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烟火繁华”系列报道53黄河印象:传承乡味绵延乡情

太原日报 2024-09-19 07:20:55

在店内享用美食的客人。

厨师长周惠在紧张地工作。

沿坞城路向南,至荣军北街右转,“黄河印象”4个大字就映入眼帘。古朴大方的店头,尤其是几孔窑洞造型,一下子就把人拉到晋西北黄土高原上。在那里,黄河是魂,黄土是根,世世代代生活着一群勤劳的人们。走进店里,明厨亮灶,干干净净,无论是雅座的布置,还是包间的命名,都极具地方特色。顾客们说,在这里能尝到晋西北人的饮食特色,能找到晋西北人的生活气息,能听到晋西北人的奋斗故事。也许是这个缘故,饭店开业七八年来,生意持续火爆。

乡情难忘

老板高亮斌,从保德老家来省城太原闯荡时,刚刚十七八岁,转眼已年过半百。高亮斌很健谈,从年少说到中年,一口气说了30多年的经历。

忻州下辖的县(区),地处晋西北的8个县被称为“西八县”,而更居西北侧的河曲县、保德县和偏关县,又因均在黄河沿岸,地理位置相近,人们的生活习惯相似,被称为“河保偏”。在高亮斌记忆中,“河保偏”太穷了,人们守着身边的黄河,踩着脚下的黄土,拼命劳作,依然难以改变贫困的面貌。于是,在他十七八岁刚成年时,毅然走出家乡,到了繁华热闹的太原闯荡。

30多年来,高亮斌搞过粮油生意,做过校园餐饮,兜兜转转,所从事行业从未与“吃”脱离关系。2016年,高亮斌开了这家黄河印象,高亮斌认为,与多数中国人对黄河的感觉不同,他对黄河的感觉更具象,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的他,认为黄河就是家乡。即便在外闯荡多年,对黄河,对“河保偏”,对保德,依然有深深眷恋。“走得越久,离得越远,对家的想念就越强烈。”尤其是几年前父亲不幸去世,安眠黄土之下的父亲,更增加了高亮斌对家乡的牵挂。

乡味浓郁

饭店开张,以何为特?在饮食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高亮斌,有非常多的选择,但他还是选择了“乡味”。

多年闯荡,见多识广的高亮斌,对吃食的记忆,依然停留在家乡。酸粥、酸汤、刺粉、枣糕、黑河捞……

只是,在繁华的太原,要想守住这份乡味十分不易。家乡的人会做,但不适合饭店;适合餐饮的人,不会做家乡饭。终于,一个来自河曲的小伙子,进入高亮斌的视线。不到40岁的周惠,从事厨师行业已经20余年。熟悉各种菜系的做法,但周惠对从小吃到大的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知之甚少。为此,他还曾专门抽出一年时间,回老家,跟着一位流动厨房的大厨学厨艺,大有裨益。这也是高亮斌看中周惠的原因,如今的他是黄河印象的厨师长,凡“河保偏”的家乡饭,均由周惠掌勺制作。

傍晚,华灯初上,断断续续有客人落座。刺粉,凡“河保偏”一带出来的人,来到黄河印象,是一定要点的。这种看上去像面皮一样的食品,其主要食材是黄土地长出的豌豆。将豌豆磨成粉,加入一种叫蒿籽的东西,能起到黏合作用,和成面团。再慢慢放水,再和,一直和一直放水,最后成糊糊状,放铁锅熬。边熬边搅,直到熟透上劲,再抹于托盘上,自然晾凉,加酸汤,成刺粉。

周惠边制作边介绍:“黄土高原的人们就地取材,做成的这碗刺粉,有解暑的功效。适合劳动季,在田地里劳作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来碗刺粉,是对一天劳累的最好奖赏。”

老家味道

厨房里的周惠,马上又接到客人的点单,胡麻油炒酸粥是其中一道菜。常规菜交给其他厨师完成,周惠马上着手准备胡麻油炒酸粥。

点菜的客人姓刘,河曲人,在太原工作20多年。自从两年前听说黄河印象有酸粥、枣糕等家乡美食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或单独一人,或几人同行。这次,他就带着几位朋友,特意过来品尝“河保偏”特色美食。

手脚麻利的周惠,很快将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胡麻油炒酸粥端了上来。刘先生立即招呼朋友品尝,他也迫不及待地先来了一勺,熟悉的味道,让他立即想起了妈妈,“我妈做的就是这个味儿。”

气氛热闹起来了,已与刘先生相熟,且善谈的高亮斌,给客人们讲起了酸粥的来历。相传北宋年间,辽兵经常入侵。一次,有人正在淘米准备做饭,忽有辽兵来袭,丢下尚泡在水中的糜米尽皆出逃。几天后兵退还家,发现浸泡在水中的糜米已经发酵变酸,想丢掉又舍不得,将就煮熟,权且充饥。出人意料的是,做出的酸米饭精气凝聚、黄亮坚韧、异香袭人、酸爽可口,色、香、味俱全。从此后,酸粥便载入了“河保偏”一带的传统饮食文化史册,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为保持家乡的味道,作为主要食材的土豆、羊肉、胡麻油、黄米等,高亮斌保持着从家乡进货的习惯,或者选择这些食材生长习性与晋西北相似的地方。比如土豆,他选择的就是晋西北和内蒙古的土豆,淀粉含量大,适合炖和煮,绵而沙。

因此,想家的人,在这里总能找到一份心灵的慰藉。高亮斌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饭店,一份黄米枣糕,竟然让老人家吃得声泪俱下。老人哽咽着说:“这是我妈妈当年做的油糕,我想念妈妈。”

那情那景,让漂泊在外多年的高亮斌也湿润了双眼。心里更加确定,家乡的味道必须保持,为了漂泊在外的每一个家乡人。

品味生活

忙忙碌碌已半生,现在的高亮斌,家乡味和家乡人成了他生活的基础。每到周末休息时,总有在太原工作、生活的“河保偏”人光临他的饭店,在这里寻找对黄河和黄土的记忆。

走进饭店大包间,一幅大字挂在墙上,“黄河风味 晋西特色 舌尖盛宴 唯此为绝”,这是保德总商会在2017年赠予的。能受到家乡人的青睐和认可,高亮斌很欣慰。

更让高亮斌欣喜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品尝特色食物的兴致越来越高。来他店里的普通客人,有不少人也会选择品尝“河保偏”的特色美食,并大加赞赏。

这就是黄河印象,它凭借着美味的食物、热情的服务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食客,它不仅是满足人们味蕾的地方,更是从晋西北黄土地走出的游子慰藉思乡之情的地方,也是晋西北文化与太原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它的大受欢迎,彰显了美食无界限。

记者 申波 文/摄  太原晚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