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上的农村未婚大龄青年,父母感慨:早知道就让她少读点书。

风平帆 2022-12-30 18:48:10

我们通常认为,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的概念其实很简单的,认为比法定日期晚结婚就是晚婚。这几年来,结婚人数持续下降,初婚年龄在推迟,单身群体日益扩大。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这也是2003年811.4万对后,结婚登记对数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

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也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也可能是登记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与我们的父辈相比,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30多岁了还单身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活选择,普遍的晚婚晚育在年轻人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比女性人口多1752万人。城乡人口方面,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再加上现在年轻人为了生活的更好基本都会去城市工作和生活,慢慢的就算租房子也会在城里呆下去。从这些数据的反应可想而知城乡青年的比例是多么的悬殊。

近年来,大学的扩招,使很多青年都有机会上大学,但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也很激烈,毕业就业对于还没有稳定工作及收入的年轻一代来说,结婚生姓的想法自然也是会降低的。

现在,结婚都要求车和房子,就算有些年轻人愿意接受租房结婚,但婚姻这事不单纯是两个年轻的事,也是父母们心头上的事,如果身边其它女儿出嫁男方又是买车买房的,父母虽然嘴上不好什么,但难免心里还是在进行着对比,肯定也想自己女儿找个好人家,如果男生自己努力有好工作或者好潜力,我相信女方父母也会通情达理。

但是,你想刚从学校出来20出头的小伙子,刚毕业就想出来有好工作和前程,家里条件好的就不谈,不好的面对工作和房子问题,就只有一条路推迟结婚,如果女生这个时候家里也给她相亲什么的,她难免也会对比,结果可能就是两个人分手,男的可能被伤一次后,自然后面谈对象也会慎重甚至好几年不会轻易进入下一段感情。

还有,就是一部分农村地区,彩礼金额高也导致年轻人靠自己结不起婚,而这种情况,往往是越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这个彩礼金额是越高的。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增多,婚姻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这也就导致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对于婚姻开始追求品质了,抱着委屈一时不委屈一世的心态,在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婚姻适龄的情况下被动延迟。

在农村女生还好,就算30岁了,哪怕你离了一、二次婚也不会愁嫁。男生却不一样,30岁还不结婚,可能就不好找了,甚至介绍的对象都有部分是离过婚的,男生父母可能会愁得睡不着觉。

通过我遇到的身边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聊聊为什么农村出来的找对象难。也许理解的不全,但也会有点值得看的内容。

2017年,那个时候在上海上班,因为公司没有提供住宿,我们只有自己在那外租房子,公司附近的那个时候三室一厅至少也的4000多一个月,也不知道能在那边工作多长时间,想想一个月4000多也有点负担不起,毕竟是靠业绩说话,有时间一个月业绩不行,可能房租都负担不起,所以我们都租的群租房,我们一早7点不到就出门了,等晚上6、7点回来做点饭也就早点睡了,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的过着,也就周末在出租房的时间多点。

我们一起住的几个房子的人也很少能碰见,直到有一天,我才看到租客中的一个单身男的,看着也30多了吧,后来见面多了大家熟了聊天才知道,他说他来至苏北农村,上大学考到的上海,也是他们村里为数不多的到上海读大学的,但大学选的专业不太好,毕业后工作也不太稳定,之前也找的有女朋友,但后面基本也分手了,主要是工作不行,买房家里也指望不上,女朋友看不到希望,过了热恋期基本都是分手,后来加上工作不顺也都快一年没有上班了,说这一年都不怎么跟家里联系,家里人也就知道他还活着吧。

之前,听他说像他那么大的在他们村里面都结婚了,他每次一回家父母都会给他安排相亲,但很多都是见面后就没有断续了,看着村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书没有他读的多,但也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甚至的的都有生4个娃的,搞的他都不好意思回村了,准确的说是如果没有带个女朋友都不敢回家。

其实,他也不小了82年的人,工作没有着落,女朋友也没有,现在就天天在出租屋里面打游戏,很少自己做饭大部分时间都是点外卖,加上性格有点孤僻,也没有什么社交,基本也没有看到有朋友过来找他出去玩什么的。偶尔在客厅碰见也难得说两句话。感觉他都有点封闭自我了,如果在家的父母知道,之前含辛茹苦的培养的孩子,在考上大学那会肯定也是家里人的骄傲吧,但如今这样,他们可能也怀疑,当初让他读那多书是不是正确的。

前两天回家,听我爸说那个女生今年估计又不会结婚了,毕竟现在也是腊月份了快过年也没有听说今年要结婚,可能还没有男朋友吧,我爸说的这个女的85年生,是我们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公办本科的,村里后面才陆续有小孩再次考上本科。她也一直是后面这些村里孩子读书学习的榜样,但在个人问题这块却成了反面教材。

有次跟她父母聊天问起了她的个人问题,父母说大学毕业后,也谈过男朋友,之前找的一个是安徽的考大学考到我们这边来的,俩人也谈了三年,眼看着快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肯定也要去把关一下,希望她不要嫁远了,在这边安家才同意她们结婚,但男方家好像也就他一个儿子,父母也希望他能在他们身边近点,最终有情人就只有分手了。

后面,因为这一段感情的结束,她也就没有把感情的事放心上了,估计也是受伤了吧,所以这一耽误也就30多岁了,反而在个人问题这块就不好找了。这两年,介绍的要么也是大龄青年,甚至还有离婚的。关键很多还是初中、高中毕业的,聊聊俩个就没有共同语言了,也就没有下文了,她父母看着村里跟女儿同龄的人都结婚成家了。甚至比她小一轮的都两个小孩了,看到她也只有一声叹息,甚至说早知道就让她少读点书,以前读书是家里的骄傲,但是在个人问题方面又让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背后说什么的都有。

现如今,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因为上学到了城市,很多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因为城乡差距加上父母的认知,晚婚这个个人问题这块已经成了一个普遍性问题,所以,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怎么样,如果能找到相爱的对象,能早点结婚就早点结吧,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红红火火

红红火火

2023-01-08 18:35

关读书什么事?大学有女盆友的大把

风平帆

风平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