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月14日的《国民日报》一则报导:“方匪维夏夫妻……近来盘据桂东三区之东山。……迨本年三月,该处乡长郭英汾,知非用计,难于奏效,乃饬乡民郭垂绅、黄犹斌、黄甘古等三人,直抵匪处,化妆侦测,并嘱相机图谋,自有重赏。不图匪果入计,竟将该绅等掳去,胁迫当兵,绅等也遂为从,以窥其破绽,而待机宜。至二月初二晚(即国历四月二十二日),方匪维夏夫妻,……迁于高山,隐于深谷,只令二从看守。绅等趁此时机,乃于深夜,杀死二从。复于翌晨,以戏枪为名,击毙匪首方维夏夫妇。”
这则写得非常详细的报道,便是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苏区时期曾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总务厅厅长、湘赣省区教育部长兼任司法部长、赣南特委宣传部长的著名烈士方维夏。
方维夏,又名绪光、肖国,号竹雅,1880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南塘屋场一户小康之家。他6岁即随父读书,自幼随父读书,聪颖、活泼、伶俐,后到长寿街经馆就学。父亲科举屡试不第,返回乡里时溺水而死,对他刺激很大,决心自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14岁辍学在家,一面自学,一面务农。
方维夏早期参加革命斗争并入了党,1927年,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挽救中国革命,方维夏接受党组织要求,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党代表的身份参加南昌起义,随后随部队转战广东潮汕地区,继而参加广州起义,并出席党的六大,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从苏联学习回国后,方维夏来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闽西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总务厅厅长,后任湘赣省苏担任教育部长兼司法部长。期间,创办列宁初级小学700多所,工农夜校800所,并办有《红色湘赣》、《湘赣斗争》等报刊13种。为满足苏区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他积极开展“识字运动”,亲自动手造纸,主编油印“识字课本”,一心一意扑在苏区教育工作上。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撤离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长征。方维夏留守苏区打游击,他跟随红四团转移到湘南,先后在在桂东、资兴、遂川等地与国民党军多次作战。因战斗失利,部队损失较大,红四团退至桂东东边山整休。
不久,游击队遭到江西省保安团和桂东县铲共义勇队的进攻,损失惨重,部队分割成几十个小股,队里的主要领导叛变投敌。在部队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方维夏挺身而出,代理赣南特委书记,收集、整顿红四团余部,将队伍带至东边山,消灭了盘踞在这里反动武装,红旗插遍了上庄、下庄、青洞、泥塘一带的山岭村庄。随后,方维夏与桂东游击队会合,采取突然袭击和打游击战的战术策略,在普乐油罗口消灭挨户团郭猛部的一个排,在小江打垮何忠汉的两个连,在上樟隘口打死铲共义勇队近百人。
方维夏克服困难,独撑危局,迅速打开了湘南游击战争的局面,队伍发展到1000多人,成为当地坚持游击战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湘南游击队和根据地的不断发展,革命烽火越烧越旺,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大恐惧,湘粤赣三省敌人胆颤心惊,不断出动教导团、铲共团、保安团的兵力联合“进剿”,采取搜山、砍山、烧山、并村移民、联保连坐、经济封锁、招抚诱降等手段,妄图将红军游击队消灭。
面对着几十倍于我的敌人,1936年湘粤赣边区游击队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化整为零避实就虚转移。当时,身患重病的方维夏,怕拖累大部队的行动,固执要求留在普乐新庄村仙背山大山中,组织给他安排了两位警卫员小张、小杨照顾,然后踏上了转移征途。
仙背山横亘湖南、江西两省,脚踏“三县三乡”——桂东与崇义思顺乡、上犹五指峰乡,踏进深山中,路旁是无尽的翠绿茂密树林,枝丫重重叠叠,遮天蔽日,山中处处是巨石屏障,一弯溪水从山涧奔涌而来,流过巨石,飞花碎玉般纷纷落下悬崖,底下是万丈悬崖,令人惊心、害怕。
由于敌人加紧“清剿”,方维夏夫妇及警卫员被敌围困普乐新庄仙背山,时间一长,粮食给养困难,靠啃树皮、采山蕨、摘苦菜、挖竹笋、吃野果、啃草根,以此充饥。体弱的方维夏身染重病。两个警卫员不得不化装成砍柴孩子,冒着危险轮流下山,找医弄药,接触到了原认识的地方游击队员黄犹斌,终于得到药品。
没有想到的是,这贪生怕死、利欲熏心的黄犹斌被敌人收买,出卖了方维夏。1936年4月21日,黄犹斌、黄甘古、郭先古三人一起,来到仙背山,以送粮为名进驻方维夏驻地,并说所居之地不安全,提议往深山转移,并借打厂棚理由支走警卫员,当晚,黄犹斌杀死警卫员。次日,以试枪为由,将正在煮早饭的方维夏夫妇枪杀,后去领赏金300元三人分得。
方维夏牺牲后,他的学生方暨南于1948年在平江他的家乡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并刻碑纪念。杀害方维夏烈士的凶手郭先古,后来投入国民党军队,去向不明;黄甘古则在桂东解放前数年一命鸣呼;黄犹斌于建国后被桂东县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执行枪决,以告慰方维夏烈士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