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洛的每次出走,恰恰是对自己的拯救,也是自我的回归。
——遇言姐
上周二,法国著名画家、评论家和畅销书作家弗朗索瓦丝·吉洛(Françoise Gilot) 在纽约曼哈顿去世,享年101岁。
▲年轻时的弗朗索瓦丝·吉洛容貌不输同时代的女明星她曾经是世界最伟大的现代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缪斯,也是现代著名的Tiffany 珠宝设计师、香水设计师帕洛玛·毕加索(Paloma Picasso)的母亲。
▲这张著名的照片拍摄于1951年,毕加索为吉洛撑着伞,千般宠爱,吉洛则意气风发,但事实上,两年之后,她就离开了毕加索然而,最重要的是,她是毕加索众多的女人中,唯一一个主动离开毕加索,最后活出自己的人。
▲1946年,毕加索为25岁的吉洛完成的画像她为毕加索生了一儿一女,但当她决心离开的时候,毕加索无比愤怒,甚至威胁到,如果她离开,那么欧洲所有的画廊、艺术品经纪都不会再售卖她的作品。
他还说,没有人会离开像他这样有钱有名的男人。
如果我们说他蜜汁自信,其实也不全然。
毕竟下面这个签名,出现在每幅画作上都价值千万美金。
在全世界最贵的10幅画作中,两幅是毕加索的画作(以下),而他一生创作了上万幅作品。
▲Le Rêve, 1932 by Pablo Picasso,1932年毕加索创作的名画《梦》,2013年被拍卖到天价1.58亿美元▲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 1955,《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本) 以1.794亿美元(约合11.139亿元人民币)成交▲1966年毕加索在法国,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遇言姐觉得他长得有点凶当毕加索说自己有钱有名,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饶是如此,吉洛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为了自救。
她在回忆录《与毕加索的生活》(Life with Picasso)中 说:“如果我不离开毕加索,他会吃掉我。”
生而富贵
如《纽约时报》的讣文中所述,弗朗索瓦丝·吉洛生而富贵。
她父亲是农学家兼化学品制造商,她妈妈拥有一家祖传贵族女装时尚屋,当时顾客包括拿破仑三世皇帝的妻子尤金妮亚。
以这样一个白富美的人设,吉洛从小就被艺术所吸引。
她的母亲也给了她不少艺术的启蒙和熏陶,但她爸爸是一位独裁者。
因为吉洛是左撇子,而他强迫她用右手写字。
▲少女时期的弗朗索瓦丝·吉洛,已经得到了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士学位
为了让他的女儿从事科学或法律职业,他说服她进入巴黎大学。
1938 年,17岁的吉洛获得了英国学士学位,但在父亲的意愿下,她还要继续学法律。
结果为了反抗他,吉洛选择辍学,开始学习艺术。
这段“霸道总裁”爱上我般的爱情开始于吉洛22岁那年。
1943 年 5 月她和好朋友 Geneviève Aliquot 以及演员Alain Cuny 在 Le Catalan 用餐,这是一家小餐馆,离毕加索的左岸工作室很近。
62岁的毕加索在另一张桌子旁,和他当时的情妇——超现实主义摄影师朵拉·玛尔 (Dora Maar)坐在一起。
▲超现实主义摄影家和画家朵拉·玛尔 (Dora Maar),才华横溢、美貌出众,当时在巴黎已经有自己的工作室,拍摄商业照片,是当时巴黎艺术圈的佼佼者,我们可以比喻为巴黎的陈漫吧毕加索不自觉地被两位年轻的姑娘所吸引。
据说,他当时端了一碗樱桃来到吉洛的餐桌前,邀请她们来参观他的工作室。
而当时在场的玛尔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次她的地位岌岌可危。
▲中二的遇言姐脑补了一下一个60岁的大叔满脸笑意地端了碗樱桃给两个邻座的姑娘,是不是有点儿醉翁之意?这是1943年毕加索画的一份小画静物,都没有装裱,就拍了160万美元,好吧故事的开头是不是让今天的我们感觉有点儿狗血?
因为毕加索当时还没有和第一任妻子离婚,身边有着当时他的情妇朵拉·玛尔,也是才华与美貌横溢。
▲毕加索的第一任妻子欧嘉·科克洛瓦(Olga Koklova)。她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芭蕾舞演员,她和毕加索1955年才离婚,也就是说吉洛和毕加索在一起的10年是与毕加索和欧嘉的婚姻重合的▲1917年,毕加索为欧嘉画像Olga Khokhlova in Mantilla,这是在他们的恋情初期,画像中的欧嘉面容冷静睿智、大气脱俗,有几分奥斯卡影后凯特·温斯莱特和著名时尚设计师可可·香奈儿的韵致,谁知道后面会变成一地鸡毛▲21岁时的吉洛,那是在遇到毕加索之前的一张照片然而,22岁的吉洛还是义无反顾地陷入了这个温柔的陷阱。
遇言姐想了想,凡人如我,会不会也难免掉入这样的陷阱呢?
