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制图 | 渣渣郡
图片来源|IG@ariharamiyuki
自行车王国再次复活。
被称为“中产运动三件套”的骑行,经过一整年的洗礼,非但没有像飞盘、露营那样迅速降温,甚至有越来越火的趋势。今年的京东618数据显示,公路车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其中,崔克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捷安特、禧玛诺等骑行装备品牌成交额增长超4倍。
与之对应的是,一旦一项运动形成了“谁也看不上谁”的“圈子”,那么这里的社交与文化大概率就会变得浑浊。
骑行可能是中产运动浪潮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最近,小红书流传着一份《当代羞耻接龙》,其中自行车(非共享单车)相当瞩目。
和始祖鸟、Lululemon瑜伽裤、Salomon登山鞋并列,自行车不再是交通工具,更像是一线城市年轻人必备的时尚单品。
从建国门内大街经东、西长安街至复兴门内大街,是全北京最宽阔舒适的骑行道。
长安街上夜骑的自行车多到什么程度?
甚至自行车道在夜骑高峰期都会堵车,自己的前轮每走一步都险些和别人的后轮打架。
然而,所谓的“骑行圈”,鄙视链也相当严格。
冲在最前面的专业人士和富哥富姐,往往都是整条街最全副武装的选手。
头盔、手套、锁鞋、紧身骑行服、专业的码表、以及昂贵的碳纤维车架。10万身价的自行车就是快,你甚至还没来得及拿出手机偷拍一张,连人带车已经加速冲出去了,只留下一道残影。
跟在后面的,是价位没那么吓人,但也要几万块的“入门车”。当我还停留在“初中买了一辆800块的捷安特真的好贵啊”的认知时,小红书和捷安特老板给我狠狠上了一课:想入门公路车?至少准备2万再来吧。
长安街上的骑手们
无论怎么区分骑行派别,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贵。
皮娜(Pinarello)、梅花(Colnago)、崔克(Trek)、闪电(Specialized)、比安奇(Bianchi)、德罗萨(DeRosa),那些环法自行车赛才会出现的品牌,如今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最便宜的三万起,贵的话二十万也拦不住。一旦骑上了这些品牌,就相当于开上了保时捷和宾利,再也无法向下兼容了。
曾经大家都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现在这话或许要反过来说了:你什么档次的宝马,敢来撞我的公路车?
更烧钱的玩法,是自己组装。
意大利的车架、德国的轮组、日本的套件、五六百的骑行手套、两千块的空气动力学头盔。二十万就这么花出去了。
“碳纤维”三个字,就是所有车友高潮的G点。你永远不知道,为了让车体轻一公斤,他们要烧掉多少钱。不说别的,能不能用两根手指把自行车轻松地捏起来,就是判断公路车是否入门的标志。再这样卷下去,老哥们脖子上的金链子都得换成碳纤维的。
图源:微博
刚买下捷安特入门车的那天,小王在路上像小学生般飞驰;被网友上课科普之后,她在长安街骑行都抬不起头来。
一旦被裹挟进攀比的龙卷风里,月薪几万都不够烧。骑行团一喊加速,小王把脚蹬子踩出火星子也跟不上,每次出门都被“喂辣堡”(拉爆,骑行圈术语,即快速赶超)。
“我们都是尊贵的崔克、皮娜、闪电车主,你才几千块杂牌车,当然会塞车啊。”
一项运动一旦形成了“圈子文化”,就意味着更多的争议和矛盾出现。
当抖音千万级网红痞幼架着一辆皮娜出现在视频中时,一个趋势恐怕无法阻挡了:那就是骑行网红化。
痞幼把价值50万的京A摩托车牌挂在了价值15万的皮娜公路车屁股后面,这一画面足够形成金钱与美貌的冲击力。
