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存茶指南,做好“3件小事”,天气忽冷忽热也不怕茶叶变质!

小陈茶事 2025-03-13 09:44:1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年的白茶采摘期将近,各项必要的提前准备工作,也被提上了日常行程。

近期正忙着整理仓库,确保在新茶大批量到来之时,不至于因为空间不足,陷入尴尬的境地。

想来有茶友会好奇:“不是说白茶还没正式开始采摘吗?现在就整理,会不会太早了?”

一项项仔细算来,其实一点也不早。

要腾出新茶的储存区域,陈茶和老茶总要放到仓库更深入的地方,让它们能安安稳稳地继续转化和提升。

同时,仓库也需要细致的打扫,确保没有灰尘和杂物干扰茶叶的储存,发现纰漏也可以及时解决。

空调、抽湿机……各种设备也到了检查的时候,该维修的维修,该更换的更换。

提前未雨绸缪,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要好得多。

制茶处处追求精细,存茶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耐心和细心都不能少。

在好茶真正发挥应尽的职责之前,还需大家多加关心和照顾。

闲暇之余点开后台看看留言,发现有位茶友抛来了相关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忽高忽低的,对茶叶有没有影响?要怎么存?”

要说绝对没影响,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但只要平时做好以下防护,就不必过度担忧。

《2》

首先,存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身边有不少人,刚开始喝茶的时候,总习惯把茶叶存在冰箱里。

至于理由嘛,灵感源自生活。

天气逐渐回暖,摆在桌上的草莓,没两天就开始变质,发酵出一股酒味。

倘若放在冰箱里,就能有效延长保鲜时间,不至于白白浪费。

由此得出结论:食物放冰箱里能防变质,茶叶也这么存,总不会出错吧。

如果家中绿茶和清香型铁观音的存量偏多,添置一个专用的小冰箱也无妨。

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茶叶细胞的活性大大降低,甚至在温度下降到一定幅度后,会进入休眠状态。

对赏味期限较短的茶类来说,真空包装后放进冰箱里储存,更能锁住鲜味,保持鲜嫩度。

但要是能在半年内喝完,能做到避光、密封、阴凉储存,香气和口感也不会损失太多。

换做是红茶、岩茶、白茶等绝大多数茶类,更是没必要低温储存。

了解过不少冰箱存白毫银针的案例,茶友们原以为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打开茶叶罐,干茶触感却不再干爽,还散发着一股冰箱里的混杂气息,明显已经受潮串味。

在冰箱潮湿阴冷的环境里,内质转化没有任何进展,不过茶叶品质已经受损,再谈转化也没有实际意义。

存茶要根据茶叶的不同特性因材施教,想当然的做法,最后只能是越存越坏。

《3》

其次,存茶环境保持阴凉,不需要每天开窗通风。

很明显,绝大多数茶叶都不适合放冰箱存,但普通人家中又不具备专业的仓储条件。

面对初春的忽冷忽热,难道要跟着气温的变换,暖气和冷气随机应变吗?

其实没必要想得太麻烦,即便天气变化不定,参考一下室内的体感温度,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较适宜的状态。

倒春寒来临之际,只要门窗紧闭,室内依旧能保持温暖。

温度飙升接近三十度时,把窗帘拉上,就能有效阻挡外界的炎热。

总之,存茶环境不仅要做到防潮防异味,避免过度通风和光线直射,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点。

通风向阳的环境适合人居住,但存茶需要的是安稳不变,也就反其道而行之。

在家中选择一个相对阴凉的房间,哪怕不开空调,也不用担心室温太高。

门窗长期保持着关闭状态、窗帘拉紧,就相当于为茶叶打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环境。

整箱存的茶叶,在确保离墙离地、防止水汽入侵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放在靠近窗边的位置。

这一区域的温度相对更高一些,且天气晴朗的时候,光线有概率透过缝隙照射到茶叶上。

为了存茶没有后顾之忧,诸位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极小的概率事件化为不可能。

营造一个干燥阴凉的环境,无论四季如何变换交替,也不对家中好茶造成影响。

《4》

最后,取茶后及时密封,长期存避免频繁开箱。

无论是近期喝还是长期存,密封包装都是首要关键。

除了白茶、黑茶能长期储存,大多数茶叶都有不同的保质期限。

过期后即便没有发生明显的变质,风味也大大下滑,不如从前。

春季作为一年之始,存茶的同时也要注意,别错过了往年好茶品尝的最佳时期。

近期喝的茶,日常储存一定要做好密封防护,取茶后及时封紧,不留细微缝隙。

而打算长期储存的白茶,铝箔袋、塑料袋、厚纸箱的三层包装更是不能忘,每一层都要确保密封。

最近天气晴朗,有不少茶友打算开箱检查,顺便分装出一些留着平时喝。

高山好茶的自然转变固然值得期待,但还是建议大家多注意当天湿度情况,警惕回南天。

室外虽有些闷热,但室内的空气仿佛能沁出水分,此时贸然开箱,反而容易成为整箱茶受潮的诱因。

天气晴朗且干燥的情况下,保险起见,尽量缩短开箱时间,减少茶叶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另外,一次分装的茶叶量不必太多,确保1-2个月内能喝完,减少后期变质的可能。

剩下的大箱茶,及时还原三层密封,存茶心里有底数,又不干扰箱内茶叶转化的进程,半年检查一次就已足够。

《5》

将茶叶仔细封存,存下的不只是好茶的纯正风味,也包括当下的期待。

期待着半年之后开箱取茶,品尝到的不只是最初的那份清新鲜香,也能多一份时间成就的深厚底蕴。

半年又半年的等待,三年之期转瞬即逝。

或许将来某天便会发觉,存茶至理,也不过是在变幻无常的日子里,修炼一颗平常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15
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小陈姑娘陪你一起分享好茶!分享喝茶带来的种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