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决定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
这对伊朗来说,如同“晴天霹雳”,等于是直接切断了伊朗的经济命脉。
美国为什么如此针对伊朗,伊朗又该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制裁?中、伊的石油贸易,真的要画上句号了吗?
从“反美先锋”到“低调妥协”
二战后,美国和伊朗有一段蜜月期,伊朗石油丰富,当时的伊朗是巴列维国王统治的王朝,它是亲美的,帮助美国对抗苏联,所以美国把它当作重要盟友。
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推翻王朝,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革命者把美国视为“大撒旦”,指责它操控伊朗内政,伊朗爆发“美国人质事件”(52名美国人被扣留444天)让两国彻底敌对。
美国开始对伊朗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制裁,伊朗反对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常常与美国唱反调,伊朗支持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伊拉克的什叶派势力,成为了“反美先锋”。
美国和伊朗关系好的时候,帮助伊朗“核能源开发”,最后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双方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但伊朗坚称是为了“和平用途”。
之后美国多次制裁、谈判,却始终没有成果,直到2015年,国际与伊朗终于达成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并称赞伊核协议是“历史性时刻”。
伊朗为什么妥协了呢?
如今,伊朗在对美问题上,变得越来越“低调”,甚至对美西方采取了妥协的姿态,伊朗总统佩泽希上任后,想加强与美西方的对话,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在核问题上,伊朗原本是坚持核计划的和平性质,拒绝在外部压力下放弃核技术发展,但如今,伊朗也表现出了妥协的意愿,缓解国际社会对它核计划的担忧,来换取解除制裁。
经济压力是伊朗转变态度的重要原因,长期的国际制裁,尤其是美国的制裁,对伊朗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阻,外汇收入减少,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
在这种形势下,伊朗迫切需要改善与美西方的关系,解除制裁,恢复经济的发展,本来双方关系已经缓和,但特朗普第一次上台后,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对伊朗的制裁。
尤其是在石油上,美国不想让伊朗石油出口,伊朗是石油大国,出口石油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可能导致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崩塌,于是特朗普决定:重启对伊朗的石油制裁!
伊朗“寒冬”降临
中国一直是伊朗石油的买家,伊朗石油供应稳定、价格合理,因此中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数据显示,双方贸易最亲密的时候,伊朗向中国出口的石油,每月数百万桶。
这些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满足了咱们部分能源需求,同时也给伊朗带来了的经济收入,双方合作愉快,互利共赢。
但是,特朗普宣布制裁后,伊朗石油出口道路被重重阻碍,美国利用自己的霸权,对与伊朗石油相关的企业、船只进行制裁威胁,许多国家也因为担心遭到美国制裁,纷纷退缩。
巴以冲突爆发后,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伊朗石油出口的困境进一步加剧,日本和韩国,曾经都从伊朗进口了大量石油,如今也相继停止了和伊朗的合作。
日本国土小、资源少,能源非常依赖进口,长期以来,伊朗石油在它们的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然而,在美国制裁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
美国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对日本企业进行威胁,如果继续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相关企业可能会被美国的金融体系排除、失去美国市场。
日本的海运公司和大型银行在这种压力下,纷纷向石油经销商作出停止交易的通知,日本石油经销商不得不停止进口伊朗原油,转头去沙特阿拉伯等国。
韩国的情况也如出一辙,2018年,韩国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最终选择停止进口伊朗石油,从数据来看,韩国从7月开始,就停止了进口伊朗原油,成为第一个把对伊朗石油进口量降至零的国家。
日、韩的退场,让伊朗石油出口市场进一步萎缩,原本就严峻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日韩的行为,是在美国制裁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伊朗在国际中的“孤立无援”。
伊朗的“边缘化”危机
从政治上讲,伊朗在中东是个“大国”,他的影响力很大,再加上“反美”行为,获得了部分的支持,这让美国深感不安,美国想削弱它的影响力是不容易的,但没想到,伊朗却忙中出错!
在巴以冲突、叙利亚的变局中,伊朗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犯下了严重的战略失误。
巴以冲突爆发初期,伊朗本来有绝佳的机会介入,成为中东抵抗力量的核心,共同对抗以色列,但伊朗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坐视哈马斯等势力与以色列浴血奋战。
即使真主党和胡塞武装纷纷下场支援,但伊朗依然保持沉默,虽然也给了它们有限的支援,但却始终不敢与以色列对抗,这种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的态度,让盟友对它的信任大打折扣。
哈马斯、真主党遭受了重创,伊朗的不作为让它们感到被背叛,关系也因此出现了裂痕。
在叙利亚变局中,伊朗同样犹豫了,叙利亚是伊朗的盟友,也是伊朗“抵抗之弧”战略的关键一环,伊朗为了支持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兵力。
然而,在叙利亚局势最关键的时刻,伊朗却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当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在美国、土耳其等国的支持下发起猛攻时,伊朗的援助却姗姗来迟,力度也远远不够。
伊朗先是犹豫不决,只派了少量的伊拉克民兵参战,结果遭遇美军空袭后,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后来,伊朗对阿萨德表示:可以提供除了“直接军事援助”外的所有支持,随后却切断了与阿萨德的联系。
这让阿萨德政权陷入孤立无援,导致政权更迭,也让伊朗在叙利亚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付诸东流,叙利亚事变后,伊朗在叙利亚的影响力几乎瞬间蒸发。
结语
曾经的“反美先锋”,如今在中东却面临着“边缘化”危机,不仅被西方制裁,也被盟友孤立,在国际舆论场上也处于不利地位,在严峻的形势下,伊朗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
风无痕
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