当然这也足够吸引骂声。果不其然,有人说她“祸害”完摩托车圈,又来“祸害”自行车圈了。也有细心的骑友发现,这辆15万的“皮娜”装在“闪电”的盒子里,甚至已经安装好了码表、车灯和水杯架,网友质疑这辆车并非全新开箱,有可能是二手车或是借来拍视频的。
图源:抖音
作为大网红的痞幼只是骑行争议中的一个切面,更广泛的“鉴媛行动”在基层展开。
自从公路车成为年轻女性入坑的潮流运动之后,一部分骑行爱好者便创造了“骑媛”的帽子,在互联网大范围狩猎,遇到了拍摄公路车骑行视频的女性,就会立刻开始“鉴媛”。
当然,鉴亦有道。大部分网友会从以下几个层面评价女性骑友。
一是训练痕迹。
众所周知,骑行装备再好,都比不过一双强健的大腿,只要双腿马达够强劲,共享单车大爷也能分分钟“拉爆”崔克和闪电这些豪车。
由此可得,如果一位女性骑友大腿不够壮硕黝黑,那她大概率会被判定为“毫无训练痕迹的骑媛”。
二是穿搭规范。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过专业的公路车骑手,会发现他们大部分身穿紧身骑行服。一件专业的骑行服可以帮助骑手有效降低风阻,提升骑行速度,也能快速排汗。
但许多女性并没有专业骑行诉求,大部分骑行视频中,她们可能会穿着瑜伽裤或者机能工装裤、戴着棒球帽出行。
这被许多骑友视为大忌。
而这样的穿搭也踩到了专业骑友的最大雷区:戴不戴头盔,在骑行圈是一道比“电车问题”还难的辩论题。
如果骑车不佩戴头盔,将会面临生命危险。城区电动车的限速在25km/h,而公路车的配速经常会达到30km/h以上,更专业的骑手达到50-80km/h的速度也是常见的。一旦出现事故,头盔至少能保住性命。
但矛盾在于,并非每个人都有竞速需求,还有人靠自行车通勤。
有人强调哪怕骑一公里也要戴头盔,有人反驳那骑共享单车不是也要戴头盔?
而最后辩论的结果就是,在网上发布视频的女性,经常因为不够规范的穿搭被追着骂二里地。
于是骑友们断言:不戴头盔是因为她们怕破坏发型,穿瑜伽裤是因为她们为了大秀蜜桃臀,不扎头发是因为她们要美美拍视频。总之,大部分女性不配进入骑行的“圈子”,她们根本没有竞技精神。
三是化妆自拍。
即使上面两项要求都达标了,你依然有可能被判定为骑媛。
骑行被认为是一项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那么化妆自拍的女性,就会被部分骑友视为“意图不轨”,心思根本没放在骑车上。
在公路车百度贴吧里,有这样一则帖子非常黑色幽默。
一位女性骑友发布了自己骑行的自拍照,她们穿着骑行服、戴着头盔,在穿着规范上已经做到了毫无指摘的地步。然而仅仅是因为自拍照中涂了口红,被一位男性骑友阴阳:骑车五分钟,拍照俩小时。
女骑友不服气,晒出了自己的骑行数据,她确实是一位专业的骑行爱好者。结果男骑友回复:不看数据,就算再厉害我也只看照片。
后续其他骑友给这位男性解释,这位女骑友真的是一名专业玩家,但这位男性依然在评论区打滚:我不管,她就是骑媛。
“鉴媛行动”有时还会鉴到专业竞赛选手头上。
抖音有一位叫做阿爽的博主,是原国家队铁人三项队队员冯竞爽。
在一则热门视频里,她身穿专业铁三服完成了一场正规的铁三比赛。然而,仅仅是因为专业铁三服看上去和高叉泳衣相似,她就被部分网友追着说“衣着不得体”、哗众取宠、卖弄风骚。要知道,她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季军的成绩。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被“鉴媛”了。
去年就有人评价她是骑媛,逼得她只好晒出一厚沓子比赛获奖证书。一位运动员都需要如此自证,更不用说本来就不从事专业竞技运动的普通女性。
如果你的记性不错,但愿你能回想起一则与此遥相呼应的例子。一位牛津大学数学建模专业毕业的女博士被骂“学媛”,被一位男性大V追着用一道本科数学题“我来考考你”。
即便女博士自证完成,换来的也不是“你很优秀”,而是“嘿,这女的还真是牛津的”。
多么幽默的画面啊。
图源:抖音
一旦打开了“鉴媛”的潘多拉魔盒,你就会发现一个性别对另一个性别的无差别恶意。
