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城市,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而要提及当地最出名的美食,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历史悠久、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兰州牛肉拉面”了。
反观兰州火车站,是兰州市重要地标建筑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铁路运转中心,每逢节假日,旅客出行呈“井喷式”增长,许多游客需要在车站排队,等待检票。
这时,有不少网友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儿,火车站上方的“兰州”二字匾额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儿呢,尤其是第一个“兰”字,怎么上面一横长过下面两横呢,这不就是“写错了”嘛。
从某种程度上讲,火车站上方匾额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城市基本形象,倘若写错,难免会给城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遭受诸多质疑,然而,兰州火车站匾额是非常特殊的,不能说是“错别字”,之所以这样写,其实大有讲究!
兰州火车站的“错字”每个火车站都有自己的站名,远远望去,能够清晰看到几个大字,让人特别安心,而兰州火车站的历史相当悠久,始建于1952年10月,距今已有70多个年头。
随时间推移,兰州火车站基础配套建设不足、客流集散功能不完善等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为此,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一系列改造工程,将重心放在改善广场环境和旅客体验上,已经初具成效。
不过车站上方的二字匾额,始终没有进行更换,一些旅客看到以后,觉得非常别扭,但这种特色文字,确实给人带来了独特体验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按语文老师教我们的写法,兰州的“兰”字,三横应该是上下长,中间短,可兰州火车站上方匾额的“兰”字,却是上面长,中下短,看起来像是个“新”字一样。
除“兰”字外,另一个“州”字也和常规写法不太一样,专门在两竖下面加了小小的勾,这不是错别字,又是什么呢?
因为这两个特殊的字,兰州火车站常常收到游客投诉,还有一些游客专门找到工作人员,要求火车站整改,可过了这么多年,匾额始终没有拆下来,也坚决不修改,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兰州”二字背后的故事事实上,兰州站站名书写之所以和常规不相符,并不是写错了,而是“有意为之”,这与甘肃当地一位著名书法家——张邦彦先生有关。
1914年,张邦彦出生于甘肃天水一个以“书画传家”的名门大家——张氏家族,从小接受浓郁书香氛围熏陶,小小年纪就爱上了“书法”,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很长一段时间学习书法,积累颇高的书法造诣。
抗战胜利不久后,张邦彦被调到相关部门工作,起草文书,直至1946年某天,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去甘肃出差期间,与张邦彦在兰州相识,看到张邦彦所写的字,于右任大为欣赏,也不忍这样的天才埋没至此,于是加以点拨与指导,全心全意栽培。
在于右任先生的帮助下,张邦彦书法大有长进,更上一层楼,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时常为家乡题字。
可以说,张邦彦事业道路上,于右任先生对他的帮助很大,而张邦彦也没有辜负于右任的期待,迅速成长为优秀的书法家,得到了更多大师的赞赏与肯定。
到了1978年,兰州火车站站房开始第二次修建改造,彼时的张邦彦在全国已经相当出名了,车站诚心邀请他为兰州书写站名,张邦彦也愿意为家乡做一份贡献,爽快答应了这件事。
一开始,收到邀请的张邦彦并没有太大压力,毕竟他已经有了独特的书法,写两个字而已,并不费事,但转念一想,这是为车站题字,不能随意,为了让旅客一眼记住兰州,他尝试了多个模板,始终不太满意。
在此期间,张邦彦先生想到了“繁体字”,觉得这种书法可以让文字富有特色,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提倡更容易分辨的简体字,如果设计繁体字,后人会不会看不懂呢,最终这种想法又“pass”掉了,决定保留简体字基底。
之后,他在简体字基底上大胆创新,将“兰”字的三横倒置,并将“州”字的两竖加上一个勾,这才满意。
据悉,这样设计的“兰”字,是出自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不属于是错别字,而这个字也赋予了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兰”字代表过去与未来,第一横长,像是张开双臂欢迎大家,或者是以宽广胸怀拥抱世界。
至于“州”字,本身就有大地的意思,加勾则象征着“落地生根”,或者彰显兰州人民刚劲坚毅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