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2首古诗词:皇家后裔下僚命,天若有情天亦老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8-31 22:53:48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秋来》

秋风潇潇,穿过梧桐树,残灯下纺织娘在哀鸣,仿佛在织出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岁末将至。

李贺在衰灯秋声中感慨万千,叹息道:“我呕心沥血写下的诗篇,又有谁能赏识而不致被蠹虫蛀蚀成粉末呢?”

世无知音,英雄无主,诗人因此彻夜无眠,陷入深深的忧愤愁思中。他的内心仿佛被九曲回肠拉成了直线,无法舒展。然而,在衰灯闪烁、冷雨洒窗的夜晚,他突然看到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唁他这个孤独的“书客”。

耳边隐隐约约传来秋坟中的鬼魂吟唱的声音,他唱的是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

李贺之所以被称为“诗鬼”,原因显而易见。阅读他的诗歌,仿佛感受到冷风冷雨,幽深的愁绪在心中滋生。他的诗歌充满了抑郁不得志的感受,犹如血泪化为碧尘,这是他冷艳的诗歌,也是他悲惨的人生。

李贺,公元790年生于河南福昌,家居福昌具谷,因此后世称他为李昌谷。他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属于远支,与皇族的联系已经非常疏远。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官位较低,家境并不富裕。他有着细瘦的眉毛和修长的手指,天赋早熟,七岁时便能写一手好诗文,名震京城。

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提听说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二人便商量着要去探访个究竟。见到李贺,两人当即出题考验。李贺毫不惊慌,援笔便写出名作《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李贺《高轩过》

诗中展现的自信、渊博让韩愈和皇甫湜赞不绝口。离开时,他们还热忱地邀请李贺到他们府第中作客。

经过这次“香魂”的吊问,李贺的诗名越发响亮。然而,许多嫉妒他的人指出,他的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与“进”同音,那是“家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大文豪韩愈对此感到不满,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辩》为之辩解。然而,这些小人的恶意中伤导致李贺未能参加进士考试,成为他一生中辛酸和贫困的源头。他曾写过不少抒发愤懑的诗篇,当年回到昌谷时,心情十分低落沉重。

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做了九品小官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心情“憔悴如刍狗”,十分郁闷。

二十岁的时候,妻子病卒,李贺哀愤孤激之思更深,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终究不甘沉沦,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混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

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

在潞州张彻的推荐下,李贺做了三年的幕僚,协助昭义军节度使都士美的军队处理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由于北方蒂镇的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伐叛逆无功,告病回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离开战场返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能拖着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的诗作,不久后病逝,享年27岁。

李贺身为皇家后裔,满腹才情,心怀壮志,却长期沉沦下僚,升迁无望,功名无成。心中苦闷,无处宣泄,唯有倾情于诗歌,苦苦吟咏。

据说,他写诗并不急于立题,而是深入生活,发掘题材。他常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考。一旦有了好的构思或灵感,他就迅速记录下来,投进小童子背着的锦囊里。回到家后,他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立即整理白天记录的零散诗句,把它们整理成一首首令人赞叹的诗作。

看到这种情况,他的母亲既感到心疼又感到欣慰,感叹道:“看来我这孩子在写作时非要呕心沥血,才能罢休。你怎么连饭都忘记吃了呢?”

李贺,字长吉,出生于一个衰落的皇家家族,但家道已经没落。他的父母对他寄予了重振家族的厚望,因此给他取名为长吉。然而,现实的残酷使得这种期望成为了李贺生命中无法承受的重担。作为一个王孙公子,他却只能屈居下僚,这使得他倍感愁苦和病痛。在美丽迷离的大唐夜空下,一颗本应熠熠生辉的诗歌之星却黯然陨落,令人惋惜。

天若有情天亦老,在这乱世之中,再无李贺。尽管他曾创作出诸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样流传千载的明媚诗篇,被后人传唱不衰。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他在时代压力下苦苦挣扎的悲剧命运。

0 阅读:1

荔枝姑娘诗词赋

简介:浮生偷得半日闲,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