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自有方圆,严宜舒设计作品展致敬布料艺术潜能

扬眼 2024-12-30 15:17:03

“布成方圆——严宜舒设计作品展”正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举办,作为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青年教师、校聘副教授,严宜舒将展览名定为“布成方圆”,取意于成语“不成方圆”,既是自我反思,也是对布料深刻研究与持续探索的表达。

据悉,展览系统地呈现了严宜舒近十年来围绕布料展开的创作实践与思考,以“布”为核心,探索其从材料到艺术媒介的转变过程,尝试通过织造与服装的形式切换,揭示布如何通过服装这一形式,与空间、身体以及社会语境发生深刻的联系。

严宜舒告诉记者,布料,不仅是最日常的材料,更是人与世界之间最亲密的媒介。因为柔软、纹理与形态,布料超越了其功能属性,成为艺术、文化与社会叙事的重要载体。

展览分为“初探方圆”“寻迹方圆”“启程方圆”三个部分,“初探方圆”展现创作的起点,围绕如何从布料出发,构建与服装联动的形式与概念;“寻迹方圆”则展示对织造工艺与材料特性的深入研究,尝试在布的肌理、形态与服装设计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关联,从材料本身出发,作品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语汇;“启程方圆”则体现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探索,“布”成为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作品进一步挖掘布在当代语境中的潜力,呈现出其在艺术、功能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严宜舒认为,“布”可被视作一种独特的认知与表达场域。布的“方”是规矩与秩序,是线与线交织的结构;布的“圆”是灵动与包容,是肌理间的无限可能,近十年来,围绕布的创作实践,我始终感觉在迷雾中穿行,不成方圆,但好在‘布’自有方圆。“

在展览中,“寻迹方圆”部分的《Aqualoop》系列设计最为夺目。据介绍,该设计是严宜舒基于其博士课题“基于数智针织技术的可塑型性服装设计”的研究实践成果。“可塑型性服装”的概念致力于设计和制造一种简单轻便的现代可持续性服装,这种服装能够通过自身的结构变化来适应不同人群的身材或者个人身体的变化。

数智针织是实现这个设计概念的技术基础。数字化智能设计实现了从面料到服装的零浪费、零剪裁制造,特殊的三维立体面料结构实现了“相同的布做不同衣服”的理念,探索了一种以技术研究为先导的、“织而成之”的可持续设计新路径。基于系列科学化的织造方式与形态建构研究,一系列共6套服装设计被集中呈现。7种基础的面料设计在尺寸稍作调整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和面料与面料间的配合,产生了整个系列中超过16件时尚单品。

在“启程方圆”部分的《As a Dream》项目探讨的则是关于新兴技术、纺织生产与高定时装的思辨。作为设计者也是生产者,严宜舒试图在创作中扮演一名“默片解说员”,通过全程参与在数智全成型编织机旁看护、等待、检查并完成每只“白手套”的整个织造过程,体验纺织工人高度重复的“日常”。292只手套(两种形态类型)被用作一个个重复单元,建构出是触手可及的“高级时装”,也是遥不可及的“高尚梦想”。

同时,以80只灵感来自中国水墨画的手绘指甲片与白手套搭配重组,隐喻纺织工人作为“创造者”,在生产过程中留下的无形的“个性针脚”。创作过程作为一种沉默的“旁白”,探讨了“高级时装”生产过程中隐藏的个性和无声的梦想。

《方圆》系列的研发思路更为有趣,其设计源起严宜舒参与的一项有关自调节温湿的智能服装研究项目。在不断调整编织方法与试穿戴的过程中,有关中国传统建筑中“空间营造”的联想逐渐浮现。利用数智针织技术设计及编织了特殊的方圆形孔洞面料,隐喻中文中“方圆”之概念的同时,也包含空间尺度中的多重释义,构建出实中有虚的平面空间。

随着面料层叠交错、组合成可以穿着的衣衫,平面空间也转向三维形态。配合人体曲线的起伏及身体的活动,一种动态的、可穿着的虚实间的“方圆”便由此构建出来。

展览以6组实物作品与展板介绍的交织的方式呈现,诠释了严宜舒所执着地对“布”的研究与实践,其叙事主线并未仅停留在既定的艺术框架内,而是在不断地科学探索中构建具有交互性特征的、全新的纺织与服装的“方圆”。

综合来看,这一展览不仅展示了她过去十年创作的阶段性成果,更体现了她作为艺术家、研究者与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下的深刻思考。从布料的柔软与坚韧中,她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空间,传递了材料、技术与观念之间的复杂对话。“布成方圆”既是对布料艺术潜能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种超越传统、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实验,激发观众对材料、形式与文化的全新思考。

据悉,严宜舒成长于“纺织之乡”江苏南通,是香港理工大学时装与纺织学院博士、博士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员,也曾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客座讲师。2024年10月,她的服装设计作品《丝丝入扣》在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区)”中展出。作为全国13件之一、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进京服装设计作品,含金量不言而喻。此外,她还先后获得“红点奖概念设计大奖”“意大利A设计奖银奖”“YINGER PRIZE全球新锐女装设计师邀请赛第二名”“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第三名”“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创意设计金奖”等国内外专业性奖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