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记者周科,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找到照片中的母亲。
然而,寻找她并非易事。自从照片发布以来,周科不辞辛劳地四处打听这位母亲的行踪,却始终未有收获。
直到2021年春节前夕,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母亲——巴木玉布木,那位曾经感动无数国人的“春运妈妈”。
1.
当周科来到巴木玉布木的家中时,她已经住上了整齐的二层小楼。见到周科,巴木玉布木既惊讶又感慨。
当周科拿出那张照片时,她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十几年前,眼神中透出一丝忧伤,仿佛在回忆那段艰难的岁月。
她对周科说,照片中她怀中的女儿,早已不在人世。那年春运前,她带着女儿离家打工,辗转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最终在成都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里休息了一晚。
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她只能在砖厂做搬砖的苦力,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劳动,唯一的慰藉就是哄孩子入睡。
然而,命运的戏弄让她措手不及——孩子因水土不服和恶劣的环境反复生病,看病耗尽了她所有的积蓄。无奈之下,她只能带着女儿返回家中。
临走时,工友留下的衣物和被子成了她背上的行囊,也成了周科镜头下的经典一幕。
2.
回到家乡后,巴木玉布木带着女儿四处求医,但医生们却都无奈地摇头。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是一条泥泞不堪的泥巴路,交通不便让求医之路更加艰难。
不久后,女儿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这个繁华而热闹的世界。
命运似乎并未放过这位母亲。不久,她的第三个孩子——一个出生仅十天的婴儿也夭折了。接连的打击让巴木玉布木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然而,生活不会总是阴霾,总会有温暖的阳光。
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她慢慢走出了悲痛,重新站了起来。
但面对未来,她不禁迷茫:“从哪里重新开始生活呢?”
就在这时,村主任带来了好消息。他告诉巴木玉布木,国家正在实施扶贫政策,她的家乡也将迎来脱贫的希望。
起初,她并不了解“扶贫”是什么,但村支书多次讲解后,这个词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后来,她得知种植烟叶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与丈夫商议后,决定将家中的6亩土地全部转为种植烟叶。
起初,由于缺乏熟练技术和经验,夫妻俩在第一年仅赚取了五六千元,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到了第二年,扶贫干部上门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提供了一张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巴木玉布木一家因此被纳入了扶贫对象。
此后,在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他们联系技术员、安排种植项目,并教会了巴木玉布木种植的注意事项。到了年底,收入比第一年翻了几番。
慢慢地,巴木玉布木一家的种植产业越做越大,收入也不断增加。
2018年,政府补贴了4万多元建房补贴,加上这几年的积蓄,他们搬进了新房。
2020年,他们成功脱贫。
3.
脱贫后,巴木玉布木一家继续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稳步迈向更美好的生活。随着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又迎来了三个新生命的诞生。
回顾这些年来的变迁,周科满怀感慨,同时也真诚地钦佩巴木玉布木的坚韧不拔,以及扶贫政策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现在,巴木玉布木一家的生活已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春节临近,她翻看着往昔的照片,对比如今的幸福生活,不禁感叹交通的便捷性和生活的巨大改变。
如今,很少有人像十几年前那样,必须携带所有家当远赴外地工作,再长途跋涉返回家乡。
她感慨地说:“没想到,如今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出行和就医变得更加方便。村里的学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遥远,即便在农闲时外出工作,乘车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巴木玉布木一家的现状,是中国多年来脱贫攻坚历程的一个缩影。虽然过程充满艰辛,但最终取得了美好的成果。
只要怀揣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付诸勤劳的双手,就必定能够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