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通过观察盖碗内剩余的叶底,就能推测出品茶者的心境。
虽然自己向来不是迷信之人,但这确实体现了“见微知著”的道理。
许多时候,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揭示出更为深远的意义。
常抚琴执笔之人,指尖上细腻的茧痕,是他们技艺不断精进的无声证明。
而那些平日里常与各种工具为伍的人,手掌上布满的厚实茧子,每一道纹路都诉说着他们的勤劳与坚韧。
这些细微的差异,不正是各自人生轨迹的真实映射吗?
而每一片茶叶,从采摘到冲泡,再到最终化作杯中佳茗,也都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历程。
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处,其实蕴含着无数的深刻意义。
那么,如何从冲泡后盖碗剩余的叶底中,鉴定出老白茶的真实品质呢?
仅需跟着以下三步,就能让叶底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
第一步:看叶底颜色。
温度和光照,是影响白茶叶片颜色的两大重要因素。
芽叶内部的叶绿素,赋予了鲜叶翠绿、嫩绿的外表,但此类成分极易受到高温和强光的影响,进而分解并转化为其他色素物质。
春天气温还未完全升高,光线也相对柔和。
白茶覆盖着一层浓密的白毫,整体呈现出绿白相间的清新色调。
秋天日照强度较大,温度较高,叶绿素受热减少。
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其他色素,则开始逐渐显现。
使得秋白茶在绿色的基础上,增添了土黄色、砖红色等多种色彩,更加五彩斑斓。
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采用日光萎凋和低温慢烘的方式。
既保留了白茶原有的外观特点,又有效地排出了多余的水分。
最终制成的成品茶,整体缩小了一圈,干度极低。
存成老茶后,只是颜色更旧了一些,却显得沉稳深邃。
冲泡后茶叶重新舒展开来,色泽与光泽依旧自然如初。
经过渥堆、暴晒、高温烘干等处理的做旧茶,叶绿素几乎完全消失分解。
茶叶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茶红素与茶褐素的生成,让叶片大面积发红发黑。
即便沸水冲泡后,干茶已经被完全浸润,做旧茶也依然无法展现出任何鲜活感。
因此,从叶底颜色这一直观方面,茶友们就能轻松地将真正的老白茶与大部分做旧茶区别开来。
《3》
第二步:闻叶底气味。
沸水冲泡后,茶叶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展现出最真实的模样。
每一片茶叶在沸水的洗礼下,都毫无保留地袒露着自己的本质。
快速出汤后先别急着品茶,静下心来,细细闻一闻叶底散发出的气味。
这时,任何可能潜藏在茶叶中的异味都无所遁形,直接暴露在感官之下,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茶叶品质的优劣。
芳香物质丰富的优质白茶,叶底散发出的气息也从不让人失望。
竹叶香、淡淡的花香、草药香等,气味虽不浓郁,但令人舒缓,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反观那些存坏变质或刻意做旧的白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由于滞留在茶叶内部的水分促使了过度发酵,茶叶的香气与滋味早已变了样。
部分商家通过添加剂、香精等手段来掩盖异味的存在,使得在干茶状态下难以察觉。
但沸水冲泡过后,所有额外添加的物质无法继续留存在茶叶上,叶底的真实面目也就暴露无遗。
此时的叶底,容易出现各类刺激性气味,如发酸发闷的怪味,或是过度烘烤产生的烟味,既不干燥也不清爽。
一旦发现叶底气味不对劲,老白茶的品质必然存在缺陷。
这样的茶叶,冲泡后的品鉴体验同样大打折扣,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也就不适合继续饮用了。
《4》
第三步:摸叶底触感。
符合标准的白茶,含水量必须严格控制在8.5%以下。
这一精确的数字,让成品茶得以始终保持着极度干燥的状态,从而有效延长保存期限,和原有的香气与口感。
冲泡时,干茶在沸水的滋润下渐渐吸足了水分。
叶片也随之重新舒展开来,恢复了鲜叶时期的生机与活力。
白茶的制作工艺,力求在最为温和自然的方式下,保留最完整的茶叶特性与纯真本味。
因此优质白茶的叶底饱满,茶梗具有韧性,不易折断。
叶片轻轻一捏,可以感受到缓慢的回弹力,就像一块被水润湿的海绵。
然而,如果茶叶与水接触后,叶底依旧触感粗糙。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工艺不精的问题。
暴晒过度或是烘烤不当,导致叶片内部的输送通道受损,无法正常地吸取水分。
这样的茶叶,其内含的营养物质也必然流失惨重,冲泡出来的茶汤寡淡无味。
而那些一捏就烂的叶底,更是与柔嫩没有半点关系。
触感如腐烂的菜叶一样黏腻,要么是在制作过程中渥堆发酵,要么储存不当,导致茶叶受潮变质。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导致了白茶品质的严重下降。
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劣质茶、变质茶、做旧茶,这些品质极差的茶叶,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在选购老白茶时,茶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加注意,仔细辨别。
《5》
世间万物,历经千万年的演化,无不蕴含着宇宙间的“道”。
或显于形,或藏于质,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与领悟。
在山间小径上不经意间拾起的一片落叶,经历过无数次的风吹雨打,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细细观察形态与色泽,就能想象到它的成长的历程。
同样地,盖碗泡茶后,叶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鉴定作用。
通过叶底的色泽、香气与触感,便能判断出老白茶的真正品质。
真正的匠心独运,与岁月的沉淀升华,在此间尽然展现。
见微知著者,方能洞察先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