感觉在劫难逃,毕竟毕加索是少有的在世时名利双收的艺术家。
当时,他不仅仅在欧洲,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一个年轻但寂寂无名的女艺术家,一个不被父亲认可,并且因为自己学习艺术而决绝断绝父女关系的女性,遇到这样一个世界级巨匠,对她温柔而体贴,会不会沦陷?
▲毕加索在展示他制作的一件陶器后来在吉洛的回忆录中,她写道,“他非常温柔”,她赤身裸体躺在他身边,“那是我至今的印象——他非凡的温柔。”
▲1946年,66岁的毕加索说服26岁的吉洛搬来和他同居
▲毕加索和儿子在法国海滩度假1949年,毕加索受邀设计一个代表和平的形象,他创作了《和平之鸽》(Dove of Peace)。
这幅画成为1949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的会徽。
▲这只鸽子的形象大家也应该很熟悉,其实是毕加索的画作同年,毕加索和吉洛的小女儿出生,他为女儿取名“Paloma”(帕洛玛),“Paloma”在西班牙语中是“鸽子”的意思。
▲1949年吉洛和毕加索的女儿Paloma出生,这个胖胖的小女儿深得毕加索的喜爱▲1950年,毕加索给儿子克劳德手把手地画了一只鸽子▲毕加索在教儿子学习绘画▲1954年8月,毕加索在法国南方瓦洛里斯镇看斗牛,毕加索左手抱着女儿Paloma,右手是他的儿子Claude据毕加索的儿子克拉德和女儿帕洛玛回忆说,童年的时候,毕加索总是带他们度假,生活中都是阳光、海滩、度假、音乐和绘画。
看似一片父慈子孝的模样,但是,遇言姐想,这时候毕加索已经快70岁了,换了我爷爷那辈,都是孙辈了。
老年得子,人之夕暮,对生命的传承,对自己的骨肉自然又是一番珍惜。
▲这张著名的照片是在1951年拍摄的,那时吉洛30岁,已经生了克劳德和帕洛玛,貌似一片幸福的样子▲和毕加索在一起的10年时间,吉洛没有停止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1952年的吉洛和毕加索,面容已经是一个少妇的样子和毕加索在一起,吉洛一直绘画不辍。
她采用与战后巴黎画派相关的多彩抽象风格,而不是模仿毕加索。
同时,毕加索的创作风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吉洛。
在吉洛的绘画中,你会看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或深沉或明艳饱和的色彩、偶尔强烈的冲突形式。
1952年4月,她在巴黎举办了一场大受欢迎的画展。
在这背后,其实吉洛还会在巴黎街头遇到毕加索没有离婚的妻子,被她辱骂,不得不忍受朵拉·玛尔的存在。
而这个时候,毕加索已经公开抛下她,独自去南方度假,开始另外的恋情了。
按照《纽约时报》用的词——Affair,就是出轨的恋情。但是吉洛本身就是毕加索的情人,即使生了两个孩子,而在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情人。
你品,你细品。
吉洛&玛丽:人生的AB面
1953年,身心俱疲的吉洛和毕加索提出分手。
“没有女人会离开像我这样的男人”,根据《毕加索的生活》中的描述,他这样说,“一个像我这样有钱有名的男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2年,似乎暗喻了她和毕加索的关系,她似乎开始审视这个男人,在内心已经选择把他抛在脑后吉洛写到:“我告诉他,也许这就是他的看法,但我是一个愿意并且即将这样做的女人。”
▲毕加索为吉洛绘了多幅画像
▲这幅也是吉洛的画像
▲Femme dessinant (Françoise) 作画的女人,毕加索 1951,也是画的吉洛
▲Françoise, Claude et Paloma, 吉洛、克劳德和帕洛玛,毕加索 1951年
作为画家的毕加索,即使为吉洛画了这么多画像,也没有阻止他到处播种的步伐。
▲1953年,按照时间线,毕加索已经认识了他的下一任妻子 Jacqueline Roque(左一)
吉洛的离开是一种自我拯救,因为相对毕加索其他的情人和妻子,她更独立更敢于追求自己。
“如果我不离开毕加索,他会吃掉我。”吉洛说。
毕加索热衷于为自己的缪斯画像,一方面她们能够为艺术家提供灵感,近水楼台先得月,现成的材料不要白不要;另一方面,这或许也是毕加索实施自己的“情感掌控”的一种手段。
而大多数的缪斯,都臣服与沦陷在这种甜美却暗含危险的诱惑之下。
在毕加索的一生中,有过两位妻子,至少五位情人,其中六人不得善终,还有两个人为他自杀。
被誉为毕加索“最美情人”的玛丽-泰蕾兹·沃尔特(Marie-Thérèse Walter)就是其中一位。
▲是的,卖出了1.58亿美金天价的画作《梦》就是Marie-Thérèse Walter的画像
他们的相遇,是毕加索的“一见钟情”。
那是在1927年的巴黎老佛爷百货门口,因为和妻子吵架而郁闷不平的毕加索邂逅了满头金发、一双灰蓝色眼睛明亮动人的玛丽。
这时候的毕加索45岁,正是一个男人(大艺术家)意气风发的壮年期,而玛丽17岁,娇艳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
毕加索直接走上前自报家门:“我是毕加索,我能为你画张像吗?”
