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过劳、猝死等危机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引发公众关注。一方面,他们往往被认为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精英”;而另一方面,从事简单重复、机械呆板的学术劳动的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同时也常常自我调侃为“学术民工”。
最近,刊发于《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7期的一篇文章指出,当下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劳动过程当中面临着急于“挣项目、拿课题、出成果”,公益服务劳动、体力劳动缺失、与行政、学生群体交往隔阂以及聘用、考核、保障的不确定性等一系列困境。尽管如此,高校青年教师在稳定、幸福的职业目标牵引下,掌握劳动时间、空间调配的相对自由,主动整合自身劳动发展资源,践行知识报国的情怀担当,映射出“知识精英”的主体进取。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22年7月至12月期间针对40位青年教师(35岁及以下)进行深度访谈。受访者来自重庆、四川、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7个省市的18所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12位,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教师19位,非“双一流”普通高校的教师9位。受访者中男性26位,女性14位。文章作者为西南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副教授罗亮等人。
文章指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在劳动过程当中面临的困境及其主体的进取性。
在困境方面,首先,近年来科研项目、论文成果等指标逐渐成为衡量青年教师个人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构成,是青年教师获取职业晋升机会和优质发展资源的先要条件。部分青年教师为了完成考核目标,甚至将论文灌水、拆分、多次投稿,片面注重论文数量、忽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呈现急功近利的劳动心态。同时,创造性劳动的积极反馈(如论文发表、课题立项等)相对不足,青年教师焦虑、急切、压抑等负面情绪在劳动过程中不断累积,精神压力持续增大,功利化、成果化的劳动导向日益增强,陷入急于“挣项目、拿课题、出成果”的心理困境。
其次,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青年教师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学习培养过程中已然形成“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将自身的劳动优势归纳为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倾向于选择“高端”的脑力劳动。在“内卷化”的职业环境和便捷化的生活条件的双重影响下,青年教师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职业发展上,而参加公益性服务劳动的次数少、时间短、受益度低。
再次,高校中的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对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劳动产生了消极影响。比如,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敷衍学习任务等行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劳动产生负向反馈,容易使青年教师产生“劳动成果不被珍惜”的消极心理。长期如此,有损青年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也会加深教师与学生两群体间的隔阂,甚至引起群体对立。
最后,高校教师聘用、考核、保障的不确定性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很大挑战。“预聘制”和“非升即走”的考核机制以及不断变化的评审政策加剧了青年教师的不安感,指标为王、效率至上成为晋升路径中的惯样常态,大量青年教师角色撕裂、劳动心态异化、超时劳动,甚至不惜采用学术造假、自我剥削等极端手段,只为达成聘任语境下的学术契约。此外,部分高校对青年教师在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入托入学、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不足,使其难以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职业安全感。
但文章作者也同时认为,在上述多重困境之下,高校青年教师仍从未丧失其作为“知识精英”的主体进取性。
首先,大部分受访青年教师依旧认为这份职业为高价值职业,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等创造性劳动,受文化传统和社会分工的双重影响,在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稳定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物质需求,事业编制的稳定性也提升高校教职的吸引力。此外,相对明确、稳定的考核目标和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也使得职业目标的可预见性和可达成度大幅提升。
其次,高校青年教师以学术科研的专注性和创造性作为“议价条件”换得了劳动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调配权,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并实现“人力资本”更好转化。
再次,多元角色也赋予了高校青年教师多样化的成长资源。一方面,从高校内部而言,学校不仅要求青年教师承担学术科研、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求其承担班主任、辅导员、行政管理工作。部分高校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指导学生学术科技类竞赛获奖等纳入荣誉评选和成果认定范畴,拓展了青年教师晋升发展的渠道。另一方面,以学术科研为志趣的学术组织为青年教师积累学术资本开辟了新的平台。
最后,部分青年教师可以凭借学术创新优势,在社会中扮演着知识创造者的角色,还可以依托高校平台和个人能力,不断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参与,扮演着资政型学者的角色。高校青年教师因其高素质、专业化,传承知识分子的情怀担当,“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深度交织融合,凝练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理性认知,直接表现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文章最后总结道,通过深度访谈高校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劳动过程进行多维审视,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呈现出“学术民工”与“知识精英”的张力特征。处于高校场域低位的青年教师受到资本逻辑、行政逻辑的支配,陷入激烈的科研竞争,承担大量“非分内”的行政事务。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只能通过主动加班、专注科研的方式来完成考核目标,避免“末位出局”,学术研究变为机械的“学术制造”,呈现“学术民工”的劳动疲态。尽管高校青年教师这样自我调侃,却从未丧失劳动主体性,还会在高校场域和学术界中主动扮演着多元角色,通过角色间的协同整合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依托知识优势和高校平台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实现人生价值。
此外,调研中还发现,高校频繁变动的考核制度、欠缺的保障条件和赋能不足的校园文化,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焦虑感、剥削感、不安全感呈现逐渐增强态势。因此,未来的研究也将从加强数字技术赋能、考核制度向善、培育闲暇文化、完善权益保障、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提升劳动技能、对冲焦虑情绪、补偿过劳消耗、维护正当权益、缓解劳动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