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似狂涛巨浪,浩浩渺渺。
峡谷,以有力的深度切割,把座座山峰叙写得嶙峋峥嵘。
西汉水这时也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一直向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奔流而去。
这里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之胜地。
这里是具有“秦皇祖邑”“陇南药乡”之称的甘肃陇南礼县。
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物华天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优质的中药材。礼县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名扬万里,一共有着1700多年的中药材栽培历史,全县共有中药材152科629种,常用中药材100余种,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大黄、党参、黄芪、当归、淫羊藿被称为礼县道地药材中的“五朵金花”。
优越的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2004年,张淼带领216名职工正式打开了春天药业的发展之路,带领广大中药材种植户,推动家乡的中药材走出去。
“山穷水尽疑无路”
提到张淼,当地干部、群众都赞不绝口。张淼不只是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心系职工,挑起企业改制后重担的陇南市人大代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礼县百货公司进行企业改制,突如其来的变化,对张淼以及全体员工来说都是致命一击。
公司改制后的第二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县城规划安排部署,就拆除了县城十字街全部营业网点。面对一片废墟,职工和社会上讲得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百货公司完了”。回忆起当时的处境,张淼说,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部分职工在遗憾、叹息和抱怨声中离开了养育他们多年的单位,留下来和张淼一起守着的,不过是得面对一无场地,二无资金的现实。
当时,作为国企副经理的张淼,本可以和很多同事一样去行政事业单位,拿一份体面且不错的工资。有人问他,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去行政事业单位,他说:“我要是当初走了,我那些和我在百货公司并肩作战的同事怎么办,很多人面临的即将是失业。”看到在非常时期困顿的下岗职工,张淼选择勇敢地站出来。2000年,员工借款入股30万元,组织成立了礼县联华百货有限公司;2001年建立起了五层框架结构的大型超市,110名下岗工人被安排到超市上班;2004年,又兼并重组礼县医药公司,成立了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部分职工为下岗后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这一年安排下岗职工228人。可以说,春天药业是张淼与下岗员工在险境中硬着头皮熬出来的。
在创业的前期,张淼化压力为动力,对工作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就他所说,根本不分白天与黑夜。为了盘活资产,张淼带领留下来一起创业的职工,下乡赶集摆摊,赶庙会,常常需要顶着烈日、冒酷暑、抗严寒来下乡推销。
“很多女同志的脸都晒黑了,甚至都脱皮了”,提起过往,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张淼说,最难忘的是之前去礼县宽川镇赶庙会,最后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电也停了,黑夜中塑料棚布被风吹在空中旋转,女同志们都直接扑向商品,生怕大雨把货淋湿,但是她们的衣服却被淋湿了。大雨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雨停了,即使张淼再三劝这些同事离开货棚到中学的一个教室休息一会儿,她们还是决心留下看货。并肩作战的同事们的吃苦精神、敬业精神时刻在勉励张淼:不要停下继续跋涉的脚步,“宁可挣死牛,不能翻倒车”。
从最开始企业面临破产,企业改制,到拍卖盘活闲置资产着手,到建成礼县购物中心、礼县第一家自选式生活超市、第一家一站式自选大药房春天大药房,在到相继开设农韵电商公司、陇谷粮油贸易公司、科标检测公司、陇上春天健康食品公司、健康产业公司、药品经营公司等旗下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于秦皇祖邑。近年来,企业更是一步步走向成熟,逐渐拓宽发展领域,依托礼县独特的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基础、工业加工为主体、商贸物流为枢纽、现代健康产业为动力,相互支持,互为补充,具有一定规模、机构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张淼以及并肩作战的同事的咬牙坚持,更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
深耕礼县药材,传承药乡文化
公司稳定下来之后,张淼全身心的将业务重点放在了礼县中药材的加工生产上。紧跟市场趋势,在应变中谋发展、求突破。
如果说礼县的中药材资源为春天药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发动力,礼县大黄则是张淼带领家乡中医药文化走出县域的重要突破口。
张淼谈到,大黄是一味地道的中药材,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大黄在救人治病方面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在新冠疫情时期,大黄也被确定为重点保障物资。
《礼县乾隆县志》记载:“在公元前252年前铨水与宕昌良恭(南阳旧称)接壤地带盛产大黄。”,因主产于该县铨水乡又称“铨水大黄”、“铨黄” 。沿袭传统精耕细作和经验总结,如今礼县大黄更是以块形大,质地坚实,气味清香而名扬四海。随着“电商+”产业模式日益完善,张淼也带领自己的公司开始尝试“电商+”战略,推动礼县大黄真正地走出去。
他建立了国内首家“中国大黄交易网”,是全国唯一的大黄单品交易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为大黄种植户、合作社、中药材经营企业、中药饮片和中药制药企业提供最全面的信息,并在阿里巴巴和中药材天地网开设了礼县道地中药材销售平台,通过线上恰谈,线下交易,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从而使礼县的中药材及药乡文化走出了县门,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希望甘肃这块大地,能像春天一样,蒸蒸日上”,“陇上春天”,这是张淼为家乡品牌的命名,也是对药乡文化走出去的期许。
这份期许,张淼不只是口头说说,为了让家乡真正迎来春天,他将公司中草药的生产加工与当地老百姓的致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张淼立足礼县实际,在位于礼县最边远最贫困的白河特困片区和洮坪特困片区进行入股带贫,覆盖草坪、白关、沙金、中坝、洮坪等12个乡镇125个合作社的5200户贫困户。
在精准扶贫期内,按照不低于8%的比例给贫困户分红。从2019年起,张淼共为贫困户分红832万元,户均1600元,实现了产业扶持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让贫困户稳定增收、稳步脱贫。空闲时间,张淼经常带领公司业务人员深入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给贫困户详细讲解大黄、当归等中药材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领,宣传发展中药材稳步脱贫致富的优惠政策,积极动员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并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消除贫困户对中药材销售问题的顾虑。
除此之外,张淼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发现礼县草坪、白关、沙金等深度贫困乡镇高寒阴湿、雨水充足,非常适合发展中药材产业。他依托礼县拥有大黄、当归等中药材的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模式,按照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五个统一”的标准,在深度贫困乡村建成了标准化的大黄、当归、党参、板蓝根等地产中药材基地3000多亩,年产量达900多吨,实现年产值3870多万元,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户1400多户。仅中药材一项,户均年收入增收1.05万元。
在脱贫攻坚的艰辛道路上,张淼与春天药业义不容辞,积极投入。张淼及其领导的春天药业,分别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与“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提到这些成绩,张淼说道,“企业的效益都是来自于民,广大的老百姓创造了效益,作为企业,一定是要回馈社会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张淼在礼县中药材领域已深耕2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礼县春天药业在举步维艰中求生存,在苦心孤诣中谋发展,秉承以人为本、品质第一的原则,稳中求进,在健康事业领域孜孜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