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抗癌“实锤”?144万人研究:这样运动,降低13种癌症发生率

昌勇下 2025-01-24 02:28:4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运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小时候老师说,运动能强身健体;长大后健身教练说,运动能减肥塑形。可你知道吗?运动不仅关乎身材好不好、跑步快不快,还可能直接决定癌症会不会找上你。

不是危言耸听,144万人的研究数据摆在这儿:科学家发现,通过适当的运动,13种癌症的发生率可以显著降低。

这回,运动抗癌不仅仅是“信不信由你”的养生鸡汤,而是有了实打实的证据。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动,才能帮身体守住这条“癌症防线”?

运动真的能抗癌?144万人“站出来”证实这件事

201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在《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重量级研究。

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的144万名成年人的数据,平均跟踪时间长达11年。

研究人员从这些人的运动习惯入手,探索运动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每周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人,13种癌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降幅最高的甚至超过20%。

其中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常见高发癌症。

动起来,癌症发病率降多少?具体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 食管腺癌:降低42%

· 肝癌:降低27%

· 肺癌:降低26%

· 乳腺癌:降低10%

· 结直肠癌:降低16%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研究人员指出,运动还能降低胰腺癌、肾癌、膀胱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运动为什么能抗癌?身体的“自救机制”在行动

运动抗癌,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背后的科学逻辑却很扎实。无论是中医的“气血调和”,还是西医的“代谢改善”,都能解释运动对癌症预防的好处。

1. 降低炎症水平:癌细胞最怕的环境

慢性炎症被认为是癌症的温床。长期炎症会促使细胞异常增殖,增加癌变风险。

而运动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同时,运动还能减少体内促炎因子的生成,比如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让癌细胞“无处立足”。

2.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切断癌细胞的“口粮”

胰岛素是人体代谢中的重要激素,可它和癌症的关系并不友好。胰岛素水平过高,会刺激细胞过度增殖,增加癌变风险。

而运动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分泌,从源头上切断癌细胞的“粮草补给”。

3. 促进血液循环:把“垃圾”清走

运动时,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更容易被排出体外。

尤其是淋巴液的流动更依赖肌肉的挤压,而淋巴系统是身体的“免疫网”,直接负责清理癌细胞和病变组织。

4. 调节荷尔蒙:赶走“癌症催化剂”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女性癌症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而运动可以降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减少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中医怎么看运动抗癌?“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中医对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意思很简单:动与静要平衡,过度劳累伤身,但整天不动更是“生病的温床”。

中医认为,运动的作用在于“调和气血”。癌症在中医眼中,多与气血瘀滞、阴阳失调有关。

通过适量运动,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让气血得以运行顺畅,从而减少“瘀毒”的堆积。

1. 动则生阳:阳气旺,癌细胞难存

中医讲究“阳气为根本”,阳气充足,人体的免疫功能就强,外邪(包括癌邪)就难以入侵。运动可以提升人体的阳气,尤其是早晨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有助于扶阳固本。

2. 疏通经络:打通“癌症堵点”

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高速公路”。如果经络不通,气血瘀积,容易形成肿块,也就是癌症的雏形。

运动相当于给经络“清理堵塞”,让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更高效运转。

3. 和缓运动最养生

中医提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像太极拳、八段锦这样的传统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调节心神、平和情绪,对癌症康复者尤其适合。

运动抗癌的正确打开方式:别乱动,动得对才有效

不少人一听运动抗癌,立刻就想“跑个马拉松”,生怕慢下来就错过了健康。但运动也有讲究,不同强度、方式的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大不一样。

1. 每周150分钟,抗癌效果刚刚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中等强度的标准是——运动时呼吸加快,但还能正常说话。

如果选择高强度运动,比如跑步、跳绳,每周75分钟即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2. 有氧加无氧,才是黄金搭配

单纯的有氧运动虽然好,但如果能加点力量训练,效果会更上一层楼。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力量训练能增强肌肉和骨骼,对预防癌症的效果更全面。

· 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慢跑、游泳、骑行。

· 力量训练推荐:哑铃、抗阻训练、俯卧撑、深蹲。

3. 动静结合,别让身体“过劳”

运动抗癌的关键,在于“适度”。过度剧烈的运动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癌症患者或术后康复者,更适合选择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的运动。

运动抗癌的真实案例:从科学到生活

2018年,英国的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一项数据,显示坚持运动的癌症患者,其生存率比不运动者高出近20%。这不是个例,而是统计学上的普遍现象。

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化疗副作用显著减轻,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她后来回忆:“运动让我重新掌控了自己的身体,让癌症不再是我的全部。”

运动抗癌背后的心理学:身体动起来,心也跟着“康复”

运动不仅仅是身体的事情,也是一种心理疗法。运动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激素”,能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癌症患者,运动更是一种“心理康复工具”,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找到生活的意义。

结语:运动是一种“癌症保险”,随时开始都不晚

癌症的预防没有“灵丹妙药”,但运动可能是最接近“灵丹”的方式之一。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要迈开腿,就已经在为健康投资。

中医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体也是一样,只有动起来,才能保持活力。别让懒惰拖垮你的健康,今天就从一段15分钟的散步开始吧!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身体活动指南》

2. 《黄帝内经》对运动的养生论述

3. 美国癌症协会(ACS):运动与癌症预防和康复的建议

4. 《中医经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康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日复一日的选择。运动抗癌,实锤已落,接下来,就看你愿不愿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2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