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去,村里的老人张阿顺已经坐在老屋前的石凳上,慢悠悠地抽着旱烟。阿顺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每到农闲时节,总会有年轻人围着他听故事。阿顺总是微微一笑,缓缓开口:“想听啥?还是说我当兵打鬼子的事吧。”
少年从军张阿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家,家中兄妹六人,父母辛苦务农,仅能勉强糊口。阿顺虽然年纪小,却是家里的顶梁柱,总帮父亲挑水、砍柴。那年,鬼子烧了村庄,父亲在混乱中被打死,母亲抱着弟弟,躲进山里勉强活了下来。
14岁的张阿顺抱着破旧的锄头,看着满目疮痍的村庄,心里暗暗发誓:“我要为爹报仇。”没多久,新四军路过村里招兵,阿顺瞒着母亲,偷偷跟着队伍走了。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透着坚韧。
初上战场刚进部队时,张阿顺连枪都不会用,训练时,老班长张贵每次都盯着他,说他是“小不点”,可阿顺倔强得很,硬是学会了埋伏、侦查,还成了队里跑得最快的人。
第一次上战场,张阿顺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他和战友埋伏在山道上,盯着敌军的车队慢慢靠近。战斗开始后,阿顺硬着头皮冲上去,用刺刀干掉了一个敌兵。战斗结束时,他瘫坐在地上,手还在发抖。张贵拍拍他的肩膀:“阿顺,你行的,以后就跟着我吧。”
生死与离别战火中的日子是残酷的。一次夜袭任务中,阿顺和战友张贵一起潜入敌人的粮仓放火。任务完成后,他们却被敌人发现,张贵为掩护阿顺突围,被敌人打中腿,最终壮烈牺牲。
张阿顺背着张贵的遗物——一块母亲绣的手帕,回到队伍时泣不成声。他把手帕藏在胸口,从此变得更加沉默,但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他说:“老张替我挡了一枪,我得替他打完这仗。”
胜利后的归乡1945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部队时,张阿顺呆愣了好久,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回到浙江老家时,母亲已去世,只剩下一个长大的弟弟。家破人亡的痛苦让他心如刀绞,但张阿顺没有被打垮。他靠着从战场上学到的木工手艺,开始重建家园。
后来,村里有个年轻寡妇张秀芬带着孩子艰难度日,阿顺主动帮忙,两人日久生情,成了夫妻。张阿顺总说:“经历过生死,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平凡而伟大的晚年张阿顺的晚年很普通,他种田养鸡,教孙子识字。有时他也会讲起当年的事情,但总是淡淡一句:“那时候苦得很,只盼着现在的日子别再变回去就好。”
村里立了一块抗战纪念碑,张阿顺的名字也刻在上面。他却很少去,只是在清明时拿着一束野花,默默放在张贵的名字前。
张阿顺去世的那天,全村人都来了。大家围在一起,说着这位老兵的故事。有村民感慨:“阿顺爷爷一辈子没求过啥名利,但他打下的和平,才是最值钱的。”
张阿顺的故事或许并不惊天动地,却让人感受到战争中平凡人的坚韧与伟大。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和平的背后,是他们用热血换来的。岁月如歌,阿顺爷爷的名字,注定在村庄的记忆中永远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