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并未延续增长态势,反而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然而,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所以,有志于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各专业的就业形势存在差异,考研群体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为了考研而盲目考研,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上。但需注意的是,即便专业再好,一旦报考人数过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考生所面临的压力便会陡然增加。2025年考研压力排行榜已经公布,报考这六个专业的考生唯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入学机会。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里,竞争压力最大的当属那些志在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冷门专业通常本身就读学生数量较少,大部分名额都被保研学生占据,剩余的学生甚至可能直接放弃本专业,因而选择考研的人数并不多。与之相反,热门专业的保研比例有限,其余学生都在奋力内卷,而且还有其他专业的考生跨考过来,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考研压力位居榜首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该专业的热门程度无需多言,但其所带来的压力同样巨大。各高校持续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从4年前的30万增长至如今的40万,这使得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优质岗位往往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也使得考研逐渐成为了该专业学生的必然选择。再加上众多二战、三战的考生参与竞争,想要在其中崭露头角绝非易事。位列第二的是统计学专业,它也是理科专业中热度极高的一个专业。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人工智能、金融、生产制造等多个行业都有就业机会,同时还能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央国企等岗位。不过,优质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颇高,不仅需要具备研究生学历,对毕业院校的层次也有一定的要求。
学科教育专业排在第三位。如今,师范专业已经成为继临床医学之后,又一个非常有必要考研的专业。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通常只能前往幼儿园任教,或者担任代课老师,若想获得正式编制,至少需要是双一流院校的研究生学历。此外,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各学校招聘教师的数量也在下降,这就导致对教师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排名第四的是电气工程专业,该专业的内卷现象与张雪峰有着一定的关联。许多学生选择这个专业,都是为了进入央国企工作,尤其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一般只有硕士研究生才有机会进入地级市的相关单位工作。一旦考上,其待遇和发展前景甚至比计算机专业更为优越,因此该专业的竞争力和压力都不容小觑。
排在后两位的分别是会计和法学专业,这两个专业是跨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本身本专业考研的人数就已相当可观,跨考的考生更是让这两个专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大家都羡慕热门专业的学生就业机会多,但却忽略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倘若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便再好的岗位摆在眼前,也无法成功上岸。考生们切不可因为压力大就选择退缩,只要全力以赴,下一个成功上岸的就有可能是你。
在考研前的最后一个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考研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备考策略。有些学生从大二、大三就开始着手备考,最晚的也是从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开始看书学习。在距离考试仅剩最后一个月的关键时期,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绝 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轻易放弃。在坚持复习的同时,要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政治学科的备考方面,要密切关注时政热点,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多做模拟题,熟练运用肖四肖八等复习资料。英语备考除了坚持背诵单词外,还要增加阅读题和作文的练习量。专业课则应以课程框架和重点内容为核心,着重复习近5年的真题。此外,通过大量刷题来培养答题手感,提高做题速度,及时查缺补漏。考生在紧张备考的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以向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请教,获取考试经验,积累应试技巧,避免在备考过程中走弯路。有时候,他人的经验之谈能让自己少花费很多精力。如果能够直接与专业导师进行沟通交流,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复习期间,考生应避免熬夜,保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最佳状态,提高免疫力,还能有效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按照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避免陷入低效率的学习状态。对于在外地或者在外校参加考试的学生,千万不要忘记提前在考场附近预订酒店,防止临近考试时订不到住宿的地方。不选择住宿的学生则要提前做好出行规划,准备好考试所需的用品,同时要保证饮食和保暖,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好口罩,以健康的状态迎接考试。有些考生临近考试时会变得格外紧张,看到报录比低就丧失信心,总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甚至连走进考场的勇气都没有。每年都有大量考生选择弃考,再加上一部分裸考的学生,实际上的竞争压力相对会小一些。考研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考试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更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自乱阵脚,又怎能在未来承担重要的责任呢?今日话题:还有哪些专业考研压力比较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