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老板对员工,妻子对丈夫……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笨”
“我就没见过比你差的学生”
“这个活猪都能干好,你怎么弄的”
“你就没本事,嫁个谁都比你强,倒霉”

经常看到很多,包括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很多老板在管理自己下属时,甚至是妻子在说丈夫时,很容易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它的严重性,甚至达到了事与愿违,相反于您本来的初衷!这里并不是想说,应该“鼓励教育”,鼓励是好,但批评的作用是不可能被磨灭的……
一、您能分清“批评”和“泄愤”么?
很多老师,家长,管理者的问题就出于此处!

无论对象是谁,您批评他的目的是什么?从结论上说,如下:
1.明白自己被批评的事由
2.发现自己在某事儿上的错误点
3.明白自己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
我们批评谁,目的是为了让他进步,改正错误!但大多数人做的不是批评,而是“生气”和“愤怒”,也就是用这种语气诉说自己心里的苦!
想想能达到上述目的么?
这不就是自嗨一下,试图解除自己情绪上的痛苦?

甚至结果会违背初衷,没把对方改善,反而摧毁了他的自信,自尊,让他越来越一事无成……很多学校学生退学,主要原因就是老师批评的方式有误!
尤其是其中的第三点,如果没有带出,那这批评是不是没有效果?
因为本来目的就是让对方做出正确的改变,明白接下来的行动!

二、搞反了结果会大不同
“泄愤”是什么?只是用严厉的语言,表达不满,句句带着“憎恨”与“愤怒”!能表达出的只是告诉对方,“你不行”!
想摧毁一个人,你就跟他说“你不行”这类词汇,坚持每天一次,换着花样说,一定能达到你的效果,对方一定会变得被动躺平,什么都不做!
一个孩子,长久被这样的语气所充斥生活,他会随着这种语言模式,自然而然地认为“我不行”!
那么,泄愤的这帮人成功了……成功的把一个本来挺好的孩子,变成了真正不行的人!公司员工也同样,所以辞职的人很多!

说个非重点,“鼓励教育”这个词,就是因为很多人做不好真正有意义的批评,才随之而来的!这里包含着词条发明者的苦心,“你们既然不会批评,那就鼓励吧,比害了孩子强……”
三、批评鼓励的相乘作用——“鞭子和糖的道理”
物极必反!
一个孩子,成绩越来越好,不控制他可能会飘飘然,总有一天大意失荆州……请拿出鞭子!批评个无足轻重的小事儿,让他找回平常心!
一个新员工,屡屡失败,不提升他的气势,早晚一天,他会消沉考虑离开……糖份会给他滋润!给他些甜头,告诉他,你行的!

但不懂这个的人,很多地方都是反其道行之!拿学校说事儿吧,大部分老师看谁成绩好就一直夸谁,扶不起来的再也不理会,还一个劲的贬低,有没有?所以现在很多“好学生”开始看不起“差学生”,其实,尤其是小学初中,哪有什么好坏之分?
一直抽鞭子,一定会打死,至少打到假死,他自己都认为自己已经死了……
一直给糖吃,再健康的体质也会发胖,甚至糖尿病,早晚有天会变亚健康……
对不对?不是么?
四、批评只对事,绝对不要诋毁人格
评价别人人格,记住,世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拥有这资格!

即使史书上的一个杀人犯,如果他是杀了恶霸,为百姓报仇,他是不是个英雄?又例如一个学生其他不及格,只有数学好,你怎么知道他不是下一个华罗庚?
不会人格上对与错的差距,只会有人在某事儿上的错误!每一个人格,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谁好谁坏!请一定明白,认可这个道理,这是大前提!

说事儿,绝对不要评判某个人的本质,否则你就失去了批评人的资格,不配做能批评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借权利,借年龄,借阅历,在自己发泄心里对他人怒火……
如果和自己孩子,学生,下属,配偶没仇,少说伤害他人格的话,毁了对方,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理性认知,合理运用“批评”,可能会让您关心的人,取得真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