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年情咖
图片|网络,图文无关
01.
我们都说感情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体谅。但是做到这三点,其实真的很难,尤其是在婆婆和儿媳这种关系中。更难做到这三点,所以很多人都走向了极端,甚至因此而离婚。
婷婷的母亲在婷婷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说了那个男人是个妈宝男,不应该跟他在一起,会很累的,可是婷婷却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在婷婷眼里这个男人是孝顺,不是愚孝,尊敬母亲是应该的。
婷婷的老公鑫景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他和婷婷的闺蜜关系很好,也是闺蜜把鑫景介绍给自己,两个人有共同的话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共同的梦想。
交往了一年也算彼此了解很多了,就算是婆家和娘家关系不好,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最终双方父母因为彼此都离不开对方也只好接受。
婷婷家的家庭条件比鑫景的家庭环境要好,所以婷婷父母也刁难着男方家庭,要求必须三十五万彩礼一分不能少。鑫景的母亲说掏不出那么多钱来,可是鑫景的父亲却很支持,左拼右借还是帮鑫景凑到了彩礼钱。
彩礼已经准备好了,婚姻也终于在婚礼的见证下成功的完成了开始,婚后的生活却让婷婷大跌眼眶。
02.
首先头疼的就是婆媳关系,婚前和婚后婆婆对婷婷的态度反差太大,原来看得惯景鑫给她买任何东西,现在却像欠钱一样要求婷婷必须花自己钱来买东西。
而她老公景鑫每次在婆媳吵架的时候都向着婆婆,说婆婆年纪大了,凡是都要多担待着婆婆,婷婷作为晚辈理应当退后一步,因为婆媳关系,伤了不少婷婷的伤。
婷婷曾经质问过她老公,说如果婆婆和自己同时生病,他会先照顾谁,他直接没有隐藏说的会照顾母亲,因为母亲照顾他从小到大很辛苦,找个媳妇也应该是让两个人携手一起照顾。
这时候的婷婷才知道自己父母说的都是对的,鑫景确实是个宝妈男,也确实是个愚孝的男人。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时常回娘家,鑫景很不满意,时常说她不顾家,说她变了。
其实婷婷没有变,鑫景也没有变,而是两个人在恋爱时候没有更深的了解清楚,感情是不能勉强的,婷婷也了解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了离婚,而鑫景却觉得很荒谬,自己对婷婷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虽然有时候婆媳吵架向着母亲,但是婷婷要买什么,他还是会偷着给她买。可是婷婷已经受够了婆媳的这种关系,她也知道老公鑫景离不开他母亲,但是她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03.
她要求和婆婆分开过,她会让父母给他们买房子,他们单出去过。可是被鑫景拒绝了,说就算是离婚,也不会跟母亲分开。
为了不让婆婆这么早接受结果,景鑫说婷婷自己去娘家住了,还要上班。所以有一段时间不回家住了,婆婆那天身体不舒服,自己去医院做检查,没想到查出来是脑梗,她不想让儿子请假照顾他。
拨通了儿媳婷婷的电话:“儿媳啊,你别上班工作了,在家照顾我吧!”没想到婷婷改了称呼,不叫妈了,而是叫阿姨,说他们离婚了。
婆婆万万没想到,儿媳会提出离婚。即使是以前再为难儿媳,儿媳也是忍气吞声,说几句话就算完了,怎么会有勇气提出离婚呢?
流年情咖议此事:
即使是儿媳再受气,不说实话,因为丈夫对婆婆的偏执太顽强,也会伤害到儿媳的内心。有些伤害也许在表面上看不到,但是内心却充满着仇恨。
如果女人在婚姻美满,但是婆媳关系却不合,也会影响生活的质量。也会造成由爱生恨,婆媳关系最怕男人只偏袒一边,而且是完全的偏袒,儿媳的一句“过够了”表达出女人的无奈之心。
婆婆的行为举止能美好一个家庭,也能毁掉一个家庭。有些婆婆可以让儿子真心实意的对儿媳好,而有的婆婆却把儿媳当“情敌”似的仇恨在内心深处。
很多婆婆会因为儿子找到了心爱的对象,就无视自己的存在。所以就利用儿子的孝顺来给自己出气。
04.
有些婆婆是从贫瘠走过来的,所以很珍惜和儿媳,儿子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她会善待他们,尊重小两口的生活。这不仅是作为老人该做的,也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尊重。
我们都常说,人要孝顺,但是老人们也应该对于长辈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和关爱。不能因为自己老,而养尊处优,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而别人的话都是无稽之谈。
每个人都有接受和拒绝的权利,当婆婆一味的要求儿媳做这做那的时候,儿媳也不会像机器人一样,唯命是从。
儿媳和儿子的生活,有能力的帮他们一把,没能力的也不多添负担。只要婆婆诚心对待儿媳,不会惹到儿媳不孝顺的地步。
我们常说的愚孝,都指责儿子的不是,而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婆婆的蛮横不讲理,如果婆婆多为儿媳考虑,而让儿子多为儿媳考虑,这就不算是愚孝。
老一辈人的观点可能很难通过看几篇文章,看几个视频,听几句劝告就能从根本改掉性格,而且儿子也阐释道,自己母亲性格已经好几十年了,改不了了。
但是我还是相信愚公移山的真理,每天多和儿媳沟通一点,遇到问题少言多理解一点,生活问题多善待一点,简单的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相信儿媳会看到婆婆的改变,也会对婚姻,对婆家有更好的印象。
尤其是指着儿媳儿子养老的老年人,更不应该破坏小两口的感情,而且要尽力撮合两个人的感情,而不是挑拨离间。
因为只有小两口够恩爱,只有你和小两口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照顾你,给你养老,而不是所谓的不甘愿的义务和责任。
老人多一点宽容,是晚年生活最好的保障。
——全文结束,喜欢关注——
我是流年情咖:你有故事,我就是你的情感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