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买买买的热闹景象,我被这股热情感染,也忍不住想买点什么,于是在美妆区逛了一圈,趁着折扣买了些护肤品,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也融入了这个节日氛围中,不过很快就有点腻味了,毕竟逛商场这种事情做多了也会觉得无聊,我开始琢磨着去哪里吃点东西,突然想起来北人字街上有一家很久没去的小店,不知道还在不在。
那家店叫刘一碗,是我从河北电台的美食节目里知道的,据说是石家庄第一家做重庆小面的店,虽然这说法听着有点夸张,但确实在那之前,石家庄人主要吃的是打卤面、炸酱面这些北方面条,我就是通过这家店才开始喜欢上重庆小面的,后来石家庄的重庆小面店才慢慢多了起来。
我记得在北国商城自己出的杂志上看过对这位女老板的采访,照片上的她青春靓丽,不输大片模特,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后来小面店多了起来,我也就渐渐把这家店给忘了,今天突然想起来,决定去看看还在不在。
从北国商城后门出来,路过costa咖啡再走十来米就到了,门脸很小,招牌也很不起眼,跟周围的大幅招牌比起来简直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不过仔细一看,店还在那里,招牌上写于2013来已经开了十年了。
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到二楼,装修很有年代感,店内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小小的一间,不过挺干净的,刚开餐没多久,店里只有一桌客人,美女老板一个人在台前后厨忙活着,墙上挂着两个锦旗,应该是当年在电台上节目时合作的美食节目送的吧。
菜单比以前丰富多了,当年只有重庆小面和豌杂面等几种有限的主食,现在增加了各种小吃和凉菜,我用手机扫码点了餐,先生说要回家吃老爹包的饺子,那我就一个人吃吧,点了面藕、锅盔、重庆小面和宏宝莱花生露。
面藕是凉菜,可以选口味,我要的是不辣的,咸淡刚好,锅盔有猪肉和豆沙馅两种,我选了猪肉馅的,这个锅盔简直太松脆了,跟我印象中峨眉小镇那种又硬又脆的锅盔完全不同,这个更厚实,一口咬下去竟然有种空气感,渣渣满口满盘子,猪肉馅里放了不少花椒面,又香又麻,味道很赞,就是有点油腻,我只吃了一半就打包给先生了。
重庆小面的量看着不小,但味道有点让我失望,我要的是微辣的,但还是很辣,跟峨眉小镇的相比,辣味更突出,麻辣香味反而淡了,口味有点单一,不是我记忆中的味道了,可能是我的口味变了,也可能是店家的配方改变了。
宏宝莱的花生露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特别喜欢吃这个牌子的冰棍,尤其是那种里面是水果味冰沙外面包着一层白糖味透明冰壳的,价格不高又好吃,后来去沈阳玩的时候发现很多小饭馆里都有宏宝莱玻璃瓶的饮料,冰镇后非常好喝,就是甜度有点高。
这家店很贴心,点菜小程序上可以选择豆奶的热度,冬天喝到热花生奶真的很舒服惬意,让我想起很多四川小餐馆里配的唯怡豆奶,那个甜度我就能接受。
总的来说,这家店还是那个店,美女老板虽然戴着口罩,但样子一晃,十来年过去了变化不大,周围的店铺换了一家又一家,这家店一直都在,虽然生意的火爆程度不复当年,但还是有着稳定的客流,食材的品质也还不错,就是小面的味道让我有点失望。
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商圈里,没用团购就吃了四样东西,一共才花了二十五元,这个价格真的很良心了,虽然味道不如记忆中的好,但更多的是吃个情怀吧,如果满分是三颗星的话,我给这家店打两颗半星,品质一如既往,就是少了点惊喜。
记录下我见过吃过的,只为生活本身是有意思的,我是糖晓甜,欢迎关注分享点赞哈,最后声明一下,这次消费花的都是自己的钱,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不接探店广告,与点评主体没有利益关联。
这家小店让我想到了城市变迁中的老店记忆,十年时间,石家庄的餐饮业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的面食到现在的多元化经营,从传统的堂食到现在的外卖平台,老字号小店在这样的变革中如何生存下去,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