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有个话题很扎心:
“总是有很多时候做事出力不讨好,觉得很委屈,怎么改变?有什么好的处事方式一定要懂?”
有时候无底线地帮忙,反而会失去自尊,让人生变成一场灾难。
虽然助人为乐乃人之常情,但踮起脚尖帮人,在重心不稳下,跌倒的只会是自己。
01
学会适时拒绝
网友@小悠,曾分享过一段经历:
在上一份工作中,小悠初来乍到,由于经验丰富,做事也勤奋,本职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同事们看她清闲,找她帮忙打下手。
小悠因为想快速融入集体,便没有拒绝。
她帮忙收发信件,修改、打印文件,跑腿,甚至人事都找她帮忙招人。
但是,小悠渐渐发现,她帮忙的那些同事越来越清闲了,而自己成了办公室最忙碌的人。
某天一同事气哄哄地找到小悠,质问她是不是漏寄了文件:
“那是急着要给客户的文件,你怎么能忘记呢?”
并抱怨道:
“既然接了工作为什么不尽力做好?”
而小悠的主管,对她更加不满意,指责她重心没有放在自己的工作上,这样下去可能过不了试用期。
网友郁闷至极:
“我不明白,为什么帮了别人反倒不落好?”
董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任何事,都应该有底线,包括善良。
做人要讲原则,把握分寸,张弛有度,才不会让善良泛滥成灾,让自己受到伤害。”
有求必应并不见得是好事,不仅容易招来错误一大堆,还会让接受者把你的好心当作理所当然。
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其余的则含蓄拒绝,这样反而更能赢得尊重。
毕竟,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02
懂得掌握分寸
作家三毛说过:
“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
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的捷径。”
人与人之间交往,贵在懂得分寸,同样,帮忙更要把握尺度。
表妹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闺蜜,两人相识十几年,感情很深。
有一次,闺蜜遇到感情问题,向表妹求助帮忙。
表妹听了闺蜜的倾诉,为她打抱不平,帮她出各种主意。
没想到的是,闺蜜与男友的感情破裂了,将责任推到了表妹身上,怪她出馊主意。
虽然后面两个人解开了误会,但是已经回不到以前无话不说的关系了。
其实对方只不过想让你当她的倾诉者,释放自己的压力,而非真正的出谋划策。
只有当你们之间建立起了分寸感,感情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作家周国平说: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有时候过分的善心,反而会好心办坏事,破坏自己的人缘。
03
放下助人情结
无底线的帮助过于廉价,换来的只会是对方的心安理得。
超过能力范围的热心肠,可能会让自己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中的何幸福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
那时候,幸福刚进城不久,在早教中心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
这天因为看到有婴儿在宝宝车里哭,身边没有大人,她不忍心便抱起来安慰,却被孩子的妈妈诬陷是想偷孩子。
何幸福觉得十分冤枉,她自己也是当妈的人,怎么会去偷别人的孩子呢?
幸福耐着性子跟客人解释了一番,却被指责保洁员身上都是细菌,不应该抱孩子。
闻声赶来的店长要求幸福跟客人道歉,她觉得自己没有错,不愿服软,结果当场被店长辞退了。
进城的第一份工作丢了,还被人冤枉,何幸福委屈得直掉眼泪。
在早教中心遇到的家长一般家庭富裕,且安全意识极强,而何幸福单纯善良,性格直爽。
两个人的思想不在一个层次,你的好心在别人看来其实是一种冒犯。
蔡康永曾说:
“世界上有那么多可恶的人,做了可怕的事情。
我们一一去原谅他们?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做不到。
我们只是累了,所以后来就算了。”
你不是圣人,做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你也帮不了所有人。
有能力则帮,无能力作罢。
你要明白,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才是大智慧。
写在最后
白岩松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回事,因为你太好说话。
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成年人的世界,讲的是互惠互利。
好的帮忙,一定是彼此舒服,互相成就。
人生不过三万天,别轻易把人生浪费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
往后的日子,请先照顾好自己,切莫种了别人的地,而荒了自己的田。
-END-
作者丨鱼籽酱·路小雨
来源丨鱼籽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