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因抑郁症跳楼自杀谁之过?

医疗科普 2021-12-11 22:12:48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小编上一篇文章里面转载了一篇关于医生因抑郁症自杀的文章,评论区中有不了解抑郁症的人、有不了解医生的人、有自身就患有抑郁症的人当然也有充满正能量的人,这篇文章就来聊一聊“抑郁症“和”医生”这两个词背后的社会问题。

要知道张爱玲曾言:“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抑郁症”很多人认为是矫情,上一篇文章许多人评论说“我们汗流浃背的干活没有医生在办公室这么高的工资,他们有什么好抑郁的”,我记得有一个小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位工人父亲问医生儿子,你天天在办公室干活,也不需要做什么体力劳动,为什么回家还是这么累?他儿子说,您还记得以前当工人因为一个技术问题想了三天才解决的事情吗?父亲回答记得,那三天整个人都是一种紧绷状态。儿子回到,我天天如此,父亲沉默了。事实或许并非全部如此,但是我们总得对那些天天高压的人多一些宽容。

抛开医生这个职业不谈,《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显示,抑郁障碍的自杀率在4%~10.6%之间。 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 这其中包含的很多是中老年、职场女性。抑郁症是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但其中的酸楚并不是一句话可以简简单单概括,你如果尝试过天天早上6点钟被自己惊醒,尽管不断告诉自己没有事情发生,心脏却仍砰砰砰跳个不停这种感觉,可能就会对抑郁症的患者多一丝理解。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距离的压缩,每个人都是无限接近却又无限远离,每个人都有一副假笑的面具,这种“微笑抑郁症”更加可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医者不自医”这句话,在抑郁症上表现更是如此,医师懂得自己患的什么病,甚至懂得他的心理治疗师下一步的治疗措施,甚至他们自己都可以给自己开药,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仿佛能够看见自己的结局。

那么抑郁症应该如何避免,其实悲剧的起源总是从很小的地方就开始了。一部分90后的年轻人被父母过度溺爱,缺少正确的挫折教育,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和他们父母的错。近20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欲望也不断提升,这也为抑郁症埋下了祸根,这就要提到教育这个词了,教育的本质是不舒服,有人会说:诶,那我农民工没受过教育怎么也没见我患抑郁。那是因为有的人受教育的时候,他的学识不足以支撑他的欲望。知足常乐往往是知易行难。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生容易,死容易,生活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0 阅读:1296
医疗科普

医疗科普

医学常识、神经外科专业知识