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把“色戒”放在首位,同时再《佛说四十二章经》记载到:淫欲心是阻碍得道的第一大障碍。原文为: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佛陀视女色如猛虎,否则不可得道。为何佛家会供奉一尊欢喜佛?
这是双身佛,在汉地俗称“欢喜佛”,他是佛教中的爱神,藏传佛教密宗修习观想的五大本尊之一。形象通常为:欢喜佛盘坐,明妃面向男身,双腿张开,两唇相吻,四臂相拥,胸部紧贴,赤身裸体,作交合状。观修双身佛的目的,不是助长男欢女爱的肉欲,而正是要认识到一切皆空的正定和离欲。双身佛的寓意极为深刻,有佛教智慧与方便圆融、空有不二之意。但是,如果修行者没有修持显宗的深厚功底,不精通大乘理论,没有长期持戒的极大定力,不受大灌顶及特殊灌顶,是难以了解清楚,也难以承担的。

欢喜佛受印度教影响,原型有二:一说是欢喜佛大自在天(即湿婆)之子象头神,明妃是观音姐姐的化身。观音菩萨为了降伏象头神,将这个印度教的神太子引渡进佛门,化作绝色美女去诱惑他,成功将象头神拉进佛门阵营,荒暴的象头神变成了吉祥、智慧的佛主。

另一种说法是,欢喜佛原为崇尚婆罗门教、排斥佛教的国王,名叫“毗那夜迦”。他杀戮成性,经常残害佛教徒。释迦佛无奈反击,从女信众中挑选倾世美女勾引毗那夜迦,这位倾世美女就是金刚无我佛母。毗那夜迦沉溺在于金刚无我佛母的交欢中忘掉一切,最终被佛母引入佛门,成为佛坛中众金刚的主尊。

与欢喜佛类似的还有胜乐金刚、金刚亥母夫妇,而胜乐金刚则是佛陀为镇压印度教主神湿婆(即“大自在天”)所化现的62尊愤怒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