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如何能够抵抗一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向自己投来的橄榄枝?
就这样,玛丽在毕加索的画里一幅幅沦陷。
▲Marie-Thérèse coffee d'un beret 戴咖啡色贝雷帽的 玛丽-泰蕾丝·沃尔特
▲Maiden Bust (Marie-Therese Walter) 少女半身像玛丽·泰蕾兹·沃尔特
▲Femme-fleur (Marie-Therese allongee) 女人花(玛丽·泰蕾兹·沃尔特)
▲Le repos (Marie-Therese Walter 休息 1932
▲La lecture (Marie-Therese) 读书 1932
1935年,25岁的玛丽为毕加索生下了女儿Maya(玛雅),毕加索为此还创作了画作。
▲Mere et enfant (Marie-Therese Walter emmitouffle Maya)
▲Femme et enfant (Marie-Therese et Maya) 妇女和儿童玛丽·泰蕾兹和玛雅
泰蕾兹和玛雅" 2df20bce-0709-0712"="">泰蕾兹和玛雅" 33c6c368-0709-0712"="">泰蕾兹和玛雅" a33428d6-0709-0712"="">泰蕾兹和玛雅" f6367402-0709-0712"="">泰蕾兹和玛雅" 9b599089-0709-0712"="">泰蕾兹和玛雅" b684e386-0709-0712"="">泰蕾兹和玛雅" c5462da0-0698-0701"="">泰蕾兹和玛雅" uploaded="1" data-infoed="1" data-width="453" data-height="550" data-format="jpeg" data-size="59496" data-phash="A59C433F619326AD" data-source="outsite" outid="undefined">然而,毕加索为她创作了数不胜数的画像又如何?她为他生儿育女又如何?她对他深情一往又如何?
最终,她没有等来毕加索离婚的讯息,只等来了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情敌朵拉·玛尔。
朵拉和玛丽都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风吃醋实在不亚于《甄嬛传》。
有一次,两个情人在毕加索的工作室见面,双方对峙演变成两人互相撕扯殴打。
▲Bust of a Woman (Dora Maar), 1938, oil on canvas
毕加索在遇到吉洛之后移情别恋,又和朵拉分了手。
本来就有轻度抑郁症的朵拉,好几次严重精神失常,还住院了一段时间。
▲玛丽·泰蕾兹·沃尔特从1927到1944
说回玛丽,毕加索离开之后,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给他写信,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他留给她的每一样东西,甚至包括他的头发和指甲,生生把自己活成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里那个近乎癫狂的寡妇郝薇香。
1973年,毕加索去世,玛丽也接近生无可恋的境地,四年后,在自己生日前夕,她选择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人间。
毕加索的魅力真的这么大吗,足够一个人为他要死要活?
