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酒醒人已远——渐行渐远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

基霸天下 2025-01-25 09:41:58

前言

普京,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俄罗斯“最后的总统”,意为普京之后难见并肩者,特别是部分中国民众,对此持悲观态度。

但从事实上来看,普京的接班人,还是有不少的,只不过他们的意志能力,还需要锻炼而已。

今天就来介绍一位“接班人”——梅德韦杰夫,这是一位曾经与普京关系非常铁的后继者。

一、梅德韦杰夫

在现在部分人眼中,普京貌似一直以来就是,俄罗斯自千禧年以后的总统人选,好像从未换过人,一直由他担任。

这也不能怪我们印象如此,实在是普大帝,经常上媒体报道,时不时又穿插着,他年轻时的样貌,这一来二去,就感觉普京,便是叶利钦之后的唯一俄罗斯总统。

但事实上,他并非一直连任下去的,2008—2012年,并非是咱脸熟的普大帝,就任俄国总统,而是普京钦点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于1965年9月14日,出生在列宁格勒的一个高知家庭,1987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学系,普京的恩师索布恰克就曾在该系任教。

和普京一样,他也得益于索布恰克而走上仕途,1989年担任索布恰克竞选苏联人大代表的顾问,1991年在普京领导下的圣彼得堡外事委员会工作,这就是普京所说的“与之相知十七年”的开始。

此后的近十年里,他同时涉足“官、学、商”三条道路,1994年至1996年普京任圣彼得堡副市长期间担任其顾问,在圣彼得堡大学讲授民法学,担任“布拉茨基林业公司”董事会成员。

1999年12月31日普京被叶利钦指定为代总统的这一天也成为梅德韦杰夫的人生转折点。

他在当天就被普京任命为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领导总统竞选班子,在鼎力协助普京成功竞选后,他备受重用。

2000年6月被提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并取代切尔诺梅尔金一跃成为“天然气工业总公司”经理委员会主席。

接着他取代叶利钦的“大管家”沃罗申成为总统办公室主任(2003年10月),2005年11月14被普京“空降”为第一副总理,主管“国家优先发展项目”。

从此,梅德韦杰夫从神秘的“大内”一跃而出,以钦定“接班人”的形象展现在公众视野中。

梅德韦杰夫的接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外界观察而言,经历过三次“危机”,首先是来自另一普京亲信伊万诺夫的有力竞争。

在他任第一副总理的当天,普京也将时任国防部长的伊万诺夫提升为副总理,和梅德韦杰夫形成“双接班”格局。

2007年2月,伊万诺夫继续被提升为第一副总理,而且排名位于梅德韦杰夫之前,这使他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超过梅德韦杰夫。

第二次是在9月份普京突然解散政府期间,联邦金融监察局局长祖布科夫被连升三级一跃超过梅德韦杰夫和伊万诺夫,成为新总理。

由于祖布科夫已经66岁,是“过渡性总统”的最佳人选,从而成为两人的有力竞争对手。

最后一次是在10月份普京宣布领导“统一俄罗斯”党参加议会大选期间,此时,外界已经清楚,普京将通过社会支持、政权党及其控制的议会转而成为“国家领袖”,继续掌握国家大权。

未来总统的姓名已经不太重要,分析家不再热衷于揭晓谜底,“接班人”再次淡出公众视野,毕竟梅德韦杰夫只是普京的“影子”。

二、分歧之变

从2008年5月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以来,有关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总理存在分歧和矛盾的猜测、分析和评论不时地见诸媒体,这样的节奏,很难不联想到,是否是某些国家,在背后搅风搅雨。

但要想知道两人是否有分歧,看看两者对苏联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对俄罗斯的一些国策的看法,就能窥出一二,毕竟做人不能忘本,也不能忘记未来。

普京在未当上总统前,也曾被西方思潮影响,批判过苏联,但就任总统后,对于苏联的评价,基本上是偏正面积极的,有些地方可能还会对苏联进行批判,但毕竟身居总统之位,也能理解。

而梅德韦杰夫,在未担任总统前,对于苏联是一直持批判态度,在上任总统后,反而不像普京有所改变,则是一直持批判态度。

对于苏联“慈父”斯大林,两者的评价和态度,则与苏联的评价态度,没有差别,前者还是折中调和,后者还是否定批判,哪怕是苏联解体的事件也是如此。

在历史问题上,两者都有如此大的差异,那对于俄罗斯的现实问题,两者也是同样如此。

在民主这一问题上,不贴切的说,普京是强调具有民族特征的民主,以及不能少的国家主权,普京称为“主权民主”,防的就是一众西方国家,用所谓的民主来干预俄罗斯。

梅德韦杰夫则强调,民主的普世性,暴论点讲,就是与普京的观点相悖,甚至是排斥批判。

对于俄罗斯现代化发展,两者肯定都是希望俄罗斯越来越好,越来越全面,但细究下来,两人还是有所会不同。

梅德韦杰夫会时不时的把政治现代化挂在嘴边,而普京则很少提及所谓的政治现代化,普大帝一直将俄罗斯的强盛放在心中,而前者就很难说了。

其实说到这里,不难看出梅德韦杰夫,是受西方民主一套影响严重的那一批人,可能他们是真觉得所谓“民主”“西方认可”,能够利好俄罗斯。

但苏联的前车之鉴,才过了几十年,这就看不清楚了吗?他们自己也是亲历者啊,亲眼见证巨人的堕落,还不能醒悟吗?

