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前副校长杨志刚近日对媒体表示,美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将成为中国最可怕的对手,甚至表示在能力方面沙利文比布林肯还要高出一个段位。
但是美国的国际政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无论是沙利文和布林肯上位,都不太可能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布林肯的执政理念与效果自从安东尼·布林肯上任以来,他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调子定位在“有序竞争与可控对抗”上。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对美国具有挑战性的崛起大国,而且中国的崛起是全球性的,与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政治等多方面都存在直接竞争。
布林肯强调,美国需要在关键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并且要避免与中国的直接冲突,通过有序竞争与可控对抗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的挑战。
布林肯的外交策略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技术战略方面,布林肯发动了一场对中国的技术战,限制了一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试图减缓中国的科技进步。
在经济贸易方面,布林肯延续了对中国的贸易压力,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不过从全局来看,布林肯的外交政策却未能有效遏制中国的崛起。首先,尽管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压力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未改变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趋势。
其次,布林肯的有序竞争与可控对抗策略,并未改变美中两国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多个重要领域的深度互动与合作。
最后,布林肯的对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影响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
总的来说,布林肯的外交政策在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全局上却面临困境。这种局部效应与全局困境的矛盾,反映了布林肯对华政策的困境,也预示着美国未来对华政策的挑战。
据香港浸会大学前副校长杨志刚所说,布林肯可能被取代,中国将面临一个新的强大对手,这个人就是杰克·沙利文。沙利文是一位聪明的政治家,拜登称他为"一个时代的第一人"。
他也是最年轻的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这个人将会成为中国的劲敌。
作为曾经希拉里的助手,他主张学习中国,其执政思路类似于“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思路有别于布林肯的围堵策略。沙利文不仅仅是一位理论家,他更是一位行动派。
他主张推行美国版“一带一路”,旨在恢复美国制造业的繁荣,打造美国的经济体系,使之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与中国进行竞争。
同时,他也提出了“现代美国工业战略”,以此来保障美国在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如果沙利文真的接替布林肯的位置,那么他的这一政策将对中国形成新的挑战。
可以肯定但是无论布林肯还是沙利文,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或许不能武断的说他们是中国的敌人,但是站在那个位置上,他们也绝不会成为中国的朋友。
可以说他们的对手并不是中国,而是任何一个对美国产生威胁的国家。
面容对强敌如何应对美国可能的国务卿更迭可能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但是这并不是中国应该“恐惧”的。相反,中国应该把这看作是推动自身更好发展的机会。
无论是谁成为美国的国务卿,其最终的目标都是要维护美国的利益。而中国的目标则是维护自身的利益,推动自身的发展,这在他们看来是无法接受的。
郑板桥有一句名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对手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中国应该有自信,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就能够在任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我们做好自己,不受他人干扰,我们就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自己的尊重。
总结换人不换志,无论是布林肯还是沙利文,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而中国的目标是推动自身的发展,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畏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