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春天看到《江河日上》,完全是一种惊喜。
每年三月,都是全国两会时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集中起来参政议政。《江河日上》在这样的时刻登陆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可以说是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间。
这部剧探讨关乎全民福祉的生态文明议题,体现了湖南广电集团关情民瘼的宽频视野,以及勇于就民生问题发言的平台责任感。这部剧大气磅礴的选题,力拔千钧的表达,与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形成了同频共振的效果。
01在电视时代,现实题材慢慢演变成了都市情感剧一家独大的局面。后来视频网站主导剧集行业,都市情感剧的边上又多了两个重要的分支:悬疑剧和甜宠剧。而当代时空的正剧,触碰时事的严肃剧目,渐渐有些边缘化。
《江河日上》剧名初看还有些费解。只知道“江河日下”,哪来的“江河日上”?看上两集就知道了,生态问题严重就会江河日下,而环保治理见效,就能江河日“上”。其实是对成语的巧妙化用。
这部剧是真不含糊,上来就悬疑式开篇:齐江市主管环保的副市长王武(孙浩 饰)溺水而亡,死因不明。
他留下的四字信“救救齐江”,将层层叠压的环保问题牵出来:随时可能倒塌的小吃街,垃圾围城的烂尾楼,渗入地下水的暗管排污,严重超标的化工废气,乃至受到核污染的洋垃圾漂洋过海而来...
《江河日上》书写严肃的社会命题,其实是还归了中国电视剧的优良传统:万事万物皆可入戏。
有想法还需要有办法。《江河日上》告诉我们:即使在“冷门”的环保题材上,一样可以写出气韵饱满、冲突顶格的戏剧作品。有了戏,就能震撼人心。有了真切的情感,就能触发通感和共情。
这样的剧,能给观众以有力的审美捶打,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主动作为的意愿。这样的剧,也让一直为题材选择做减法、戏剧表达降维而忧心忡忡的观察者感到振奋。
如果说《繁花》是一个视听美学的孤本的话,那《江河日上》几乎就是社会关切的孤本。
02《江河日上》只有24集,但戏剧容量仍然很大。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叙事中,既触及了环保领域的主要问题,又辩证地探讨了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45年的前半程,经济发展相当程度上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既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共同轨迹,也是经济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踏入的陷阱。
问题是,污染与国家和人民的终极利益相抵触,也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所不容。
男主人公郑寒江(黄志忠 饰)出场时,学者从政,跃跃欲试。他最初解决的小吃街问题和烂尾楼问题,也确实是局部问题。
在全市一盘棋的视野下,它们也就是癣疥之患。只要决心大一些,手段硬一些,思路巧一些,不惜力,不躲事,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可是暗管排污问题来了,南洼山地下水被污染了,接二连三出人命了,这就是执政者的心腹大患了。还有在建生态酒店的地基破坏水系,关联着一座城市的绿肺能否保住的要害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是GDP数字和环保治理谁先谁后的问题,是近在眼前的吃饭问题和危如累卵的生态问题的硬刚。解决这样的问题,是瓷器店里抓硕鼠,不抓住这个害人虫不行,可是任由它在奔跑中把瓷器推到摔碎也不行。
因为这个问题,齐江市委书记廖宇正(张国强 饰)和市长李子平(李强 饰)吵得不可开交,常务副市长刘耕野(苏可 饰)和环保副市长郑寒江每每针锋相对。这里头没有反面人物,有的只是不同的立场和利害权衡。
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积重难返,代价必然是惨重的。壮士断腕,不阻断污染就没有明天。
虽然八家污染企业的具体处罚和整改方案没有细细写来,但有了实心用事的人,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专业精神作主的规则,专业问题总能得到专业的破解。