或者悲观点讲,他们已经是无药可救了,彻底成为西方思想的奴隶了,西方压根就没他们当人看,为什么还要一再的凑过去呢?

对于国家的民族问题上,两人还是老样子,相去甚远,但这个时候普京是身居总理一职,而梅德韦杰夫是总统。

当普京讲明向苏联学习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后,梅德韦杰夫立马回应,苏联是苏联,俄罗斯是俄罗斯,各有不同。

可这位梅总统,就没想过,俄罗斯是前苏联最后的精华所在吗?一味地否定苏联,那不是在拼命抹除掉自己曾经存在的痕迹吗?

除了上述重大分歧外,在诸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霍多尔科夫斯基案件、莫斯科机场爆炸案、对待体制外的反对派等问题上,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之间也发生了分歧和粗龋。

三、自主与联合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只要对比一下两者的对美印象,便能知道,谁执政对中国最有利,可这个问题,现实已经替我们回答了,普京执政,利中利俄。

普京对美国的态度,我们都知晓,厌恶的很,是正常的反美观念,而这位小梅,则是中西方之毒颇深,喜美爱美十分的钦佩。

如果有人钦佩曾经的美国,单纯的慕强,那没人会管你,但现如今美国原形毕露,究竟是那些人,还在向往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这些人简直是非蠢即坏啊。

都说人越缺什么,越念叨什么,我看我们国家的有些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贪得无厌,想要无底线的自由民主,想要退化到无秩序的时代,这群人真有意思。

两者的分歧,已经分成了“普京主义”和“梅德韦杰夫主义”,粗浅的解释就是,一个不靠西方,一个朝西方靠拢。

但普京对俄罗斯的国家定位是恢复苏联时期创建的大国形象,具有特殊主义的倾向,因此普京执政期间与西方一直明争暗斗。

在对外政策领域,梅德韦杰夫虽然也一度对西方采取强硬态度,但总体来说主张与西方国家结成现代化联盟,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仅凭自身的力量实现全面现代化,而需要与西方结成强大的商业伙伴关系,这种国家定位更符合全球化的时代需求。

如此,两人已经是势同水火,至少在中国人看来,靠西方和不靠西方,其中的差别太大了,两派的斗争是妥协不了的。

但为何两人二十多年的交情,到最后会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呢?一切都离不开,家庭以及不同的人生经历。

普京1952年10月出生于列宁格勒的工人家庭,作为普通的工人家庭孩子,普京是在工人住宅区长大的,孩提时代的普京,与大多数孩子一样好玩。

据说,普京是个淘气王,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从小就喜欢苏联时期的间谍影片,梦想着长大后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

梅德韦杰夫,1965年出身在列宁格勒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为大学教师,儿童时期的梅德韦杰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乖孩子。

他的中学教师回忆说,“他非常努力,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很少能看到他与其他孩子在街上玩耍”。

工人家庭出身和儿时的淘气顽皮,既让普京身上保留了更多的“草根性”,同时也铸造了普京刚毅、强硬和粗放的性格。

同样,知识分子家庭的出身和儿时的乖巧温顺,则让梅德韦杰夫养成了沉稳、平和与细腻的个性。

这些不同的特征后来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在他们的治国理念和执政风格上。,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虽然都曾就读于法律系,但是毕业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

国内外长期的特工生涯使普京信奉命令和纪律,习惯于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而联邦安全局局长和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的特殊领导岗位的经历,则使普京极其重视国家安全和稳定,对于一切实际的和观念上的外部威胁或阴谋,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

正是特殊部门的工作经历使普京形成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控制和管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的信念。

他坚持强人治国的理念,对内强化国家控制和管理,恢复联邦中央权威,对外加强与西方的对抗和重建俄罗斯大国地位。

而对于梅德韦杰夫来说,在后苏联多元化时期的宽松环境里,大学教师的生涯使他坚定地朝着自由民主主义的方向发展,让他变得更为信奉自由和宽容,更能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更加向往民主和崇尚法制。

当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席卷苏联大地时,普京正在克格勃驻民主德国机构里,从事特工工作,而梅德韦杰夫则在彼得格勒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这场改革对两人施加的影响是巨大,对于梅德韦杰夫来说,那是最开心的事情,毕竟他们是身处改革浪潮中的亲历者受益者。

但身处异国他乡的普京,当然无法亲身感受,祖国那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作为国家驻外机构的特工人员,他所知道的并且能够做的,就是要在国外坚守自己的岗位,为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兢兢业业地工作。

而当普京于1990年回国时,苏联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第二年,曾经在世界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解体。

作为一个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的特工人员,亲眼目睹引以为豪的祖国分崩离析,普京痛心疾首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这也不难理解,他成为俄罗斯总统时发出了“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的沉痛感叹,并且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感到惋惜谁就是没有心肝”。

1 阅读:44
基霸天下

基霸天下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