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真的无大病?有一种病症,凶险超乎想象!
宜曼殊
2025-02-02 21:38:34
提及肛肠科疾病,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便秘、痔疮、肛裂这类看似“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但有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却鲜为人知——坏死性筋膜炎。
别小瞧了这种“冷门”病症,它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内便能危及生命。
坏死性筋膜炎究竟是什么?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皮下组织和筋膜迅速且广泛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软组织感染疾病,常常伴随着全身中毒性休克。
一旦患者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因败血症和毒血症而失去生命。
这种疾病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结果,其显著特点是感染仅侵犯皮下组织与筋膜,而不会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
常见发病部位包括腹部、会阴、四肢等,其中又以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最为常见。
发病时,筋膜坏死从肛周和会阴三角区迅速向四周蔓延,感染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会快速坏死,破溃后会流出散发着奇臭气味的血性渗液。
坏死性筋膜炎是如何发病的?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通常是多种细菌共同作用引发的混合感染,涉及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厌氧菌以及链球菌等,其中厌氧菌在致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抗感染能力低下是发病的重要前提,常见的危险因素涵盖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以及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等。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往往伴随着全身和局部组织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
像是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损伤之后,或者在阑尾切除术后、结肠手术后,若肛周脓肿引流不畅,都极易诱发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这种疾病起病极为急促,在疾病初期,症状并不典型,这就导致早期诊断颇具难度。
对于会阴部出现大范围肿胀疼痛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这种疾病。
发病24小时内,病情便可能波及整个肢体。
局部症状
- 片状红肿与疼痛:初期,皮肤呈现紫红色片状红肿,边界模糊不清,伴有疼痛。
此时皮下组织其实已经开始坏死,由于淋巴通路迅速被破坏,所以很少出现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感染在24小时内就可能扩散至整个肢体。
受累皮肤颜色发红或发白,伴有水肿,触痛明显,坏死区域与健康组织之间的界限不清晰。
- 疼痛缓解与患部麻木:早期,由于炎性物质的刺激以及病菌的侵袭,感染局部会出现剧烈疼痛。然而,当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遭到破坏后,剧烈疼痛会被麻木或麻痹感所取代,这也是本病的一大特征。
- 奇臭的血性渗液:皮下脂肪和筋膜会出现水肿,渗液发黏、混浊且发黑,最终液化坏死。
渗出的液体为血性浆液性,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奇臭。
坏死区域会广泛扩散,呈潜行状,有时还会产生皮下气体,检查时可听到捻发音。
- 皮肤血疱:患者有时会出现典型的、大小各异的散在皮肤血疱,血疱破溃后,会露出黑色的真皮层。
全身中毒症状
在疾病早期,即便局部感染症状还不严重,患者也会出现畏寒、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若未能及时救治,还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如何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属于外科危重急症,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尽早清创、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以及进行全身支持治疗。
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手术。
通过广泛切开、清创引流,能够有效减轻毒素吸收,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治疗手段。
手术的核心在于尽早切除坏死的筋膜,在患部切开多条切口,让伤口充分敞开,随后进行引流。
清创务必彻底,尽可能清除所有坏死腐烂的组织。
清创后,需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等反复冲洗创面,以控制感染的进一步蔓延。
药物支持治疗
由于本病多由细菌感染所致,确诊后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后续还可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对用药进行调整。
同时,要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等问题,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休克的发生。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肛肠科的危急重症,一旦治疗和处理不当,患者很容易因感染加剧,引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