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剧增:普通人成为最大受害者,到底谁该为此负责?

奇档谈社会 2024-11-15 10:01:01

2023年6月2日,一位年轻的母亲从自家24楼一跃而下。

而就在一个星期前的5月23日下午,她的儿子在校园内被汽车碾压身亡。在他的儿子不幸身亡后,她就遭受到了持续的网络暴力,最终这位母亲不堪重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是在2023年,一位染了粉色头发的女孩被持续网暴,导致这位女孩不得不接受医生治疗,但最终这位女孩也没有从网络暴力的阴影走出,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像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每年都在持续的发生着?

谁该为这些悲剧负责?是那些散布恶意言论的键盘侠?是社交平台?还是我们每一个正在浏览社交媒体的用户?

社交平台的普及,让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然而,这种“言论自由”的背后,让网络也成为语言暴力的滋生地。

“网络暴力”非传统意义上的肢体冲突,它是通过恶意攻击、诋毁、造谣、谩骂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隐私,让对方身心崩溃。

社交平台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它是一个言论的守护者,还是煽动仇恨的幕后黑手?

社交平台到底该不该为网络暴力负责?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社交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无数的声音汇聚在这里。但随着这些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也逐渐浮出水面。

国内最早的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在2007年,31岁的北京女白领姜岩从24楼跳下,在决定离开前,她在网络上记录了自己最后两个月的心路历程,控诉丈夫出轨。

这起事件影响巨大,他的丈夫在事件发生后遭到了长期网暴,甚至是死亡威胁,无法工作、生活。

社交平台为我们提供自由的发声空间,但也成为制造暴力的工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约有5亿社交媒体用户,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平台的时长超过2小时。

这2小时,成了部分人用来进行言语攻击、传播虚假信息和制造人肉搜索的“欢乐场”。

网络暴力通常是辱骂、诽谤、人肉搜索几种形式,有些恶毒的语言攻击,会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产生自我怀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时可能导致心理崩溃,甚至是自杀。

文章开头,列举的两个事例,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网络暴力导致人抑郁,甚至身亡的事情只要随便搜一下,比比皆是。

网络暴力的恶性循环,是因为社交平台的匿名性与信息传播的快速性。

网络平台上,恶意言论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平台方对这类事件的处理方式,往往也没有特别有效的应对方式,为这些恶意言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2017年,韩国一名女郑姓歌手就因网络暴力导致她不堪重负,一度暂停了演艺生涯。她公开表示,自己被大量网络用户恶意诽谤,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摧残。

此事件后,韩国开始加大了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力度,实施了更严格的实名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情况。

社交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为用户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的发声渠道。只要不涉及极端暴力、违反平台基本原则的内容,平台一般也都不会下功夫处理。

2019年,微博曾被曝光有平台用户发布不实言论而未进行及时处理,造成了多名明星和普通人遭遇网络暴力的情况。尽管微博公司多次表示“将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治理”,但是平台的庞大用户数以及高频率的信息流动,使得这一问题始终难以根治。

社交平台一方面通过数据监控和人工审核来应对网络暴力,另一方面又因为平台自身的利益和管理的盲点,往往将问题拖延至不可收拾的地步,社交平台没有给予受害者足够的保护和帮助。

在这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法律是否能有效介入并惩治网络暴力?

现实中,由于社交平台国际化的特点,不同国家的法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法律的适用和执行存在诸多难题。

2016年英国通过了《网络暴力法案》,规定在网络平台上实施的恶意行为,如人肉搜索、侮辱他人、传播虚假信息等,都可以依法追责。社交平台不仅需要建立起合理的投诉与举报机制,还要在内容发布前进行有效的审核,以保障平台不成为不法分子的“温床”。

中国的《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提出,网络服务提供者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网络暴力和信息泄露的发生。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平台方的态度和行动力度总是滞后,导致许多网暴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制止。

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最早往往是一些公众人物、明星、但最近这几年很多的普通人成为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网络暴力这两年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伤害他人、践踏他人的常用工具,网络暴力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平台管理问题,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网络暴力伤害,最终的受害者是我们每一个人。

0 阅读:3

奇档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