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一椅藏风月,方寸见匠心
在明清古画的庭院深处,总有一把椅子静默伫立——后背低矮,线条纤细,似是与窗外的竹影共舞,名唤“玫瑰椅”。
在各类明式座椅中,玫瑰椅可以算是名称上最为独特的一种,哪怕看不见,光听名字,都仿佛能感受到秀气和精美。

紫檀木雕夔龙纹玫瑰椅 故宫博物馆藏
玫瑰椅是一种流行于明代晚期的扶手椅,江浙地区称“文”椅,清代以后继承下来,仍多有使用。玫瑰椅指的是后背和扶手都比较矮,高度相差不大,且与椅盘垂直的一种椅子。
玫瑰椅之所以叫玫瑰椅,原因难考,目前有两种猜测。一个说法是,“玫瑰”指的是美玉。
《说文》: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
以玫瑰比喻椅,实际上是说这种椅子像宝玉一样温润文雅。
另一种猜测认为玫瑰椅是“美鬼椅”的谐音。
玫瑰椅又称“大小姐椅”,在古代曾是专属女性的坐具,“鬼”字用来形容女性的娇小可爱。玫瑰花又与爱情和女性深深绑定,久而久之,“美鬼椅”就成了“玫瑰椅”。

从形制上来看,玫瑰椅与南官帽椅有一定相似之处,但高度上要矮得多。扶手和后背均不出头,且搭脑甚矮,接近扶手;腿足、搭脑和扶手多为直形,横竖材之间往往垂直相接,个别见有后腿稍弯或扶手、搭脑为罗锅形者。
座面以上,后背和两侧三面空间里,一般不直接用靠背板和联帮棍这种结构性构件,或任其空敞,或施以装饰性构件。

黄花梨木玫瑰椅 上海博物馆藏
在宋代流传至今的绘画、版画中,常常可见到一种搭脑和扶手平齐、高度及人背半处、方正细材的椅子,这种椅子叫折背样椅,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使用了,是玫瑰椅的雏形。
个别的折背样椅或扶手出头,或搭脑下设有靠背,属于变体。还有的折背样椅带脚踏。

宋 《宋人西园雅集图》中的折背样椅
宋代《十八学士图·焚香》中,右侧文人所坐的也是折背样椅,采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家具的框架,扶手部位向前延伸与脚踏前沿的长度相同,垂直向下与脚踏相连。椅子扶手的整体造型为人的肘部提供充足的空间。
宋代的折背样椅以装饰简洁和工艺规范为美,充分体现出宋人崇尚节俭、偏爱素雅为美的审美观。

宋 《十八学士图·焚香》

宋 《十八学士图·观画》

宋 李公麟《高会习琴图》,折背样椅和脚踏是分开的
从绘画资料来看,折背样椅在宋至元时使用较广,多出现在表现高士、文人、僧侣等主题的绘画中。
明代的折背样椅又称“高士椅”——
《留青日札》:今之高士椅,即古之绳床,所谓折背样者是也。

明 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折背样椅
可以看出,这类椅子的特征为扶手后背皆方正垂直且空透,少数带攒接而成的靠背板,与后来成熟的玫瑰椅非常相似。
玫瑰椅的形象在明清时期的绘画中就渐渐多起来了,如这幅《李笠翁批阅三国志》中的插图,画中人物所坐的就是形制成熟的玫瑰椅,可以看到,扶手和靠背都攒出了卍字纹作装饰。

清 康熙《李笠翁批阅三国志》
也正因为玫瑰椅多由文人用,故江浙地区又称其为“文椅”。
下图亦绘一仕女倚坐在玫瑰椅上,这把玫瑰椅也是攒接卍字纹,座面以下有罗锅枨,底部有步步高脚枨。

清 郑昆玙《仕女图》
明代开放海禁,多硬木,玫瑰椅的制作就有了良材。又因为明代士大夫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轻巧美观的玫瑰椅便在明代迅速流行起来,多以黄花梨制成,鸡翅木、铁力木次之,紫檀和红木较少。
玫瑰椅椅腿足多为圆腿或方腿,靠背、扶手多用直形圆木,扶手、椅腿及靠背各木件的结合部位通常打磨挖圆,由一阴一阳的榫卯拼合而成,俗称“挖烟袋”,榫称之为“挖烟袋锅榫”。




挖烟袋锅榫
玫瑰椅的后背有多种形式。最简单的是空敞式,要么完全空敞素净,要么只安圈口或券口,不设靠背板。

黄花梨券口靠背玫瑰椅

清 黄花梨圈口玫瑰椅 香港洪氏旧藏
还有的是雕花靠背式,或整背透雕,或仅在后背中间雕花,结构上好似一块靠背板。

清 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 故宫博物院藏

黄花梨夔龙纹玫瑰椅
攒花式,如最典型的攒接冰绽纹玫瑰椅。

黄花梨拼花梨木冰裂纹玫瑰椅
带靠背板式,类似官帽椅样式,独板或攒接靠背板。

棂格式,在后背上在三面设竖向的棂格,以直棂格最为多见。较少见者有竹节式棂格、波浪式棂格等。

明 黄花梨仿竹节玫瑰椅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中心藏

英国收藏家弗拉克斯旧藏榉木玫瑰椅
还有一种独板围子式,即靠背和扶手均用独板围成,上可加雕花纹开窗,王世襄先生所著《明式家具研究》中画有一例,实物罕见。

在布局上,玫瑰椅往往放在桌案的两边,对面而设;或不用桌案,双双并列;或不规则地斜对着,摆法灵活多变。由于它的后背矮,靠窗台摆放时,不会阻挡窗户实现,非常美观。
不过,美观固然是美观,但过矮的后背非常不适宜倚靠,因此坐起来舒适度不高,这也是玫瑰椅未能长久地流行至今的最大原因。


玫瑰椅小巧别致的造型,无论放置在客厅、书房还是茶社,都能够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玫瑰椅之所以能给人这种美妙的视觉感受,与儒家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人对器物有古雅精致的追求促使椅类家具有文质彬彬的内在气质,这种淡雅精致的形式与注重实用性的内容相结合,符合儒家文化的倡导以及文人的审美喜好。
我们今天寻找玫瑰椅、收藏玫瑰椅,也不再只是为了一件坐具、一件家具,而是寻找一个寄托,寻找一种文化认同。

清早期黄花梨水波棂玫瑰椅(一对) 研习社藏

二十世纪 黄花梨透雕螭龙捧寿玫瑰椅 研习社藏

犀皮漆灵芝纹玫瑰椅 研习社藏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