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疏叶技巧,双月周期,展厅休息区,防虫要及时
棕竹是一种很适合室内种植的绿植,在很多场景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像办公室、居家、展厅休息区、咖啡厅、阳台等地方。不过,在养护棕竹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有些办公室养的棕竹看起来没精神,叶子稀疏还发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棕竹的那些事儿。
棕竹的特点还挺明显的呢。它的叶子是那种细长又有点像羽毛的形状,颜色嫩绿嫩绿的,摆在屋里看着特别清新。不过,棕竹在不同的地区可不太一样。比如说在华南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棕竹长得就特别好,叶子又大又茂盛。可是在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寒冷一些,棕竹的生长可能就会受到一些限制,像北方的很多朋友就会发现,冬天棕竹的叶子掉得特别厉害。
咱先说说棕竹在展厅休息区的养护。展厅休息区人来人往的,环境有时候比较复杂。我有个朋友在广州的一个商场做管理员,他们商场展厅休息区就摆了一盆棕竹。一开始棕竹长得那叫一个好,叶子油亮油亮的。可是过了几个月,就发现棕竹的叶子稀疏了起来,有些还发黄了。这是因为展厅人多,空气中灰尘多,还有人偶尔会碰一下,影响了棕竹的正常生长。而且展厅的光照有时候比较复杂,可能今天这个角度被挡住了,明天那个角度又被晒到了。
棕竹疏叶是有技巧的。棕竹如果叶子太密了,就像人穿的衣服太多会感觉闷热一样,它自己也会不舒服。那怎么疏叶呢?首先,要把那些枯黄或者特别老的叶子去掉,这些叶子对棕竹的生长没什么好处,还可能滋生害虫。然后呢,要把那些长得特别长,特别突出的叶子适当修剪一下,这样可以让棕竹整体的外形看起来更和谐。一般来说,每个月可以检查一次棕竹的叶子,到了每两个月的时候,如果发现叶子还是很密,就可以进行一次稍微大规模一点的疏叶。
不过这里的双月周期可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说在南方的夏季,气温高,棕竹生长快,可能一个半月就感觉叶子太密了,这时候就可以提前疏叶。而在北方冬季气温低,棕竹生长缓慢,可能三个月修剪一次叶子都没问题。就拿我在四川的一个网友来说吧,他家是开放式阳台,冬季比较湿冷,他对自家棕竹的疏叶频率就比他在海南的表弟家要少很多。
说到棕竹的种植,土壤很关键。棕竹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我自己在家就种过一盆棕竹。种之前我专门去花鸟市场买了一些腐叶土和泥炭土混合作为它的种植土。那棕竹在这样的土里,根部呼吸通畅,长得很旺盛。但是我在网上看到有华北的朋友说,他们在用普通的园土种棕竹,结果棕竹根部总是积水烂根。其实这就是因为南北方土壤性质不同,棕竹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一样。
再说说浇水。棕竹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积水。像在广州,天气热的时候,一天给棕竹浇两次水都不过分。但在北京,夏天的时候可能两天浇一次水就够了。在我老家湖南,有个邻居养棕竹,他总是忘记浇水,结果棕竹的叶子都快干成卷子了,后来他养成了定时浇水的习惯,棕竹就慢慢恢复了生机。
棕竹的施肥也很重要。在生长季节,每个月可以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我曾经看到一个浙江的朋友分享他施肥的经历,他刚开始不知道给棕竹施肥,棕竹长得特别慢,叶子也很小。后来他听别人说要在生长季节施肥,就从春天的时候开始,每个月施一次稀薄的复合肥,到了夏天棕竹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叶子变大了,颜色也更绿更鲜艳了。
咱们再聊聊防虫的问题。棕竹在生长过程中也是会受到害虫侵袭的。像介壳虫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害虫。我在天津的一个朋友就遇到过这个情况。他的棕竹放在公司的办公室,一开始没注意到,后来发现叶子上有白色的小点点,还以为是正常的盐渍。再后来虫子越来越多,叶子开始发黄。他去花卉市场买了一种专门的防虫药,按照说明书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虫子才慢慢消失。不同地区的害虫种类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南方地区,温度比较高,害虫活跃的时间也会更久,所以防虫的工作可能需要做得更频繁。
棕竹和其他一些绿植品种对比也有很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说散尾葵,散尾葵和棕竹有些相似,都是那种绿叶宽大的美观绿植。但散尾葵更适合在阳光充足一点的环境,而棕竹可以稍微耐阴一点。我在上海的一个同事家里,客厅朝东有充足的阳光,他就养的是散尾葵,长得特别茂盛。而我在福州的一个朋友,把它家阳台朝东但是下午光照特别强烈的地方改种了棕竹,因为棕竹不怕那样的半阴环境。
再比如幸福树和棕竹。幸福树很多人喜欢种在客厅,寓意也很好。它的高度长得比棕竹快很多。在江苏的一个家庭里,客厅很大,他们种的幸福树已经长到好几米高了,而同样大小的空间种棕竹的话,可能就只有一米多的高度,更适合营造一种精致小空间的感觉。
又或者是绿萝和棕竹。绿萝是水生植物,种起来比较省心,在福建的一个小公寓里,房东就给每个房间放了一盆水培绿萝,几乎不用怎么打理。但棕竹就需要更多的人工照顾,特别是在北方干燥的环境下。
在展厅休息区养棕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升环境的美感。我曾经去过深圳的一个科技展厅,他们展厅休息区摆放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棕竹,高低错落有致,旁边还搭配了一些小型的水景,整个休息区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但是要让棕竹在这样的场景里保持好的状态,就需要注意我前面说的那些养护要点。
在日常养护中,时间元素也很重要。比如刚移栽的棕竹,前三天基本不需要过多的浇水或者光照,让它先适应新环境。大概七天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根部有没有腐烂,如果土有点干了可以少量浇水。十五天左右,可以适量施一点稀薄的肥料,促进它生长。到了一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检查一下有没有病虫害发生了。
棕竹在种植过程中还会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比如说在海拔比较高的地区,比如云南的部分山区,气温相对较低,湿度也比较大,棕竹的生长速度可能会比在平原地区慢一些。而在湖南的盆地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湿度适中,棕竹生长速度就会快一些,但是也要注意排水,不然很容易烂根。
我觉得这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说,如果要把棕竹从南方带到北方种植,除了注意温度和湿度这些基本的问题,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是应该改变土壤的配方,还是需要调整施肥和疏叶的周期呢?这是很值得我们每个喜欢养棕竹的朋友去思考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养护场景,像小型家庭阳台、大型会议室休息区,对于棕竹的养护又应该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呢?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分享自己在棕竹养护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