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曾计划生育,强行阉割800万男性!为啥人口不减反增

事説新语 2024-10-16 18:53:34

说起印度的人口问题,那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着人口爆炸的压力,印度政府曾经下定决心搞了个计划生育运动,想通过各种办法来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

据说当时采取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措施,甚至有报道说,进行了大规模的男性绝育手术,涉及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00万。

这样的数字一出来,人们自然会想,这么大手笔,印度的人口总该减下来了吧?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地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印度的社会变革与人口压力

1947年印度独立,新成立的政府很快就发现,人口增长的速度太快,可能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大麻烦。

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死亡率也跟着下降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多,人口迅速膨胀起来。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印度的人口几乎翻了一番,这个增长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意识到必须得做点什么,来控制一下人口的增长,不然将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

1975年到1977年,英迪拉·甘地决定推行一个,前所未有的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

这个政策的核心措施,是通过强制手段,让符合条件的男性,接受绝育手术。

而根据当时的记录,大约有800万男性,被迫做了这样的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选中的男性,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尤其是低种姓群体。

政府之所以选择这些弱势群体,作为主要对象,主要是因为他们被认为更容易被控制,而且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这样的政策。

虽然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减轻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整个过程非常不透明,也没有让公众参与进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强行带走了,然后被迫做了手术。

政府在推行这个计划时,并没有真正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而是采取了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来实施。

这样的做法无疑加深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

老百姓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侵犯,于是纷纷走上街头,组织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强烈要求政府,立即停止这项政策。

同时,国际社会也对印度政府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批评和谴责,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一种严重践踏。

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特别是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英迪拉·甘地领导下的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最终决定取消这一备受争议的计划。

二、制约人口控制的关键因素

因为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很多家庭都更愿意要男孩。

他们觉得男孩子,能更好地传承家族的香火,而且将来还能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

相反,女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被看作是累赘,尤其是在那些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养大一个女儿,就意味着日后得准备一大笔嫁妆钱。

除了性别偏见之外,女性受教育程度低,也是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印度实行8年的义务教育,但实际情况,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美好。

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特别是那些低种姓的家庭里,女孩们辍学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些地方的学校条件很差,教室破旧,教学设备不足,老师数量不够或者教学质量不高。

再加上家长本身就没有太大的意愿,让女儿去上学,这就导致了很多应该在学校学习的女孩,反而早早地离开了校园。

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完成了,基础教育的女孩来说,她们在找工作时,也会遇到很多难题。

大多数情况下,她们只能找到一些,不需要太高技能的工作,比如做些简单的手工活或是干点家政服务之类的。

这类工作的工资很低,而且很难有机会,升职或转行到更好的职位。

当女性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时,她们很难摆脱传统的家庭结构,独立自主。

这种依赖关系让她们在家庭中,失去了话语权,包括对生育的选择权也往往不在自己手中。

由于教育水平不高,这些女性通常缺乏,获取避孕知识的渠道。

也不太清楚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家庭规模,这自然就增加了意外怀孕的风险。

三、经济发展模式与人口红利

印度在过去几十年里,确实取得了一些工业化的成绩,但要说到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那还是有点慢。

尤其是在制造业这些关键领域,投资不够多,技术更新也跟不上节奏。

因为工厂和企业不够多,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给新加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

所以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就遇到了难题,很难找到一个,跟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

国家投入那么多资源去培养人才,最后却没能把这些人的能力,充分利用起来,直接白白浪费了。

而且这种情况,还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年轻人心里不满,这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是个不小的影响。

对于印度的很多农村来说,种地仍然是大家主要的生活依靠。

但是,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好,再加上土地分散在各家各户手中。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传统的农耕方法已经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了,这就造成了农产品供应,时常出现短缺的情况,价格也变得很不稳定。

因为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们很难通过种地,获得稳定的收入。

为了能够维持生活,他们往往会选择多生多育。

一方面可以分担田里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手来帮忙干活。

即使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很多打工的人,也只能干一些不需要太多技能、工资又低的活。

这些工作通常都是非正规的,比如建筑工地上的临时工、街边摆摊的小贩、或是做家政服务的。

这类工作的条件普遍不好,没有稳定的社会保障,收入也是时有时无。

对于那些想着搬到城里,来改善生活的家庭来说,这样的现实也很让人失望。

这不仅让人们对未来,感到不那么乐观了。

还可能让一些家庭觉得,多生几个孩子是个好主意,希望通过增加家庭成员的数量,来分担风险。

或者指望将来孩子们,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经济支持。

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减轻一些压力,但长远来看,却可能导致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

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够好好利用人口红利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为,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

国内的市场需求会被大大激发,整个国家的经济,也会因此持续健康地发展。

但是实际上,由于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印度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的人口红利潜力。

相反,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反而变成了就业压力和社会负担。

当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只能做一些质量不高、收入低的工作时。

他们的购买力就很有限,这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

同时,面对生活成本的上升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一些家庭可能会觉得,多生几个孩子,可以为将来提供额外的经济保障。

因此,人口基数又进一步增加了,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

人多了,工作机会不够,为了应对困难,人们选择生更多的孩子,结果是人口继续增长,就业压力更大,生活更不容易。

四、海吉拉斯群体

在印度,海吉拉斯这个群体,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几千年前。

他们通常不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或女性,而是被认作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性别”。

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和宗教圈子里,海吉拉斯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并且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尊重并不是到处都有的,它主要存在于那些保留了,相关信仰和传统的地方里。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到来,印度的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吉拉斯这一群体的地位,也随之受到了影响。

在很多人的看法里,他们变成了“与众不同”的人,甚至被贴上了“不正常”这样的标签。

这种社会态度的变化,对海吉拉斯的影响非常大,导致了这个群体,逐渐走向了社会边缘。

不仅失去了曾经享有的尊重与地位,还面临着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歧视、排斥,甚至是直接的身体暴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偏见和歧视,海吉拉斯这个群体里的人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人因此而感到沮丧或焦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结语

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印度得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发展大计了。

这不仅仅是说要继续做好计划生育,让人口增长的速度慢下来。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机会,生活越来越好,人口管理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当然,光靠自己也不行,还得跟其他国家多交流。

学习人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让印度走向一个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00

事説新语

简介:社会万象笑料多,速来围观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