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赏析—刘雨岑花鸟四条屏瓷板画

珠山八友 2020-04-26 15:44:27

刘雨岑(1904年一1969年),男,原名“玉成”,后改“雨岑”、“雨诚”,斋名“觉庵”,别号“澹湖鱼”,安徽太平人,珠山八友瓷板画大师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世居江西省波阳县。一九二三年毕业于江西陶业学校,后至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活动。擅长陶瓷粉彩花鸟。早年受华喦的绘画艺术影响,中年深得任伯年、新罗山人的绘画艺术精髓,逐形成清新雅丽的绘画风格。刘雨岑陶瓷花卉的小写意画法,影响了一代代艺术青年。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刘雨岑的作品,建国前的大都被海内外的收藏家珍藏;建国后在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创作的众多珍品,大都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他与王步合作的《青花斗水点牡丹》陶瓷瓶,有他创作绘制的《春牡》《夏荷》《秋菊》《冬梅》墨彩描金盘,珍藏于景德镇陶瓷馆。近几年由于珠山八友作品行情走高,其作品价格也居高不下,如他与汪野亭、王大凡、张志汤的“珠山八友粉彩瓷板(四件)”在去年中国一场大型秋拍上以989.6万元成交,其粉彩大吉图瓷板曾拍出576万元。

刘雨岑在长达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其兼工带写、构思严谨、用笔流畅的特点把逍遥自在的花鸟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其画面的线条,精细而不失力度;灵动、准确、飘逸、凝重、流畅、顿挫,笔笔到位。刘玉岑凭借自己的画风、对生活的感悟、人文情感和人格的魅力作为其艺术底蕴,使俊雅飘逸、超凡脱俗的瓷板画风尽展无遗。可以说其笔下的一花一草一鸟都充满了“文人画”的意趣美、意境美和形式美。

刘雨岑花鸟四条屏瓷板画图片赏析(外边框133cm×53 瓷板尺寸112.5cm×31.5cm)

此套刘雨岑花鸟瓷板画,是刘雨岑早年精品力作之一,四条屏寓意春夏秋冬,瓷极平整,釉面润泽,题材吉祥如意、繁华似锦,运用浅降和粉彩工艺,边框完整,是为传世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经济价值。纵观画面,四条屏构图相仿,鸟雀与繁花山石相映成趣,幅幅生动逼真,画面清新雅致,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尤其是鸟雀独具灵动性和动感美。俊逸中不失遒丽,再加上周边环境的衬托,使得整个场面非常和谐,充满着勃勃生机。

刘雨岑擅长花鸟瓷板画,其画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画禽鸟的灵动性,精细之中不刻板,笔情墨趣颇足,又能较好地把握粉彩料色的肌理变化,用以表现禽鸟茸毛的质感。鸟的茸毛惟妙惟肖,顾盼生姿,以工笔手法表现得细微生动,意趣渺远,妙诣独到。花与鸟雀,一静一动,意蕴悠长。刘雨岑将自然美景的天真浪漫用一种釉色轻快明丽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配有名诗佳句,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奇妙感觉,此时此景非常令人神往,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观赏之佳作。

现今,刘雨岑的作品,建国前的大都被海内外的收藏家珍藏,建国后在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创作的众多珍品,大都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中。随着刘雨岑所作藏品的拍卖价格不断被刷新,未来几年的投资空间仍然很大。纵观目前市场上瓷板画市场,尽管瓷板画历史并不悠久,但其在海内外的极高声誉地位和中国画的深厚文化底蕴,深受藏家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收藏越来越走入人们的视线,尤其是高端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收藏家们竞购的热门藏品,并现身各类拍卖会及展览会。

对于存世量并不多的的“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款瓷板画真迹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从市场价位来看,目前刘雨岑款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可以断言,他的瓷板画还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其作品非常值得珍藏。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