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甘雨虹从海亮艺术中学外派到广西忻城县中学。从繁华的江南,坐飞机再转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忻城。迎接她的,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23年高考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都徘徊在及格线以下。
“学校的情况比预想中还要复杂一些,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许多,是一个很大挑战……”甘雨虹回忆。
然而,一年后的现在,甘雨虹所教学的班级期末考成绩公布:相比以往,英语平均分提高了近三十分,最高分提升了四十多分。
每天只睡4小时的英语老师
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大幅提升的成绩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努力。
甘雨虹第一次接触到县域的英语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可借鉴的方向,于是,头两个月,她把近十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刷了一遍,了解目前新高考的大方向、题型和考察能力,并根据这些去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备课:晚上备课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四五点又起来接着备课——前两个月每天基本睡4个小时,最多能睡上5个小时。
从接手时的“信心满满”到一开始的“大受打击”,再到后来“游刃有余”,甘雨虹逐渐探索出了适合忻城的英语课。
首先,因材施教,教学进度和内容跟着学生的特点走。甘雨虹所任教的创新英才班,成绩比学校平均稍高一些,然而班里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是非常薄弱。
“但基础薄弱的原因,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教学资源非常匮乏。”甘雨虹解释说,“小学、初中的基础没有打好,上了高中之后难度一下子增加了,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学,就慢慢放弃了。”
因此,她决心重新调整上课的节奏和内容。高一主要还是打基础,高中英语 3500 个单词必须要在高一记完,还有高中语法,要把语法点穿插在每周的教学里面。高二的重心是单个题型的突破,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听力、作文等等,主要练习解题策略。高三的时候再进行整套试卷和真题的练习。
另外,她进行了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摸底考的成绩,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了三个组:逆袭组、提升组和拔高组。对逆袭组的要求是把握单词,包括抄写、背诵单词;对提升组的要求是他们能对上课讲到的一些句子有印象;而拔高组需要能回顾、把握一整篇文章,跟上课堂思路。
她还鼓励同学们多到学校上自习。“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比较抗拒的,但是后面有进步之后会主动给自己安排很多学习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想学习的,但是有很多习惯没有养成。我和他们之间会进行磨合,然后慢慢适应。”
清华大学里的“学困生”
在被问起为什么有这么大信心和决心去做改变时,甘雨虹笑称,“其实我觉得自己也是‘学困生’。”
虽然听起来有些“凡尔赛”,但相比清华大学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小到大的“学霸”,甘雨虹的人生也算得上“逆袭”。
由于美术特长生的身份,她上高二后不久便参加了为期9个月的封闭式美术集训,直到高三才重返校园上文化课。当时,她只能考三四百分。“语文成绩还算不错,但数学这些基础却很差,只能考三四十分。高三几乎是从0开始学。”她回忆说。
然而,最后高考,她考到了全省两千名,提分近两百分,考入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逆袭的原因,她总结为心态加努力。“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已经不能再差了,只要今天能学到一点,我就进步一点,我的学习都是能立见成效的。只要想到这一点,我学习起来就非常开心。”甘雨虹说,“我会告诉自己,我高二的时候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在高三虽然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但三个月背后是我高二整整一年的积淀,我只要努力抓紧时间把知识唤醒就行。”
有了这样的乐观心态、并且努力的老师,忻城县中学本来自卑、自我放弃的同学们也有了很大改变。
她举了一个例子,高一下学期时班里转来了一位姓蓝的同学,他也是班里英语成绩最靠后的学生。因此,甘雨虹给予了蓝同学更多的关注,经常会鼓励他,抽空帮他单独辅导,也看到了他小小的进步。
一次,学校进行了高考日语的宣讲活动。因为英语基础差,蓝同学听了宣讲后想要去学日语,甘雨虹也很支持。但过了几天,蓝同学单独来找甘老师,告诉她自己家经济负担很重,没办法让他走日语项目。
“我跟他好好聊了一下,也讲了我自己的故事,从这个节点后,我发现他真正开始下功夫好好学英语。”
上英语课的时候,甘雨虹让“逆袭组”的同学拿一张纸放在旁边,把单词写上去。上课的时候只需要使劲记单词,其它先不用管。蓝同学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阅读题句子里的新单词,甘老师讲了他就马上抄写。“以前的英语课,他很容易走神发呆,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学不懂,但是现在他一直很认真地在学。”
后来班级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测评,他好几次成绩都考到了班级的中流。今年6月中旬,甘老师给同学们统一测试了今年广西的高考卷,蓝同学考了 78 分——是飞跃般的进步。
“鼓励孩子们,帮助他们找到自驱力,加之以正确的教学方向,真的很有效。”甘雨虹感慨地说。
最享受成为一名“朋辈导师”
甘雨虹有四个身份:高一英语老师,负责带一个班的英语教学;班主任,负责管理班级;校长助理,负责处理行政事务;第四个身份,就是一名清北朋辈导师。
“这四份工作我都挺享受的,舒适区是在英语教学,但再往前一点,肯定是朋辈导师。”甘雨虹说。
从大一加入清华的支教社团开始,她将每个寒暑假都花在支教上。下午是没有课的时候,她也会去北京的一些农民工子女学校支教,并非常享受在教学过后,孩子们有所收获的时刻。
2022年寒假,当时还是海亮艺术中学老师的她参与了一次海亮科技集团发起的朋辈伴行组织的线上学习指导会,由此便有了“朋辈导师”这一身份。在会上,她讲述了自己“学困生”逆袭的经历,有校长听后,还特别邀请她参加了学校的百日誓师大会,以她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在最后3个月进行冲刺。
之后,作为朋辈导师,前往县域为孩子们演讲,成为她期盼且享受的一件事。
朋辈导师,不是说教,也不是先入为主,而是感同身受。自去年外派到广西之后,她并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外地宣讲,但这并不影响她“朋辈导师”职责的实现,反而相比其他导师,更深刻理解县域孩子们的过去、困难和需求。
甘雨虹说,上学期刚开学时,她遇到两名学生非要出去打工,说打工不用在教室里受约束,每个月还能挣几千块钱,随时都能玩手机。他们不知道,如果不去打工,而是选择学习,将来就能去到更好的城市,去到大学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这和在手机上看短视频是不一样的,是一种真正的生命体验。
因此,她也深刻认识到了朋辈导师给孩子们带来的帮助。“当这些清华北大的学长学姐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用自己的经历故事给予他们鼓励,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是甘雨虹在忻城县中学的第一年,按照规划,她会继续把这个班的孩子带到高中毕业。“希望自己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上继续磨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当地常态,总结出适合学生们的教学管理经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好好去总结学习,希望能有所收获。”甘雨虹说道。
作为朋友,给予孩子们鼓励,形成学习的自驱力;作为导师,给孩子们指引,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向。这便是像甘雨虹一样,每一位朋辈导师的心愿和努力。
清北朋辈伴行,是海亮科技集团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励志成长的重要品牌。以"让优秀的人培养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为初心,依托在清华、北大、哈佛、耳耶鲁、牛津、剑桥等顶尖名校层层筛选组建的一支人数超160+、综合素养极强、极具未来视野的菁英朋辈导师团,以朋辈说、朋辈行、朋辈伴的课程形式,围绕励志、学习、见识、心里、家庭等方面,发挥优秀同辈的榜样引领作用,帮助青少年实现自驱成长、全面成长、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