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销声匿迹,才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

赋鲸创作营 2024-11-08 10:29:41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书中主人翁晓月,自幼到大,他习惯了独自一人,不喜与人结伴而行。在他大学时期,当其他同学忙于恋爱和娱乐活动时,他选择独自留在图书馆沉浸在书海之中;工作后,面对同事们的聚餐和K歌邀请,他总是婉拒,下班后便回家专心写作。他的生活中似乎鲜有朋友,仿佛在人群中悄然隐去。

与他共事或同窗过的人,也纷纷表示难以捕捉到他的身影。对他而言,理想的人生状态并非置身于人群之中,受众人瞩目,而是选择隐退,在鲜有人至的角落里聆听内心的声音,将孤独转化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正如周国平所言:“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那些精神世界更为充实的人,往往追求一种宁静而简单的生活方式。

01远离喧嚣,寻找真我

余华在其著作《在细雨中呼喊》中曾这样描述:

我不再伪装,拥有众多朋友的表象,而是回归到孤独的怀抱,以真实的自我开始独立的生活。有时,寂寞的痛苦难以忍受,空虚感折磨着我,但我宁愿选择这种方式来保持自尊,也不愿意用羞耻去交换那些虚伪的友谊。

我们都有过为了逃避孤独而违背内心,迎合人群的时刻。然而,当狂欢结束,人群散去,我们的心中只会感到更加冷清。

画家陈之佛在四十岁之前,尽管热爱绘画,却大部分时间忙于社交。他频繁地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享受着与朋友们的欢聚。直到一次意外,他不得不长期住院,重新回到了孤独之中。在无人探望的时刻,他拾起画笔,开始绘画。随着笔触在画布上舞动,他那颗躁动的心逐渐平静。他意识到,远离喧嚣,独自绘画的时光是多么的宁静和美好。

多年后,陈之佛成为国内著名的画家,访客络绎不绝。但大多数时间,他仍然喜欢独自在家练习绘画,享受着画面在纸上逐渐展开的过程。陈之佛曾感慨地说:

“过去与朋友们相聚时,我常常开怀大笑。但直到我的画作获奖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可以笑得如此真诚。”

回顾生活,许多人总是以呼朋唤友、热闹为荣,认为孤独是可怕的。然而,即使融入无尽的喧嚣,也只会让人迷失自我。更何况,那些看似孤独的独处时刻,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孤独和迷茫。它们实际上隐藏着许多生活的乐趣。

正如古语所说:“独处亦有清欢事,未必人生尽相知。”勇敢地远离喧嚣,回归到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我们不仅能够寻回生活的乐趣与宁静,还能通过它找回真正的自我。

02在独处的时光中沉淀自我

在这个时代,浮躁似乎成了我们的集体症候。身处人群之中,我们的心灵愈发混沌,内心的宁静似乎也渐行渐远。正如作家马德所言:“只有在独处时,一个人的灵魂才能洞察自身的清澈与明亮,才能充分体验生命的繁茂与生机。”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杯混浊的水,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慢慢沉淀自我。当内心安定时,你才能摆脱浮躁,将苦闷的日子过得充实,将懵懂的自己活得成熟。

陈忠实,在44岁那年,于都市生活中屡遭挫折,于是他带着行李,回到了乡下的老家。在那里,他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他常常漫步于村庄的鹿原北坡,观察柳叶从绿变黄,月亮从西升至东。在无人打扰的宁静夜晚,他会悠闲地吃完一碗亲手擀制的面条,兴致所至,便提笔写作。在晚风的吹拂下,他神情悠然,思绪却在飞扬。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他最终创作出了经典巨著《白鹿原》。

史铁生同样钟爱独处的时刻。在瘫痪之后,他经常独自一人,推着轮椅前往地坛的老树下或荒草旁。在那里,他静坐、沉思,整理纷乱的思绪,审视自己的灵魂。随着四季的更迭,他的内心愈发平静,对于自己的瘫痪不再抱怨,对生命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论是陈忠实还是史铁生,在他们的世界里,独处绝非孤独,而是一种选择。当你选择喧嚣,你所获得的可能并非他人的认同与喜爱。但当你远离人群,你定能在那些昏暗而寂寞的岁月里积累沉淀,成为一个思想更为深邃的自己。

《孤独六讲》中提到:“孤独是一种沉淀,而沉淀之后的思维是清明的。”将孤独视为自我沉淀的契机,我们终将与更优秀的自己不期而遇。

03在单调的日常中充实自我

主持人鲁豫,拥有数十年的主持经验,曾分享过她的生活习惯。在舞台上,她能言善辩,但在幕后,她努力为自己保留足够的私人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工作之余,她甚至可以连续多日宅在家中,闭门不出。在这些不与人交往的日子里,她偶尔会看电影,品茶,或只是静静地坐着。尽管在他人看来这可能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但她却感到非常享受。

这让我想起了周国平所描述的孤独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人们感到惶恐不安,总想逃离孤独,害怕被他人遗弃;第二境界,人们能够平静地面对孤独,专注于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而最高的境界,则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鲁豫正是那种能在孤独中丰富自我,实现内心平和满足的人。周国平本人亦是如此。成名之后,他面对各地的邀请总是尽量回避。更多时候,他会选择关闭手机,独自在家阅读、写作、赏花……他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浮华干扰,同时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充实自己。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使他创作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作品。

作家蒋勋曾说:“寂寞会让人感到空虚,而孤独则是充实的。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一个人独处,看似会失去很多,但实际上,孤独才是丰富自己的第一步。每个人都应该静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欣赏花朵,聆听雨声,闻着香气,阅读书籍,品味茶香。通过这些小事,我们可以安顿好自己。沉浸在孤独的生活里,最终会填补我们生活的空白,孕育出一个丰盛的内心世界。通过孤独,我们可以找回内在的力量,回归自我,回到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写在最后: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只有当一个人将全部身心置于最佳状态时,他才能化作一缕柔纱,与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那么,什么才是最佳状态呢?最佳状态,实际上是指回归到简单、朴素、沉默和安静的日常生活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独自一人时的宁静,往往胜过众人的喧嚣狂欢;个人的清静愉悦,远比无尽的喧闹更为宝贵。当你摒弃了外界的喧嚣,远离了纷扰的热闹,你才能真正看见自己的诗意与远方,才能在孤独中发现更优秀的自己,从而生活得更加从容和惬意。让我们一同告别喧嚣,远离人群,在独处中找到自我,享受自在的生活。

0 阅读:9

赋鲸创作营

简介:一起录课、读书、写书、出书,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