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50周年放大招!比尔·盖茨公开“祖传代码”,157页文档藏着怎样的创业神话?

电佬人 2025-04-06 22:29:00

划重点:

微软成立50周年当天,比尔·盖茨亲手“考古”——首次公开微软的“基因代码”Altair BASIC!这份157页的源代码不仅是微软的起点,更藏着两个大学生“空手套白狼”的创业神话,甚至预言了今日的AI革命……

1. 源代码公开:微软的“数字文物”长啥样?

- 157页PDF,纯手写汇编语言

盖茨公开的Altair BASIC代码,用Intel 8080处理器的汇编语言写成,原始文档扫描自1975年的打印稿,连注释都保留着当年的潦草笔迹。网友调侃:“这代码放到今天,GitHub上绝对被标满‘上古警告’!”

- 代码如诗,Bug如画

代码中甚至能看到当年的“临时解决方案”——比如为了省内存,盖茨用紧凑数据结构硬生生把代码压到4KB,连网友都感慨:“每个字节都是钱,难怪微软后来能垄断!”

2. 创业神话:两个学生如何“空手套白狼”?

- 一本杂志封面引发的革命

1975年,19岁的盖茨和22岁的保罗·艾伦在《大众电子》杂志封面上看到Altair 8800计算机,直接打电话给厂商MITS:“我们为你们开发了BASIC语言!”——实际上连一行代码都没写。

- 哈佛偷用机房,飞机上补代码

两人分头行动:保罗在哈佛机房偷偷写模拟器,盖茨主攻核心代码,另一好友蒙特负责数学模块。最终在两个月不眠夜后,保罗甚至在飞往厂商演示的航班上补完了最后几行代码。

- “Micro-Soft”的诞生

演示成功后,MITS买下授权,公司最初命名“Micro-Soft”(意为“微型计算机软件”),后来连字符都懒得留,成了今天的微软。

3. 技术黑幕:没有电脑,怎么开发电脑软件?

- 用大型机“虚拟”微型机

当时Altair 8800还没到手,保罗直接在哈佛的PDP-10大型机上模拟出Intel 8080芯片环境,堪称“元宇宙开发鼻祖”。

- 解释器 VS 编译器:新手友好设计

他们放弃一次性翻译的编译器,选择逐行翻译的解释器,只为让新手能实时纠错——这思路直接影响了后来Python等语言的诞生。

- 4KB内存的极限挑战

当年内存比电脑还贵,盖茨用算法硬把代码压到4KB,用户还能剩内存自己写程序。网友戏称:“这优化能力,放今天能省下半个ChatGPT的算力!”

4. 历史轮回:从BASIC到AI,微软的“基因”未变

- 50年前预言AI革命?

盖茨在博客中写道:“在AI出现之前,一切始于这段代码。”如今微软押注Copilot和自研MAI模型,试图复刻“用软件定义硬件”的传奇。

- 程序员“祖传痛点”

有网友对比发现,当年代码里的“临时解决方案”注释,和如今程序员写的“//TODO”如出一辙,感慨:“技术会变,拖延症永存”。

5. 未来启示:代码公开背后的“阳谋”

- 拉拢开发者,暗战OpenAI

选择50周年公开代码,不仅是情怀——微软正面临AI战略争议(与OpenAI关系紧张、自研模型遇冷),此举或为重塑“技术初心”形象,拉拢开发者社区。

- 给创业者的“凡尔赛”教学

有分析师指出:“盖茨在暗示——当年我们能用4KB代码改变世界,如今微软也能用AI再创神话。但别忘了,神话的起点是‘先吹牛,再拼命’。”

结语:

50年后重读这段代码,像打开一封“技术情书”——它写满少年野心、极致优化、甚至“骗子式”执行力。而今日微软的AI豪赌,是否在复刻同样的剧本?

参考资料:

- 比尔·盖茨博客《源代码:我的起点》

- 腾讯新闻《微软50周年献礼:盖茨首度公开Altair Basic源代码》

- 量子位《比尔盖茨亲自公开微软起家源代码》

0 阅读:2
电佬人

电佬人

一个有趣的互联网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