女性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在他们眼里就是“乐子”。
女性不可能爱上骑行这项运动,她们无非是想找一个借口穿着紧身衣拍照发朋友圈。
由此推断,只有可以穿紧身衣拍照的运动,女性才会感兴趣。
而另一边,在山地车的百度贴吧里,还有一群网友正在“幸灾乐祸”。
由于山地车更重,相当于自行车里的SUV,所以比起公路车,选择山地车的女性较少(但也不代表没有)。于是山地车骑友们发言了:
娇弱骑媛不配进入山地车圈子,毕竟她们都是“卖骚的”,毕竟她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能大秀蜜桃臀的运动是不会感兴趣的。
就连一位女性成为自行车裁判,也会让部分骑友连连破防:
怎么连骑媛都能当裁判了,一定是资本的错。
最后他们往往会使用终极必杀技:性化一切异性。
无论你的运动数据水平如何,在我的眼里,只不过是行走的性器官罢了。
一边鉴媛,一边赏媛,不亦乐乎。
女性一运动,舆论枪口里的“媛”字就上膛了。
这样的场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
飞盘、骑行、户外、摩托、滑板、健身举铁。任何以男子气概为主导的运动,女性一旦想要踏入,就会面临被“资格审查”的风险。
图源:小红书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性化羞辱”吓退女性。
于是,摩托、自行车、滑板的属性全都变成了“女性招嫖的工具”,瑜伽裤背负了从未有过的沉重污名。要知道,90年代电视上播出的健美操节目,穿的比如今的瑜伽裤还要少。
但在当时,没有人一看到大腿和屁股,就想到了性和卖。
一开始,指责或许还是冲着某个具体的网红去的,后来慢慢延伸,遍及所有女性群体:只要你换上了紧身衣开始运动,那你一定是为了勾引男人。
而这样的言论并非个例,还会得到许多网友的支持,不分男女。
他们扼腕叹息,到底还是女性“污染”了运动。
女性如同某种瘟疫般,祸害了一个不够,紧接着去祸害下一个。
只要女性“染指”了某项运动,那某个圈子就彻底“脏”了。这样古典的红颜祸水论,今天仍然活跃在各个运动圈里。
仿佛“搞破鞋”是女性运动唯一的使命和结局。
而女性究竟怎样可以逃脱男性的指摘?
那就是符合男性的标准。
只有一位女性的运动水平与男性平齐甚至超越男性时,他们才会短暂地认可一位女性,并且向她颁发“名誉男性”证书:“好吧,这女的还算会骑”。
甚至有些女性骑友,生怕自己被归为“骑媛”,迅速与其他女性割席,晒出自己的训练数据:“我可不是骑媛,骂完她们就不准骂我了。”
但从未有人想过,到底是谁赋予男性定义“X媛”的权力?
无论骑行还是其他运动,女性都无法以一位正常选手的姿态,平等地出现、存在、竞技。
练得太好,他们会说你缺乏性吸引力,送给你“坦克”的外号;练得不够好,他们会说你搔首弄姿、贩卖肉体,开始身份污名化。
那么究竟女性该如何加入运动?
答案很简单。成为加油助威的啦啦队员,成为及时递水的足球宝贝,成为站在场外的“女性香薰”,负责向男性提供一种唯美淡雅的气氛。
他们相信,女人运动是为了勾引男人。却唯独不愿意相信,女人也会爱上运动。
下了班的小王,绕开了长安街上的公路车大军,拐进了一条人烟稀少的小路。她蹬着一辆不值钱的入门车,风从她的脖颈和腋下穿过,她发现,原来这就是一场久违的冥想。
至于骑媛不骑媛的,她不想在乎。
这肤色,这腿型,这打扮,你告诉我是来骑行的?真当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啦啦队,热场宝贝?
一样啊。 我们骑摩托车也很多那些女的,特么的根本不为骑车,只为拍照拍视频!大几百斤的摩托车愣是丝袜短裙或者洛丽塔!骑着车心思也全在镜头和Pose上,根本尼玛不看路!!就这种真是想不出事都难!!
就想知道最终把车挂在什么上面?[汗]
装备固然重要,但是你骑喜德盛拉爆别人的sworks,没有人会小看你,国内业余车队的大pro都是国产赞助车架,赞助的才是顶端
额,看完了,声名狼藉不是某小部分人作的么?[笑着哭]谁有那么多时间去辨别?
