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到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台词接龙,连楼下卖煎饼的大爷都知道敖丙换了新造型。
可谁能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影院门口人断魂,单日票房突然掉到240万,连上映三个月的《唐探1900》都能压它一头。
更戏剧的是,4月11日财政部一纸公文,进口片配额直接腰斩,院线经理们连夜把《哪吒2》的排期表改成了"无限续杯"模式。
眼瞅着全球票房要冲165亿,有人却嘀咕:这到底是给国产片搭了通天梯,还是灌了迷魂汤?
《哪吒2》的火爆程度,活像过年时炸开的二踢脚——动静大得能把人震一跟头。
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但仔细咂摸,观众捧场的哪是特效啊,分明是银幕上那个梗着脖子喊"不服"的哪吒,像极了在996里摸爬滚打的自己。
152亿票房里97%是国人贡献的,这数字比居委会大喇叭喊一百遍"文化自信"都管用。连小区门口跳广场舞的大妈都知道,咱们的动画片把好莱坞打得找不着北。
可这热闹劲儿跟网红奶茶店似的,排队的人潮散得比想象中还快。
清明档票房跳水那会儿,影院经理看着空荡荡的座位直挠头——上个月还挤得插不进脚呢!
有人说这片子像烟花,炸得绚烂但留不下啥;也有人觉得是观众太挑食,非得逼导演把满汉全席塞进两小时。
但真正的转折点来得比剧情还魔幻,政策风向一转,进口片排片表直接清空,《哪吒2》愣是续上了"票房呼吸机"。
电影圈里的明争暗斗比宫斗剧还精彩。
要我说,这俩人较劲的样子,活像菜市场里抢客的鱼贩子,一个喊着"新鲜到货",一个嚷着"独家秘方"。
不过真让行业眼前一亮的,是饺子团队晒出的剧本修改记录——十八稿剧本堆起来比哪吒的乾坤圈还厚。这较真劲儿可比某些靠流量明星糊弄事的剧组强多了。
现在观众精着呢,票价涨到52块照样有人为好片子买单,烂片就算白送爆米花都没人捧场。就像我二舅说的:"花这钱不如去听小区吴老二吹牛,至少还能嗑瓜子。"
《哪吒2》这出戏外戏,比正片还跌宕起伏。政策就像突然刮来的东风,把国产片的风筝送上了天,但线头终究攥在观众手里。
你看哪吒踩着风火轮逆天改命的样子,多像中国电影人憋着股劲儿要闯出新天地。
现在"封神宇宙"和"唐探宇宙"打擂台,倒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捡了便宜——就像两条街的烧烤摊较劲,最后顾客吃到的肉串越来越大。
不过得留个心眼,别把老祖宗的故事当万金油。
饺子团队最聪明的地方,就是给传统神话穿上AJ鞋,既没丢了中国结的魂,又踩中了00后的节奏点。下次要是看见姜子牙拿着自拍杆直播封神,您可别惊讶。
说到底,观众要的从来不是政策保护出来的温室花朵,而是真正能戳心窝子的好故事。
当影院灯光暗下,银幕亮起,管它贸易战还是关税墙,能让两百万人同时笑出声或抹眼泪的,才是真本事。
《哪吒2》给行业最大的启示,或许就像片中太乙真人那口川普说的:"娃儿,莫把平台当本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