用体验均达到优秀水平。这些都是比眼镜更为强效的近视防控措施,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已经证实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研究文献和实践案例都不难找到,现在还在说近视了只能配眼镜就真的落后了。还有专业人士认为孩子每年近视度不停增长是正(huo)常(gai)的,甚至8岁孩子眼轴年增长0.3mm以上还在那让家长接受,这就是典型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了。

以上我们纠正了几种常见的错误认知和陈旧观念,希望能够引起专业人士的注意。总之,我们讲科学一定要有量化体系,有效的方法+轻松长期坚持,就可以转化为丰厚的加分,获得满意的防控效果。

视频加载中...

医者提供医疗建议,行使医疗行为,要承担责任,例如我给患者手术,那患者术后出了并发症肯定得唯我是问,我给孩子处方4L疗法,孩子万一出了问题我也得负责到底,这很好理解,但很多医生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医者给与反向的医疗建议,让患者放弃某种治疗手段,其实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临床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医生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确定放弃的收益大于损失才可以给与放弃某种治疗手段的建议,否则可是要为患者的损失负责,严重的情况甚至要吃官司的。但在近视防控领域,很多人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价,也不去跟进技术的进步,用陈旧的观念给出了错误的反向建议,但也不为错误建议给患者带来的损失担责,这非常令人困惑。很多孩子本来可以控制在500度以下,结果家长因为收到了错误的建议,没能避免孩子滑入高度近视的泥沼;很多孩子本来完全可以这辈子不近视,结果家长收到了错误的建议,不得不戴上了眼镜。有家长说,我啥也不信,大不了等孩子近视后配个OK镜;还有家长说,我家孩子虽然眼轴一年增长超过了0.3mm,但医生说我们身高长了,这个可以接受。这种家长在我们眼里是受错误科普误导最深的,也是最可怜的,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作为医者和科学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当事实与理论不符之时,千万不要拿自己有限的理论去对抗事实,先观察,研究,实践,确保自己对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参数和理论充分理解,审问、慎思、明辨,最后再下定论。在此之前,千万管住自己的嘴,这是一句忠告,过几年,你会为自己现在的谦虚而庆幸。

0 阅读:0

小暑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