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d476322487f4266c5436c30617b0e1.jpg)
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客如织。新华社 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哈尔滨2月11日电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的各项赛事接近尾声。虽然激情的冰雪赛事即将落幕,但中国冰雪的精彩故事仍在持续上演。
亚冬会的举行见证了涌动的“冰雪热潮”。随着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的融合发展,冰雪经济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着中国冰雪事业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遇见冰雪遇见暖
2月11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来了几位特殊的游客。奥运会游泳冠军潘展乐和举重冠军李雯雯来到这里,参加“中华体育精神颂·哈尔滨亚冬会站”活动,与市民和游客分享体育故事、传递中华体育精神。
“无论是举重台,还是冰面、雪道,体育精神的热血总能融化严寒。”李雯雯说。
夜幕降临,冰雪大世界里的亚冬圣火绚烂夺目,吸引游客驻足拍照打卡。而在300公里外的“中国雪乡”景区,同样充满了亚冬会元素——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亚冬会主题雪雕、品类丰富的文创产品为雪乡增添了新的色彩与活力。
这个冬天,哈尔滨是冰雪运动的赛场,更是火热出圈的旅行目的地。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齐斌说,黑龙江“冰雪季”的火热,让天南海北的游客结下“遇见冰雪遇见暖、不负美景不负卿”的深厚情谊。
“我们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爱社会协同发力,用黑龙江人特有的实诚劲、厚道劲、爽快劲,让海内外游客玩得更安心舒心开心。”齐斌说。
亚冬会主新闻发言人柏志国介绍,亚冬会后,哈尔滨将依托升级改造后的竞赛场地,积极谋划和承接举办国际国内高品质冰雪赛事,推进“跟着赛事去旅行”,充分发挥哈尔滨“奥运冠军之城”“双亚冬之城”城市名片的影响力,全力办好“华艺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轮滑马拉松世界杯、全民健身挑战赛等大型赛事活动,持续展现城市魅力。
在梦想开始的地方圆梦
“亚布力对我来说是一个开始,回到这里,感觉变化非常大。”本届亚冬会夺得中国代表团首金的李方慧,从小就在亚布力练习滑雪。在梦想开始的地方再次圆梦,让这位哈尔滨姑娘格外感慨。
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的杨文龙,也对亚布力的场地点赞。“这里在国内算是顶尖场地,不只是我,我们的教练对这里的评价也特别高。”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是本届亚冬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从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到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再到今年的第九届亚冬会,亚布力见证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亚布力滑雪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冬奥会冠军、本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竞赛主任韩晓鹏说,过去在亚布力训练,要“爬冰卧雪”,“如今空中技巧项目的训练与比赛场地建设已实现质的飞跃,完全达到国际A类赛事的标准和水平”。
为了办好本届亚冬会,亚布力的雪场、雪道全面升级,车站、公路改造提升,酒店、民宿翻新,房间数增至2473间,可容纳5000余人住宿。高水平赛事的举行提升了亚布力的知名度,春节假期,亚布力度假区接待游客17.39万人次,同比增长41.9%;从去年11月11日至今,累计接待游客已达95万人次,单日接待游客最高纪录为3.2万人次。
“冬”风吹经济热
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旨在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如今,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从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2月4日,全国31个省(区、市)934个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1.51亿人次,同比增长27.8%。今年春节假期,黑龙江接待滑雪客流207.8万人次,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3.5%,其中哈尔滨接待158.6万人次,增长25.4%。
乘着“冬”风,多地顺势而为,积极培育冰雪经济,打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目前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已出台发展冰雪经济的落实举措。特别是哈尔滨抓住亚冬会契机,印发冰雪旅游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百日行动”实施方案,提出60项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说,为进一步释放冰雪消费潜力,国家体育总局在春节前夕发布11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其中8条以冰雪为主题,推动南北方“冰雪同热、双向奔赴”。接下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鼓励和支持各地强化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协同,创新丰富冰雪消费场景,推动文体商旅融合;同时,围绕标准化建设,完善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的数据监测机制,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记者 刘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3日第09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0caaf59afbe93f1a25ba74c74d59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