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航证被欧洲拖了一年又一年,C919转了一圈,已经找到新市场

科学知识点 2025-02-02 01:01:13

欧美的适航证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也能代表目前世界主流的海外国际航线市场,因此对于欧洲的适航证,我国也希望能获得之后,执飞国际航线。但是拖了一年又一年,欧洲显然是打着歪主意,想要彻底阻拦我国的民航飞机竞争国际,但是C919竟然自己转了一圈之后,找到了新的市场,也让美国和西方都非常意外。

中国商飞集团,隆重推出国产大飞机C919,打破西方垄断多年的民航飞机制造市场,让美国和法国空客都倍觉失落。但是美国并不接受公平的竞争,依靠的就是综合实力,总是习惯使用垄断,打压和卡脖子等手段,在适航证方面,美国也是故技重施,不断地使绊子。

适航证对于民航客机非常重要,它能限制民航客机的飞行范围。目前美国和欧盟都能颁发适航证,美国显然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的民航客机冲向国际市场,找出各种阻拦的办法,同时也暗中授意欧洲不给发适航证,没有这个证件,就不能取得正规认可的民航安全飞行的证明,不能获得飞机的国际航线规划和执飞资质,这就是阻挠中国的民航客机飞向全球。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艰难研发,突破技术瓶颈,打造出属于中国的民航客机,C919有着开创性的进展,同时也给美国为首的西方航空制造公司,预留了合作的空间,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核心构件和重要的零件,可能美国会错意,甚至以为我国的国产大飞机,还不能实现全面的国产化,只能在依赖进口美国零部件的情况下,实现国产,因此就更要阻挠我国取得适航证,不想要中国的民航客机,执飞国际航线,避免中国民航的良好竞争力,区分国际航线的蛋糕。

美国和欧洲以为这样的阻拦就会有效,至少能维持中国生产大飞机,供给国内的航线市场,同时也不影响美国为首的企业,出口零部件给中国制造更多的民航客机,这样的算盘也是打得很好。但是中国的民航客机发展计划,并非会被垄断和卡脖子影响,C919在核心构件上,也开始逐渐分批地用国产零部件替换,未来再有一段时间,相信实现百分百国产化,是指日可待。

既然西方不领情我国预留的合作空间,只是一味打压和限制我国的发展,我国航空业也会考虑如何克服困难进行破局。

我国的国产大飞机,在综合实力,安全保障,以及性价比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和对标的同类型机型相比,采购价格,单架飞机相差1千万美元,这对于航空公司采购计划来说,相当于节约的金额非常可观,因为每一批新机型采购,动辄十架是很常见的,以十架飞机计算就能直接节约一个亿美元,这个金额是很可观的。

再加上我国的国产大飞机,凭借后发优势,设计使用新型的高新材料,在同样的载客能力情况下,还能节约10%左右的燃油,这样的综合优势,除了美国和欧洲能建造飞机的国家,哪个航空公司不会心动呢?

民航客机执飞的过程,消耗燃油是很大的一笔运行成本,能节约10%就相当于每次飞行的利润就上升了10个百分点,因此C919刚刚研发成功,就收到以前三百多架的订单,接订单到手软,这说明很多国家都看好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更信任中国的售后服务。因此对于中国的飞机走向国际市场,美国才会如此抵触。

现在美国无法从其他方面使绊子,就拿适航证来做文章,欧洲无限期拖延,本身就是别有用心。既然没有适航证,就不能参与国际航线,我国的国产飞机,难道只能在本土境内执飞吗?

C919飞机,转了一圈之后,竟然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能够冲破西方的封锁,达到更好的突破,现在包括沙特,马来西亚等国,也进口了C919大飞机,这些国家在使用中国制造的飞机之后,会逐渐冲破欧洲的屏障,达到更好的突破,而中国此前和一些国家协商,能够依靠双方的国际航线进行合作,也遭到一定的阻碍,很多国际航线都停飞中国,暂时是有着一定影响,未来根据我国的飞机绕着弯冲出阻挠范围之后,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中国不断提升高端制造业的水准,也展示出综合实力强大的势头,打造出先进的综合优势明显的民航客机,这些都让西方忌惮,这恰好说明,中国的民航客机,已经具备了和西方航空巨头争夺国际市场的能力,接下来民航市场的变革,终究会有新的变革,而我国在修建研发建造基本功的同时,也在等待更为合适的契机。

0 阅读:146
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

科学知识点:带你畅游知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