能一次性配速35+或者25+骑100公里,我管你什么媛[得瑟]
从前香山还遍地土路的时候,延庆九里梁越野常常和野猪偶遇的时候,那是真的骑行乐趣。如今北京哪里能骑车?太危险了,遍地逆行超速
我怕摔,所以都是铝架铝轮。
呵呵,正规运动员有谁骂的?你运动还是卖骚当群众看不出来?
什么圈子富人扎堆,援就去哪里。
啥都媛,就没想过,中国人太多,再小的比例,都可能是不少人(一个你觉得是新闻,三个你觉得最近咋那么多,七八个上新闻你就觉得天底下都是这种人)。但是因为这部分人,把所有正常人污名化,就是错误的
主要是各种媛确实很多[笑着哭]
有钱了就想标新立异[得瑟]但是中国人太多了[得瑟]
当他们早前骂各种网红并开始把她们一个个媛化而你们沉默并割席以证清白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侮辱进行面积扩大化是迟早的结果!
什么玩意都能被搞网红话[得瑟],在无锡加的骑行圈,一棒子骑车的,有钱你就弄公路,再就是把山地搞好点,群主的山地我也能一根手指挑起来毫不费力,也没看到啥鄙视链,一起骑行苏州常州,环湖要的就是一起骑行的气氛[鼓掌],一公里都要带偷窥,最好是下楼买菜都戴。
这年头啥啥媛还少吗?什么热度都要蹭一下
骑行能和钓鱼比?
你不拍照 不发圈,鬼才喷你。做的[笑着哭]
艹,骑个车而已,搞得一群没地找抽的男流氓女色痞也来蹭,就你们这些身体亏虚的蹭出骑行病你们能愿意,蹭吧,蹭不出骑行隐疾都算你们是假
小红书那图片骑50公里妆都美美的[抠鼻]
装备超环法倒不是夸张,为了保证比赛公平性,环法那种自行车是有最低重量要求的;头盔对于骑行的安全性固然重要,不过在长安街上骑行的话,最大的作用个人认为是保护头发[笑着哭]——注意是保护头发,不是头!长安街非机道洒水车经常光顾保持道路湿润,没装挡泥板的话(对于公路车这是很常见的),你飞的越快后背和头上的泥点就越多。。。
还真是,赶明买个碳纤维的项链去[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秃头肥肚子的什么时候把自己身材练出来就知道了:有好身材就是喜欢秀出来的。朋友圈里健身男士或多或少都爱发身材照片。当然有部分身材差的也会对人家说三道四的,真是酸啊
有富人去的地方必有媛[得瑟]
太轻?然后比赛让你挂上配重块[笑着哭]
骑摩托车的挂掉几个之后就降温不少了[笑着哭]
只能说,现在的网络越来越阴阳怪气
自行车能跑50-80。。。。好厉害。。。。下长坡不刹车吧[流鼻涕]
哈哈哈 25km 45分钟[鼓掌][鼓掌][鼓掌]
额,我也骑自行车,上下班代步用,不戴头盔,没事谁拍这照片啊[笑着哭]
万变不离其宗:装笔
小姐,媛,同志等这些词已经变味了[得瑟]
发动机才重要
媛这个名字都搞臭了。各种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资本操纵下,笑贫不笑娼!
差生文具多
跑圈,不在一个链上
一锅老鼠屎里找到一颗米,就想洗白[得瑟]
一台ocr3500,快10年了,任然在役[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推荐是离男的远点
我去年买个了婊
这拉基的文风应该是出自一个自命不凡的中年人之手,我家里也有爱骑行的女性,护膝头盔该有的都有,而不是整个短裙搞个贴身裤,还不准别人嘲笑。运动这个领域就俩字“纯度”,小脑发育不正常的庸人才会把这些用烂用瞅的陈词滥调套在这上面,当你展现出足够的纯度时,不会有人bb叨叨,因为这种纯度和专注人们看得见,就像奥运体操运动员一样,也是漏胳膊漏腿,但是没有人说。
不玩车,但是你全身毫无训练,穿的花里胡哨,骑个5分钟拍照两小时,还装的可认真了,不骂你骂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