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密集减持股票,百果园如何破局连锁高价水果店模式?

中国城市报 2024-12-10 21:13:46

高端水果市场前景不被看好?来自港交所披露的权益资料显示,百果园集团(2411.HK)的高管和大股东们最近密集减持公司股票。

11月29日,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焦岳通过其控股的南京远暻长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每股平均价1.2107港元减持317.8万股,此次减持约套现近400万港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焦岳已多次减持百果园集团股票,持股比例从今年初的7.6%进一步降至目前的4.34%。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焦岳减持次数更为频繁,从11月20日至11月29日,10之天内共连续8次通过其下控股公司进行减持,套现金额约2220万港元。

图源:港交所

除焦岳外,11月以来百果园集团其他高管、大股东也进行了减持。如百果园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战篪在11月11日对所持百果园集团股票进行了清仓,共出售20万股,合计套现约31.4万港元。

作为个人大股东、投资方天图投资董事长王永华,则分别于11月11日、11月25日、11月26日通过其控股公司进行减持,3次共出售1237.5万股,合计套现约1629万港元,最新持股比例降至4.68%。

连锁的高价水果店模式行不通了?

公开资料显示,百果园集团全称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底由创始人余惠勇在深圳成立;2002年7月,第一家百果园门店在深圳开业;2023年1月,百果园在香港上市,也被业内称为“中国水果零售连锁第一股” 。

图源:百果园微博

根据百果园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的表述,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经销商”,且已连续十年(2014—2023年)居“全国水果连锁门店销售额第一”。

不过上市后,百果园集团的股价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上市当日,百果园集团股票发行价格为5.6港元/股,但截至今年12月9日,百果园集团收盘价为1.29港元/股,总市值不足20亿港元,较上市时已跌去超70%。

长期以来,百果园集团定位中高端。今年1月5日,百果园集团在深圳宣布了“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 的新定位。不过百果园集团水果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均价,消费者常常调侃其为“水果刺客”,甚至还有网友戏称“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

事实上不仅是百果园,曾经的“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也境况不佳。今年3月因未及时公布2023年财报,洪九果品被港交所停牌。截至停牌日,洪九果品港股收报1.74港元,较发行价下跌超95%,总市值为27.95亿港元,较巅峰时期跌去九成以上。

股价持续低迷、高管减持,这是否意味着连锁经营的高价水果店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管的减持行为可能是基于个人财务规划或其他原因,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看好。然而,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市场信心和股价表现。

“高管减持可能会导致其他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和投资者关系。”柏文喜说,百果园的股价低迷可能与其业绩增速下滑、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市场竞争激烈有关。

正如柏文喜所说,早在今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曝光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店内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将2J车厘子当成4J卖等一系列违规操,并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8月21日晚,百果园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遭遇收入与净利润双降。上半年收入55.94亿元,同比下滑11.1%;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实现8850万元,同比下滑66.1%。

不过就在今年11月18日晚间,百果园集团发布公告称,斥资129.57万港元回购股份100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1.28-1.31港元。

对此柏文喜分析,百果园集团回购股份的行为通常被视为公司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信心,尤其是在企业面临外部压力或股价波动较大时。回购股份可以减少流通在外的股份数量,从而提高每股收益,对股价形成支撑。同时,回购的股份可以用于员工激励计划或注销,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财务表现和股东价值。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为何百果园集团选择回购股票,高管却密集减持股票,这个中缘由为何?

柏文喜对此表示,高管的密集减持可能是由于个人财务规划或其他原因,但这确实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不信任,从而加剧股价下跌。

报告:消费者希望实现“所见即所得”

“2023年我国的水果行业有一波红利,很多的经销商、运营商、进出口商加大了从全球采购优质水果的配额和库存。但2024年中国水果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特别是高端水果价格也出现了持续下降。”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他分析,百果园主打的是高端水果,再加上百果园的整体运营水平欠佳,其加盟连锁店也没有根据总部的整体策略去贯彻执行,这是造成其整个战略推行不力的一个原因。

百果园2024年半年报显示,百果园收入主要靠加盟门店,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门店数为6025家,其中加盟门店共有4707家,自营门店仅有14家。不过百果园全国门店总数比去年的6093家已有所减少。

上述半年报提到,该减少主要由于中国消费者的整体消费能力下降导致本集团零售店的销售额减少以及零售店租金增加,进而导致部分表现欠佳的零售店关闭。百果园集团财务总监赖显阳分析称,门店收入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来店顾客数和客单,上半年受益于品类结构优化,门店客单价略有提升,客流量则有所下滑。

百果园集团也及时转向。在今年8月召开的业绩会上,为了应对到店客流下滑,百果园集团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特别强调品质性价比。

品质性价比战略推出后目前的成效如何?公司如何看待高管减持行为的影响,近期还将采取哪些手段提振市场信心?截至发稿前,百果园并未作出回应。

在朱丹蓬看来,百果园高管的减持说明其对于公司的前景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即没有太多信心。“随着公司业绩、利润以及股市方面的持续下探,减持的行为可能会更加的频繁。”他说道。

不过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水果市场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水果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24—2030年中国水果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到2030年中国水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849.40亿元。

报告提到,近几年来,生鲜电商以及生鲜零售商们积极探索并推广新零售模式,这无疑对上游供应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新消费场景中,消费者期望能够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购物体验,这一需求势必会加速水果的商品化和标准化进程。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0 阅读:4
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