抓环保和抓经济,乃造福人民的两翼。《江河日上》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细腻的表达。能做到这一点,有赖于专业的创作和制作团队。
总制片人唐藩、姚昱竹、周恩都有着敏锐的触角,能够体察年轻态剧目的市场价值,也能掂出正剧沉甸甸的分量。编剧张挺、导演韩晓军都有着丰富的正剧创作经验,而以黄志忠为代表的众多中年演员,也是在正剧中锤炼出来的优秀表演者。
他们对时政议题有热情,对世间逻辑有认知,对表达尺度有把握。集体智慧驱动创作,催生了好戏。
昨日,生态环境部官微转发了作家梅洁的文章《为了我们的未来》,嘉许《江河日上》“是一个信号,彰显了文学界、影视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03因为事关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命题,从剧本到成片的完成度特别重要。能感觉到有些剧情收力了,有些章节留白了,这不免会损失些酣畅淋漓的感觉。但点到为止的表达有时更有余味,风雷隐隐的段落值得反复观看。
正剧有着题材稀缺的优点,一旦掌握不好火候也容易走向枯燥乏味。在戏剧对决和理念交锋上,这部剧有着从头到尾的张力。在对党政机关日常运作和同志关系的描述上,基本上是写实路线。
而在添加作料和润滑剂上,创作者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中间人物的描写,丰富了人物群像。喜剧人物的登场,带来了趣味性。
环保局长朱天才(赵亮 饰)既是中间人物,也是喜剧人物。他在环保战线上干了多年,棱角早就磨平了,只想着在到站前向上升一升,光荣退休。可是比他年轻的王武副市长压了他好多年。
王武故去之后,王武的同学郑寒江又接任了副市长。朱局长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犯了情绪病。但在郑寒江礼贤下士找过他后,他开始配合工作。在看到郑副市长一次次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后,他彻底被征服,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朱局长就是这样,遇到坑就要躲,但鼓一鼓勇气也能上。上是上了,危险临头还是先保存有生力量。他确实有两把刷子,八家排污企业就是被他问出来的。他也确实是做事必表功,立功以后穿上制服耀武扬威,天生的戏精本精。
朱局长有着天蓬元帅的遗风。他的存在冲淡了这部剧的“苦大仇深”感,也让我们想起身边一些不好不坏挺可爱的同事和朋友。而纪委严书记(赵麒 饰)则是另一种奇特的存在。
纪委办案,气场森严。用剧中人的话说,“喝我的茶是谈话,喝你的茶像审查”。到了纪委,看见堆积如山的案卷,一般人就虚了。再经过通宵达旦的盘问,方便面一吃,没问题也得招点东西出来。
这个严书记办案经验丰富,脸一拉挺有威慑力。可他又是个冷面笑匠,会突然自嘲“熬夜容易猝死”,也会调侃朱局长官迷。总之他这么嘻嘻哈哈一搞,关于纪委的很多刻板成见也就消除了。
廖书记平常是掌控局面的好班长,但在和督察组王组长(杜源 饰)的谈话中,暴露了重压之下先考虑个人进退的想法。李市长平常有着二把手的谨慎和退让,但在不亮剑不行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一反常态力保郑寒江。还有那个孩子气的招商副市长刘耕野,他要不服你就天天顶着干,一旦服气了就处处维护你。
这些基于人的复杂内心的行为,有时显得不太自洽,不太浑然,但这就是人性,人就是在出离舒适区之后暴露真实心意。只有表露了真性情的人,才能获得观众的接受和认同。
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刚性流程和工作常态有时会让位于戏剧描写。一个人立住了,就有了亮点人物。一群人活起来了,就是可信的平行世界。
结语《江河日上》对环保问题的认知是透彻的,对社会羁绊和人性桎梏的表现是到位的。
它还有很多主线之外的“闲笔”:郑副市长家的亲子教育,跟千千万万普通人家一样难以拿捏火候;郑寒江与王武、钱起(姜武 饰)三个老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金钱和权力的介入而走向了异变;在医院里用手术刀救治过数不清病人的医生肖雪(梅婷 饰),在渐冻症袭来后全然无助;自媒体大V苏娜(郭晓婷 饰)在进退之间,显出了民间媒体人的手段和担当...
所有这些加起来,绘就了可信的发展风云图和世俗风情画。在剧的结尾,它也没有一蹴而就大团圆。生态问题是复杂的,甚至也是永恒的。《江河日上》破了题,我们不妨期待郑寒江还齐江绿水青山的续篇。
【文/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