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拿到苏-27战斗机之后,发现确实好用,于是中国又打算从俄罗斯进口其它战机,其中主要是苏-30战机和苏-33战机。
但是对于这两款战斗机,俄罗斯方面却有不同的态度。
中国买苏-30
当中国向俄罗斯提出购买苏-30战机时,俄罗斯的态度是非常热情的,甚至都“原谅”了中国自己生产歼-11B战机的事情。
当年中国买下苏-27战机后,后续还买了苏-27战机的生产线。按照协议,中国需要生产200来架的国产苏-27,也就是歼-11A型战机。
但之后中国生产了105架歼-11A后,就停产了这款战机,转而开始生产自己改进过的歼-11B战机。
俄罗斯方面对中国生产歼-11B非常不满,认为我们侵犯了俄罗斯的知识产权。之后就这件事,俄方还和中国展开了很多次谈判。
至于这件事之后是如何解决的,一方面是中国和俄罗斯定下了“君子协议”,中国承诺不对外出口歼-11B以及其衍生战机。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承诺会继续进口俄罗斯以苏-30为首的战机。
中国生产歼-11B的时候俄罗斯之所以生气,一来是俄罗斯担心中国把这玩意儿往外卖,影响俄罗斯的侧卫系战机市场。
二来是俄罗斯担心中国不再继续购买俄罗斯侧卫系战机,原本计划在中国这里挣200架歼-11A的钱,最终只挣到了105架的钱。
中国对俄罗斯做出的这两个承诺,也算是打消了俄罗斯的疑虑,最终解决了“歼-11B事件”。
事实上从苏-27到苏-30战机,俄罗斯就一直希望能大量卖出这些侧卫系战机。
苏联解体后,生产侧卫系战机的苏霍伊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订单。
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军队没钱采购更多的苏-27战机,让苏霍伊在很长时间里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起了。
中国先后采购了70多架苏-27战机,以及后续生产“国产苏-27”,极大的缓解了苏霍伊的财政问题。
到后续苏霍伊研制出苏-30战机的时候,就非常希望能将这款战机大量卖出去。
只有苏-30大量卖出去了,苏霍伊才能在这个项目上赚到足够多的钱,且能有钱研制之后的苏-35战机。
可以说苏-30战机本身就是一款俄罗斯打算用外贸来反哺自身,靠着外贸赚来的钱来推动自身战机发展的项目。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对出口苏-30战机给中国这么热情了,甚至在中国生产了歼-11B战机后选择将这件事淡化处理。
中国买苏-33
至于苏-33战机,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就非常冷淡了,甚至拒绝过这个购买苏-33战机。
苏-33战机是苏联研制的一款舰载机。在中国买回瓦良格号航母并将其改造成辽宁舰航母后,其舰载机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中国从来没有研制过舰载机,并且舰载机和空军用的战机是很不一样的,当时中国手里的苏-27、歼-11、歼-8等战机都不能上航母,所以在辽宁舰服役后,当时互联网上还一度传出“辽宁舰将没有舰载机用”的言论。
这时候中国自己重新研制一款舰载机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中国盯上了俄罗斯的苏-33型舰载机,于是就和俄罗斯开始了谈判。
不过在谈判的时候,中国和俄罗斯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因为苏联的解体,苏-33战机实际上停产了。中国要买苏-33战机,俄罗斯还要重新建立生产线。
所以在中国提出要购买苏-33舰载机后,俄罗斯要求中国最开始要购买至少24架苏-33,才能解决俄罗斯重建苏-33生产线的成本问题。
中国方面第一批次需要的苏-33不多,自然没法采购24架苏-33战机,所以和俄罗斯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不过中国并非是只能买苏-33战机,因为买苏-33战机是打算过渡的,之后我们还是要研发自己的国产舰载机。
并且乌克兰方面还有当年苏联研发苏-33战机时留下的两架原型机——T10K-3,于是中国就从乌克兰手里买了T10K-3,在这款战机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国产舰载机歼-15。
我国和俄罗斯的谈判,自然也就结束了。
用军贸换时间
总体来说,中国购买俄罗斯战机和舰载机,属于当年中国“用军贸换时间”政策。
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调转枪头对付中国。自1991年后,中国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国防形势,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中国虽然在苏联解体后逐步提升了国防开支,开始投入更多的资源研发新武器,但从投资到产出成果总归需要时间。
所以中国有了“用军贸换时间”政策,开始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先进武器,来支撑从苏联解体到中国国产武器开始落地这一段时间的窗口期。
再后来就是我国的各种先进装备落地了,海军方面有052D驱逐舰、055大驱,空军方面有歼-16、歼-20战机。
可以说中国的这一政策是相当成功的,依靠着从俄罗斯进口的先进武器,中国至少在亚洲方面镇住了场面,我国买的苏-27、苏-30战机至少对付日本、越南等国家是足够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武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功支撑到了中国的各种先进武器服役。
其实在国际上,还有一个国家走了和中国类似的道路,那就是印度。不过相较于中国,印度方面在自主国防体系建设上的效果就很差了。
当前印度不管是阿琼坦克还是它的光辉战机,放在国际上都不能打。
印度的“用军贸换时间”,反而让印度进入了一个“军贸挤占国产武器研发的资金”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