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月22日,中日韩三国外长举行了第十一次磋商,并且敲定了一系列以经济为核心的合作协议,很多人猜测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可能就差“临门一脚”。
但谁也没想到,仅过了三天时间,日本政府就突然宣布要对中国的石墨电极征收95.2的反倾销税,这种“以税为棋”的政治博弈,破坏了现有公平竞争环境。
日本政府对中国石墨电极加税对中日韩自贸区有何影响?
日对华石墨电极加税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石墨电极,但它在钢铁冶炼和电池制造等很多重要的工业领域中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资源拥有国,掌控了全球超过70%的天然石墨供应,虽然谈不上垄断,但也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2023年末,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资源保护,我国实施了石墨相关物项的临时出口管制,这其中涵盖了包括高纯度和高强度人造石墨在内的多个重要品类。
而我国做出这个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在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市场竞争时,能够有效地调控资源流向,确保中国在石墨领域的供应主导权。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进行了管制,但并非完全“封锁”资源,而是通过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出口许可来管理资源流向。
如果其他国家希望从中国购买石墨,他们仍然可以申请,但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中国的资源和产业利益,同时确保了全球供应链的合理稳定。
但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举动,就让韩国乱了阵脚,其原因就是韩国的电池制造和钢铁行业非常依赖中国的石墨电极。
而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韩国专门成立了“石墨供需应对工作组”,来专门与中国对接购买石墨电极这件事。
可即便如此,韩国在全球电池产业中的地位依然难以改变,因为三星和LG等巨头对于石墨的需求量实在是巨大。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效率的事情,原来其他国家可以无限量从我们国家购买,但现在我们出台限制措施之后,其他国家购买就需要我们审核。
这就代表原来他们可能一次从我们这里进一吨的货,而接到订单的厂家可以立即备货发送,但现在需要相关部门审核之后,才会给他们发货。
而除了韩国之外,日本的情况也不算好,因为日本的钢铁生产极度依赖石墨电极,而其国内有将近7成的石墨电极是由中国供应。
除此之外,日本也有自己的石墨电极生产商,只不过在市场上根本竞争不过我国的产品,当时我们进行管制时,日本生产钢铁的企业也是慌的不能行。
但搞笑的是,在2024年4月份,日本政府却突然宣布启动了对中国石墨电极的反倾销调查,指控中国产石墨电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日本市场,严重扰乱了日本市场,导致当地一些企业不得不减产。
要知道国际贸易规定,反倾销税是针对低价倾销的情况设定的,但中国早在2023年就针对石墨电极进行了管制,就这一点都不符合该规定。
而在上个月,日本政府对于这件事发布了初步调查报告,认定中国产石墨电极倾销幅度高达104.61%,并且认为这一行为对日本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接着在3月25日,日本内阁宣布对中国石墨电极征收高达95.2%的反倾销税,与原有关税相比,税率暴涨了45倍。
理清时间线之后,我们其实也能够看明白,自打中国开始对石墨电极进行管制之后,日本相关企业对于石墨电极还是比较稀缺的。
可日本政府却偏偏要恶心人,明明自己缺少这种材料,还要硬着头皮去征收反倾销税,这种行为不仅使其钢铁行业的成本大幅上涨,甚至可能影响到电弧炉的生产。
毕竟中日韩三国外长刚在你家开完会,扭脸你日本就开始搞事情,这种做法不仅矛盾,还能让人一眼看出其背后的逻辑。
日本加征关税的目的
其实日本这次对中国石墨电极加征关税,有点打“擦边球”的嫌疑,而通过这次行动,日本不仅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保护本国市场,还希望通过这种做法表达其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立场一致。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几十年来,日本的石墨电极产业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产业链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石墨产业的迅猛崛起,特别是在价格和生产效率上的优势,使得日本企业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日本企业在竞争中逐渐被压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来减轻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这一做法的初衷显然是希望能够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为日本本土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
通过征收关税,日本政府希望本国企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技术,进行产业转型,长期以来,日本的石墨电极产业虽然在技术上占据优势,但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方面却逐渐被中国赶超。
因此,日本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本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然而这一做法是否能有效遏制中国的石墨电极产业发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除此之外,日本这一举措还隐藏着政治考量,近年来,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大力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意图减少对中国在关键矿物和材料上的依赖,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相关的资源上。
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显然希望通过这一举动向美国表明自己的立场,通过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日本实际上是在向美国“表忠心”,向西方世界展示其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立场。
因此,这一举动可以看作是日本在全球政治博弈中的一种策略,旨在通过对中国采取经济手段,来强化与美国及西方盟友的关系。
此外日本政府的这一举措,说白了也有转移国内矛盾,去迎合那些好战分子情绪的意思,可这种短时的政治手段其实并不能为其带来实际利益。
日本国内经济形势近年来不容乐观,物价上涨、日元贬值、产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逐渐凸显。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通过反倾销税的方式“表态”可能是想分散民众对经济困境的注意力,迎合一些人对中国的情绪。
不过日本政府不要忘了,中日韩三国关系向好的前提是经济关系,日本不要以为刚刚三国达成协议,你日本就能够碰瓷,认为中国不敢进行反制措施。
因此,尽管日本政府通过这一举措展现政治立场,但实际上这一决定并不可能改变市场的基本规律,反而可能影响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导致不必要的摩擦。
信息来源:
环球网:《环球圆桌对话:中日韩合作,如何“风雨不改同舟”?》
界面新闻:《日本对中国产石墨电极作出反倾销初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