与其说他的PUA策略功效显著,不如说是那些在艺术家滤镜之下晕头转向的缪斯们“自甘堕落”,宁愿将人生的主心骨让渡给这样一位从来不舍得也不可能为某一个人而停留的“天使恶魔”。
而吉洛,是唯一一个从最初就清醒意识到这种艺术家光环的虚伪,并最终得以脱逃的人。
▲《女人 1932 》是吉洛拥有的唯一毕加索画作,别人视若珍宝,而吉洛把它卖了
所以她才要求毕加索少为自己作画,因为她不愿意成为他的“吉洛阶段”。
当别人为之趋之若鹜的时候,她清醒地认识到——
“对于毕加索来说,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过她们的肖像画来认同自己的。所以当毕加索一旦歇手不画她们了,她们的一切也就完了。”
她们后来的人生,都建立在一个男人捏造的幻觉之上,她们无法挣脱这种光环带来的自我满足,于是纷纷坠落。
而吉洛终于在下一个情人出现后,意识到毕加索的滥情,和情感上的PUA, 只有离开才能得到拯救。
▲即使在生儿育女之后,吉洛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这是她画的自己儿子,克劳德
她赢得了自己
她毅然决然带着孩子们离开,成为了唯一离开毕加索的女人。
之后,毕加索向她发起了一场压倒式的战争——他威胁所有欧洲的画廊必须在他俩之间做选择。
不出所料,没有画廊愿意收购吉洛的画。
她选择离开欧洲,来到美国,一切重新开始。
1964年,吉洛与美国记者卡尔顿·莱克(Carlton Lake)合著了一本回忆录《与毕加索的生活》(Life with Picasso)。
▲这本书在纽约时报和亚马逊书店还有销售,价格18.9美金
《与毕加索的生活》封面画作是吉洛的作品——《蓝色研究》,绘于1953年7月(与毕加索分手前2个月),曾于2014年11月5日在苏富比纽约拍卖,成交价$69.5万美金。
这本回忆录迅速成为全球畅销书,毕加索为之勃然大怒,他7次试图阻止这本书在法国出版,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因为这本书,毕加索受到同行和法共(毕加索在二战之后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在这里就不赘述)的攻击。
骨子里自私专横冷漠的毕加索至此彻底和吉洛决裂。
从此以后,毕加索拒绝见他与吉洛的两个孩子——克劳德与帕洛玛,当时的帕洛玛,年仅15岁。
▲当初有多么深爱,现在就有多么痛恨。直到毕加索去世,克劳德和帕洛玛都没有再见过父亲
曾几何时,克劳德与帕洛玛是毕加索最宠爱的孩子,他们多次出现在毕加索的画作里,无论是克劳德的木马还是帕洛玛的画像。
后来兄妹俩曾经多次到巴黎,尝试求见父亲,可都被父亲拒之门外,每一次,他们都失望而归。
遇言姐想,因为自己的情人出版了一本书,而和两个孩子决裂的事情,充分说明了在他心中,亲情绝对没有自己的面子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他自己,他只不过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恋爱爱上(回忆)更年轻的自己吧。
吉洛曾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忠于自己。你可以选择忠于别人,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她清醒地认清了这个曾经的偶像,那个像艺术之神一样的男人自私的内核,果断离开。
▲1977年,吉洛和她身后的画作
搬到美国之后,吉洛才真正得以继续自己的艺术生涯。
▲这是苏富比拍卖的吉洛的各种画作,你会发现,所有毕加索最高成交价的画作都在佳士得拍卖行
后来吉洛的画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等十几个地方展出时,价格一直在上涨。
而她自己在南加州大学艺术系任教,最后成为系主任。
▲苏富比于2021年6月举办了一场网上拍卖,出售了她的画作《弹吉他的帕洛玛》
▲年轻时期的克劳德与帕洛玛,两个人集中了吉洛和毕加索的优点,是毕加索四个孩子当中最优秀的孩子
▲1950年毕加索所画 Claude et Paloma, 被中国万达收藏,价值2816万美金
吉洛也养育了两个优秀的孩子,他们都在美国功成名就,隶属社会名流。尤其是帕洛玛·毕加索,她成为Tiffany 186年历史上最重视的三个设计师之一(其他两位,遇言姐之后再给大家讲讲)。
她设计的Tiffany珠宝我们应该都不陌生——
▲帕洛玛·毕加索早期为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创作的珠宝
▲在Tiffany的官网上,你可以看到满满的帕洛玛设计的珠宝,遇言姐最喜欢的Love系列、橄榄叶系列
帕洛玛曾经说过:母亲对她的影响极其深远。
因为她看到了母亲勇敢地离开功成名就绝对强大的父亲,也看到了母亲对于自己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
换句话说,这个女孩没有在一个在情感中委屈自己的母亲的阴影下长大,反而明白勇敢活出自己的重要性。
很难想象,如果倔强独立的吉洛在毕加索的情感欺骗和反复背叛中,继续隐忍,会影响女儿什么样的价值观。
▲吉洛有一句语录:大部分成就自己的女性差不多被每个人讨厌。吉洛活了101岁
▲吉洛99岁在画室里的样子
能够为了艺术离开自己的父亲,也能够为了真正的爱情离开那个不忠于爱的情人。
吉洛的每次出走,恰恰是对自己的拯救,也是自我的回归。
这份自救,才是难得的人间清醒。
哪怕是面对一个既有钱又有名又有地位的男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