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喝的不是奶茶,是苍蝇的洗脚水!这还不是什么三无小摊,而是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的连锁大店!3月14日湖北经视的暗访视频直接把我看吐了,店员自己都说不敢喝,但转身就递给了顾客!讽刺的是,蜜雪冰城今年3月刚在港股敲钟,沪上阿姨正筹备港股IPO,这些疯狂开店上市的奶茶巨头,到底把我们消费者当什么了?
根据湖北经视的暗访报道,宜昌蜜雪冰城店的店员偷偷从柜子底下拿出隔夜的柠檬片,奶茶杯盖上苍蝇乱飞。而武汉沪上阿姨的操作更让人震惊,西柚粒过期了怎么办?店员直接撕掉旧标签,重新贴上新日期继续用!
但你可能想不到,被曝光的这两家品牌其实早就不是第一次翻车了!蜜雪冰城2021年就因使用隔夜原料被罚款,沪上阿姨去年被曝用腐烂芒果,可为啥它们还敢顶风作案?只要喝不死人,就往死里省成本,这就是奶茶行业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有离职店长爆料惊人内幕:品牌方所谓的"神秘顾客"检查,早就被破解成通关游戏。总部每月15号派检查员,加盟商就在14号集体大扫除;检查员爱摸冰箱顶部擦油污,店员就专门准备酒精湿巾随时擦;甚至发展出所谓的"哨兵系统",相邻门店用对讲机通报检查员动向。这些应对攻略,在加盟商微信群被戏称为"抗检三十六计"!
蜜雪冰城全球3.6万家店,沪上阿姨超8000家,它们上市融资时吹得天花乱坠,可财报里全是泡沫。蜜雪冰城单店利润三年降了40%,沪上阿姨净利润暴跌,关店率飙升。为啥?因为它们玩的是资本游戏,疯狂开加盟店收加盟费,但根本管不过来!根据加盟商的说法,总部培训时说得头头是道,但真要按标准扔隔夜水果,一天得亏200块,谁也扛不住。这就好比让小学生管游乐场,嘴上喊着安全第一,转头就把过山车开上天!
更讽刺的是,蜜雪冰城上市招股书里写了18次“食品安全”,沪上阿姨的IPO文件里“新鲜现制”出现26次,结果全是空头支票!它们把“食安”写进财报,却把良心锁进加盟商的廉价冰柜,你猜这些冰柜里还藏着多少秘密?去年杭州突击检查23家奶茶店,16家食材过期,店员甚至说:“总部天天查损耗数据,但实际扔多少全看当天有没有良心发现。”合着咱们喝的不是奶茶,是店员良心的盲盒!

其实有问题的何止是今天咱们说的这两家?奈雪的茶后厨蟑螂乱爬,书亦烧仙草用变质水果,新茶饮都快成“3·15钉子户”了!但消费者做错了啥?我们冲着品牌去买,结果花13块喝到的是苍蝇泡的茶,8块钱的柠檬水里漂着三天前的烂果皮。低价不等于低质,便宜不该成为我们吞下过期原料的理由!
有个加盟商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按总部规定的鲜果使用标准,一杯13元的多肉葡萄成本要7.2元,但实际通过掺冷冻果浆、重复使用隔夜果肉,能把成本压到3.8元。更可怕的是,这些"省钱秘籍"在加盟商培训会上竟然被包装成"区域运营经验",督导明示"只要吃不出急性中毒,轻微腹泻就当清肠胃"。
更可怕的是,这些品牌早就摸透了套路:先铺10万家店圈钱上市,等出事了再道个歉,反正消费者忘得快。你看蜜雪冰城多“聪明”,记者前脚曝光,后脚涉事门店连夜装修,这是整改还是毁灭证据?沪上阿姨更绝,一查监控,涉事员工“刚好”离职了,死无对证!

这年头,奶茶店上市速度比做奶茶还快,资本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却成了人肉过滤器。蜜雪冰城食安事件曝光后,股价仅下跌1.2%,投行报告称"个别门店问题不影响整体商业模式"。而沪上阿姨的Pre-IPO轮融资反而超额认购,投资人私下表示:"喝奶茶拉肚子就像吃火锅会上火,属于可接受风险。"这太让人寒心了,咱们不是傻子,更不是韭菜!还有,这些品牌一边用烂水果糊弄我们,一边还要立“扶贫助农”人设!蜜雪冰城去年宣传“采购贫困县柠檬超万吨”,结果暗访视频里用的全是发黄变质的库存货;沪上阿姨声称“每日鲜切西柚”,实际上用的冷冻果粒比我家冰箱里的速冻饺子还老!真是无力吐槽!
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外也一样!去年日本一家奶茶店用过期牛奶被曝光,但这家店的老板当天下跪道歉,所有分店停业整顿,员工集体剃头谢罪。反观咱们这呢?消费者维权群里满屏都是"喝了拉肚子"的投诉,可品牌方客服永远只有标准话术:"已记录您的问题"。直到记者暗访视频冲上热搜,它们才连夜发声明说要"严肃处理",处理的是涉事门店吗?不,处理的是舆论危机!

咱们光骂也没用,得让他们疼!我提三个狠招:
第一,用脚投票,看到违规门店直接打12315举报,让它们罚到肉痛。去年深圳一家奶茶店因卫生差被罚50万,第二天就倒闭了。
第二,逼品牌给加盟店装24小时监控,手机扫码就能看后厨直播。
第三,市场监管部门要搞突击检查,抓住一次就挂黄牌警告,学学餐饮界的“哭脸笑脸”公示牌,让脏乱差门店直接社会性死亡!
所以啊,下次买奶茶时,不妨盯着店员眼睛问:“妹妹,这水果是今天的吗?”如果她手一抖、眼神躲闪,恭喜你,你可能拯救了后面一百个顾客的胃!记住,你的每一次质疑,都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