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响应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减轻塑料制品对社会环境的污染,上海市多家大型商场从今天起,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不仅是塑料袋,今天也是全国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 2020年年初,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来源丨 央视财经、券商研报等
新年第一天
上海商超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记者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中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塑料购物袋,全部换成了可循环可降解的无纺布袋。
据了解,早在2020年10月份,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违者将依法进行查处。 记者走访家乐福、大润发等多家大型超市,超市收银台开始大量提供可循环使用的无纺布袋,此外,超市方面表示,已经订购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但因为供货紧张,尚未大批到货。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超市里面自带购物袋的顾客较以前明显多了起来。对此,有消费者告诉记者,相比以前的塑料购物袋,现在推广的无纺布袋和可降解塑料袋贵了不少,所以最近出门逛商场都会考虑自己带购物袋。
塑料吸管禁令第一日
餐饮店纷纷改用可降解吸管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目前市场上是否还存在着塑料吸管?消费者对可降解吸管认可吗?
记者在上海街头各类餐饮店走访时发现,很多大型餐饮企业,包括各品牌奶茶店、咖啡店都已经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大部分换成了纸质吸管,也有的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还有一部分用可直接引用的杯盖来代替。
不仅是年轻人喜爱的奶茶店,快餐店、烘焙咖啡店等各类餐饮企业也都纷纷开始使用纸质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某餐饮企业公关传播负责人陈诗:其实我们从2020年9月开始,在全国门店就已经陆续上架使用可降解的纸质吸管,计划是到2020年年底,暂停全部塑料吸管的供应。
某餐饮企业上海营运区经理朱经纹:在星巴克中国100%的门店,已经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这种举措可以帮助我们每年减少大约200吨塑料的使用。
另一方面,有部分消费者认为,奶茶店换了吸管,尽管价格没变,但是口感有些微妙的变化,有些纸质吸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软的现象。
可降解吸管成本比塑料吸管高三到五倍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催生了大量可降解吸管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普遍推广的可降解吸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纸质吸管,另一种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这两种吸管和传统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有哪些不同?目前市场供应情况如何?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在浙江义乌一家大型吸管生产公司的展览室里,五花八门的纸质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整齐地摆放在这里。
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公司已将一半产能投入可降解吸管的生产,因为材质不同和生产技术上的差别,目前可降解吸管的生产成本明显要高于传统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一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一吨纸质吸管则要将近22000元。
浙江义乌市某吸管生产企业董事长楼仲平:
通常来讲,纸浆吸管整体平均成本要比塑料吸管贵三倍左右,好一点的可能会贵五倍。聚乳酸更贵,通常会比塑料吸管贵五到六倍。
这种吸管就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在堆肥的条件下,这种吸管只需要90天就会降解完成,通俗讲就是会消失不见。 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是以玉米、甘蔗等作物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生产而成。画面中浅绿色的吸管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它放在这里已经20多天,表面已经开始渐渐分解。
实际上,对于这种新型吸管,大部分工厂目前还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仍未普及。需求旺盛,总供应不足, 让下游的不少吸管经销商,不得不面临订单排队的情况。
上海某餐饮用品经销商姚新红:
最近的单子特别多,之前下单都是一下200箱,最近排单排得紧,一次交货现在增长到500箱,已经排到2月中旬了。
浙江义乌一家大型吸管生产公司总经理李二桥告诉记者,因为海南在2020年12月份已经开始实施塑料吸管禁令,当下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生效,最近几个月,工厂接到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订单已经排到了四月份。为此,公司正在加快产能转换。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分析人士认为,塑料吸管禁令开始正式实施,这将给可降解吸管的实际需求带来巨大增量。
此外,市场人士建议,可降解吸管的推广并不代表可以在使用完成后随意丢弃,因为其在纯自然条件下降解速度较慢,所以仍然需要合理回收。同时,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可借鉴国外流行的竹子、玻璃、不锈钢等材质的可循环使用吸管。
券商: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当前可降解塑料行业的主要矛盾是政策催生的需求没有足够优质产能满足的矛盾,从而影响行业进一步发展,导致行业暂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新产能推进速度与产品投向市场的速度决定了未来各个公司相关产品盈利能力的高低,产能的持续投放推动政策的不断加码,形成良性循环,提供行业中长期的持续成长性。 2021年是可降解塑料产能大批量投放元年,也是整个行业成长的起点,可降解塑料行业有望形成供需交替增长的良性局面。
国信证券在此前研报中曾测算,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仅0.62%。
万联证券研报认为,随着“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产品的需求和应用范围将快速扩张,相关企业在政策加码下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天风证券认为,目前国内已建立成较为完善的禁塑限塑政策体系,以海南为代表的地方省市开始落地禁塑限塑措施。政策+标准+落地措施三管齐下。天风证券看好国家禁塑限塑目标如期达成,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配置上,天风证券表示,随技术发展,未来原材料利用水平提高,有望推动可降解塑料PBAT成本下降。 建议关注技术基础雄厚,未来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原材料利用水平和产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的公司金发科技、彤程新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具备原材料价格优势的恒力石化、华峰氨纶。
中泰证券亦认为,受益于行业东风,具备可降解塑料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其中金丹科技依靠乳酸产业优势,积极布局PLA业务,金发科技现有PBAT产能规模居前,此外瑞丰高材和彤程新材均有在建PBAT项目。中粮科技、万华化学等企业也宣布进军或扩大可降解塑料产能和布局。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